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异类
作者:大梦非觉      更新:2019-08-06 19:49      字数:2183

王方明答道:“瓦甑。只需要将木盖钻出洞,然后用竹筒勾连,就能制作类似的简易器具了。”

秦汉想了想,记起古人好像就是用甑来制作蒸馏酒。他不禁暗赞父亲选人用人的好眼光,王方明懂技术,头脑又灵活,看来这是块宝。

他问道:“若是让你组织匠人来制作类似的器具,多久能完成?”

王方明干脆地答道:“一个时辰即可!”

秦汉想了想,慨然允诺道:“你回去告诉诸匠人:从今日起,营造司内无论何人完成我发布的任务,月钱都提五成;凡改进技术、创新器具者,视其实际效果,月钱至少增一成,且上不封顶。”

王方明咽了口唾液,急切地问道:“主公,上不封顶作何解释?”

秦汉大笑道:“正如你所想。”

王方明吹胡子瞪眼好不郁闷。这主公,发布奖赏还闪烁其词,一点也不爽利,真是气煞老夫也!

看着王方明脸上略显滑稽的表情,秦汉提醒道:“一个时辰,还不快去。”

王方明也不客气,急忙奔出府外,骑上马匹就往回赶。

秦汉挥手让卫士们散去,自己则拿起一杆长枪开始演练。

他气聚神凝,立如山岳,动如雷霆,烁如星光,身若矫龙,枪花朵朵,棍影重重,身随枪动,枪随意走,只舞的泼水不透,矢不能摧。

舞得兴起之际,他大呼一声:“秦虎,来!”

秦虎善用戟,但步战中长戟无法施展,他只得取来还算用惯的长刀,与秦汉对练。

秦汉深知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在对战中保持跟秦虎的距离,长枪上下翻飞,犹如万朵梅花,朵朵凶险。

秦虎上场就被秦汉的长枪缠绊,只得左挡右拦,偶尔劈还几刀,却又无法接近秦汉,渐渐就处于下风。

秦汉觉得不过瘾,浑身十分功夫只能施展出三五分,遂大喊道:“人来!”

很快,周围又聚来一队卫士,这队卫士在两人战圈之外围成圆阵,六名长矛卫士觑空便刺,迫使秦汉无法追击秦虎,只能回身防护。三名持刀卫士趁机近身。

秦汉手肘不动,枪头却如轻颤不已。他倏然挺枪直刺,连点三名持刀卫士手上的刀面,带偏了他们的兵刃,使得他们的步伐大乱。然后他又挥枪挡向长矛,利用步法和腰力,巧妙地卸力、借力,使得六名长矛兵摔倒在地上。

“再来!”秦汉兴奋地高呼道。

秦虎收刀退出战圈,苦笑道:“主公,这里只有一队卫士。”

秦汉这才想起,其他队卫士都有任务在身,不在此处。

他意兴索然地将手中枪扔给近旁的卫士,接过前厅女婢递过来的湿布帕,擦了擦脸上的汗,又擦了擦手,然后扔还给她。

“太弱了!”秦汉摇摇头道。

秦虎低着头,脸有惭色地说道:“主公,属下统军无方,致使兵卒战力提升缓慢,请主公惩戒。”

秦汉思索片刻,立刻作出决定道:“岛上诸营每年举行为期十天的全员大练兵,胜者擢升,败者贬降。两日后,军府会议商讨具体条目,队长级以上均要参加。”

秦虎闻言,大喜道:“若能如此,这些小崽子们练起来就不会偷懒了。”

秦汉怒瞪双眼道:“明知兵卒偷懒,却有意纵容。若是练兵时你这队成绩不理想,那你就从士卒重新做起。”

秦虎摸着后脑勺,傻乎乎地笑着,也不说话。

“这才是标准的滚刀肉啊!”秦汉看着傻笑的秦虎,心中暗叹道。

不一会儿,王方明抱着打出洞的木锅盖,其他匠师则背着做活的工具,抱着几根长竹,兴冲冲地赶来。

他口中大呼道:“主公,属下亲率三名匠师劳形苦神、呕心沥血,终于攻克各项技术难关,不负主公重托。”

秦汉很是无语。这王方明也太逗逼了吧,不过是钻洞打眼罢了,搞得跟后世火箭上天一样,脸呢!

他不想理会这个没脸皮的技术大拿,吩咐秦虎道:“让后厨管事准备两个甑,在府内池塘边设灶。”

说完,他转身就走。

王方明傻眼了。这主公,说好完成任务加五成月钱,怎的也不提及,这是给眛下了,还是眛下了?这……这……这,简直是天理难容啊!

他疾步上前,拽住秦汉的衣袖道:“主公,之前说好的……”

看着王方明欲言又止却又充满渴望的眼神,秦汉疑惑地问道:“我说什么了?”

王方明顿时如斗鸡炸毛般嚷道:“您刚才红口白牙地说,完成任务月钱加五成,这才一个时辰的功夫,怎的就赖帐了!”

秦汉抬起手点了点王方明和其他几位匠师手中的物件道:“这是你们劳形苦神、呕心沥血做出来的?”

王方明涨红着脸,憋的说不出话。其他三名匠师更是神情窘迫、噤若寒蝉。

秦汉越过王方明,对着三名匠师温和地说道:“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这是我秦家的规矩,也是道义所在,我自不会食言。刚才只不过是看不得王主管的夸大其词罢了,你们几位切勿见怪!”

那几位匠师顿时忘记了刚才的不快,笑的几乎合不拢嘴。

晋朝,工匠社会地位低下,子女只能继承他们的身份而很难改变。有的匠户沦为大户人家的附庸,更有甚者,则沦为奴隶。他们大多生活困苦,度日艰难。

秦家对工匠一向优待,却也仅够这些家庭温饱而已。每月增长五成的月钱,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王方明腆着脸走到秦汉面前道:“我的那份?”

秦汉没好气地说道:“少不了你的那份,你就放宽心吧!”

王方明惊喜万分,抱拳躬身高呼道:“主公圣明!”

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啊!

看了眼王方明,又看了眼其他几位匠师,秦汉大为感慨道。

在他看来,工匠多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善言辞的一类人。而王方明则不同,他脸皮厚、脑筋活、懂得见风使舵,还擅于争取利益,简直是匠师中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