第五十五章 追寻
作者:胡小七子      更新:2019-08-06 12:11      字数:3434

帝都往东三十里,这里有个村子,名叫‘桃花村’,因为这个村名,村中每家每户都种着桃花,也不知是种了桃花起名‘桃花村’还是有了这个名字才种上了桃花。

桃花村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靠近帝都,经常会有往来的重故人路过桃花村,每到春天,冰雪初化,这里便有文人墨客再次观赏着满园桃花春,时间长了,便成为了桃花村赚钱的门路,桃花村因此倒还算是富足。

桃花村外,一块石头上,站着一个少年,少年身穿棉衣,背着一个箱子,正翘首遥望西方。

石头旁边,坐着一个另外一个少年,手中拿着黑色剑鞘,闭目养神。

这二人,正是谢长生和龙扶摇。

“龙兄,知溪怎么还没过来?不会出什么事情吧?”谢长生看着远方,面露担忧。

“放心吧,知溪一定会来的。”龙扶摇闭着眼睛说道,并不着急。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比我们早到才是。”谢长生摸着下巴。

“应该是耽搁了。这么短的路程,不至于迷路吧?”龙扶摇睁开了眼睛,他也有些担心了,显然他也知道路知溪有迷路的习惯。

“对啊!你不说我都忘了,知溪不认识路的!他会不会走丢了?”谢长生猛然转头看向龙扶摇。

“迷路了,也应该能找人问一下,帝都东边最近的就是这个村子了。”龙扶摇也是自我安慰。

“那就再等等,实在不行,咱们只能回头去找他了。”谢长生一拍脑袋,着急忙慌的把路知溪不认识路给忘记了。

两人左等右等,却一直等不来路知溪,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远处的路知溪已经看见了他们,并且跟着不哭和尚离开了这里。

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傍晚,两人依然看不见路知溪的踪影,好心的村民还有人送饭给这两个孩子吃。

渐渐地,两人的脸上都没了笑容,转而是一脸的严肃。

“龙兄,知溪肯定是出事了,不然他不会不来找我们的。”谢长生一脸凝重。

“回去找找看。”龙扶摇也坐不住了,剑鞘撑着地面站了起来。

“走!”谢长生和龙扶摇两人顺着桃花村到帝都的路一路寻找了过去。

一直找到帝都东城门,依然不见路知溪的踪影。

“糟了!知溪肯定是出事了!这该怎么办?”谢长生心中已经感觉到了一股不妙。

“不会的,知溪这么聪明,不会出什么事情,看来,我们要在这方圆五十里之内,好好的找一找了。”龙扶摇只觉得路知溪是迷路了。

就这样,两人便开始在帝都东边方圆五十里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一直找了五天,却没人任何人知道路知溪的下落。

五天后,两人狼狈不堪回到了桃花村。

“长生兄,看来知溪应该是走远了。”龙扶摇一脸愁容。

“都怪我,就应该跟着知溪的,现在知溪失去了踪影!”谢长生拳头重重锤在石头上。

“长生兄,这也不怪你,谁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龙扶摇接着问道。

“我一定要找到知溪,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打听到他的消息,龙兄,我们两人分头找。”谢长生下了决心,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一个人就消失了。

“嗯,我向南,你向北,我们找找看,谁找到了就写信给花满楼的纪心台,让她想办法通知对方。”龙扶摇点头说道。

“就这么定了,龙兄,就此别过。”谢长生对着龙扶摇重重抱拳说道。

“长生兄,就此别过,对了,我二叔的墓还请长生兄告知,我要去看看二叔。”龙扶摇对谢长生抱拳道。

“龙兄,南州有一个‘安阳’府,在安阳府的北边,有一个小村子,你二叔我师父就葬在那边,你可以去打听打听。”谢长生不想隐瞒龙扶摇,对龙扶摇说出了实情,但是也没有完全说明。

“多谢长生兄,告辞了!”龙扶摇对着谢长生躬身一拜,转身离开。

谢长生目送着龙扶摇远去。

桃花村外,留着谢长生一个人呆呆的坐在石头上。

谢长生回想着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经历,仿佛是个梦一般,自己孤身一人来到帝都,在帝都中,认识了很多人,有前辈,有朋友,没想到自己出了帝都的时候,依然是一个人,唯一多的,就是身后背着的三两了。

“知溪,我一定要找到你,就算踏遍万水千山,我也要找到你在哪!”谢长生紧握拳头,他本想着和路知溪两人结伴游历重故国的大江南北,现在路知溪已经不知所踪了。

谢长生平复了心情,重新收拾好自己,踏上了北上寻找路知溪的路程。

谢长生见到一个江湖人便问关于路知溪的消息,任何蛛丝马迹都不放过,风餐露宿,从帝都一直问到了北州附近。

这一路上,重故国的年也过完了,谢长生独自一人也算是过了一个年,虽然心中很苦闷,但是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个坚信的信念,那就是要找到路知溪。

过完年,便是立春了,春暖花开,天气渐渐暖和了一些。

谢长生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也终于来到了北州。

一个月以来,谢长生的心里也渐渐接受了路知溪失踪的消息,不再像疯了一般四处打听路知溪,而是随意问问别人有没有见过路知溪。

得到的全都是否定的答案,谢长生也早已习惯了这一切。

由经东州边界,谢长生一路北上,来到了北州和东州的交界处,‘界安府’。

界安府很大,大的不是他的府城,而是在界安府中,郡城很多,大大小小的郡城有二十个之多,这二十个郡城,分布东州和北州两州,可以说界安府连接着东州和北州,地势平坦,往来商人居多,界安府倒是繁华。

商客多,就意味着江湖人多,重故国中很多的江湖人的生活都是依靠着商人,毕竟要讨生活,而商人显然是能付得起价钱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江湖人都是仗剑天涯,行侠仗义的人,他们大部分都还没能有那个能力去这样做,基本上都是一边为雇主做些事情,一边帮助着手无寸铁的百姓。

而谢长生显然不在这行列,这也多亏了谢长生的家世让谢长生并不缺银子,而银子也有花完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谢长生也得像普通的江湖人一样,出门讨生活,这也是江湖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个江湖人都要有这个经历,直到成为一代大侠,定居在一处,开宗立派,广收门徒。

一路北上,谢长生来到了界安府一个名为柳城的郡城。

柳城不大,方圆也就二十里不到,差不多一天的功夫就能从东走到西。

谢长生进了城已经是晌午了,按照习惯,谢长生找了一家客栈,随口问了问有没有人知道路知溪的下落,得到的依然是不知道。

并没有纠结,谢长生点了些饭菜,吃完饭,离开了客栈。

走在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吆喝声声声入耳,柳城也算是商业繁荣了。

前方不远,谢长生看见有一个地方聚满了人,围成一圈,挺热闹。

谢长生好奇心重,也跟着过去看了看。

挤进人群当中,实在是挤不进去了,谢长生透过人群看见一个壮汉正在拿着铜锣敲打着,口中喊道:“各位看官,在下这匹宝马乃是重故国东方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片非常大的草原,草原上,都是一群部落,这些部落都很会养马,我这匹,便是家父从那边带回来的。在下只需要五十两银子,这匹宝马便是各位的了。”

“重故国的东方不是一片汪洋大海吗?怎么会有草原?骗人。”

“就是,别以为咱们北州就不知东州什么模样。”

“也不能怎么说,重故国的东边海其实不大,在海的另一端,其实还有国家的。”

“不错,重故国国志当中记载过,当年有人出海寻仙,结果神仙没遇见,倒是遇到了海那边另外的一个国家。”

“什么国家?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整天不看书怎么能知道,东边是一个名为‘秦’的国家。”

“秦国?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秦国和重故国横跨一片海域,来往不多也是正常。肯定不像与咱们重故国相邻的几个国家来往密切。”

“汉子,这马可是出自秦国?”

众人议论一番,似乎有些相信壮汉的话。

壮汉带着感激的眼神看向了替他说话的那人,接着回答道:“实不相瞒,这马并不是出自秦国,而是家父从秦国带回来的。我说了,这马是出自东边很远很远的草原当中,比秦国还要远的多。”

“嗨!那谁知道这马是真的还是假的。”

众人一番讨论,全都不相信这壮汉。

谢长生听了这些人的话,也长了很多见识,起码知道在秦国之外,还有其他的地方,对于秦国,谢长生是知道的,但是东边秦国再远,他就不知道了。

谢长生又打量了一番那匹马,不管这壮汉是不是说的真话,但是这马确实是一匹好马,高大威猛,长长的鬃毛,大眼透亮,仿佛能通人言一般看着周围,浑身漆黑,毛发锃亮,四蹄后还有一撮白色的毛发,如同四蹄踏着祥云。

谢长生一看这马就喜爱上了,虽然没怎么骑过马,但是这一匹,一看就不凡,是一匹骏马。

心中思量了一番,谢长生已经准备买下这匹马,然而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之中,一个声音传了出来:“我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