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美景,让人喜不自胜,美不胜收,情难自己。
秦汉亦是如此。
眼前的人儿檀口微张,面似红霞眼似水,粉嫩的肌肤垂涎滴,尤其是领口的衣襟早被秦汉解开,深沟幽幽,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去探寻。
那慵懒柔弱还带有一丝病态的怜惜,让人发狂让人迷。
面对秦汉灼灼如烈日般的目光,胡姬愈发的娇羞难耐。她注意到秦汉目光所视之处,急忙掩上衣襟,手遮在胸口处。
她嗔怪道:“登徒子,眼睛就没半分老实。”
秦汉轻轻在她唇上啄了一口道:“若是我不看,你才该伤心呢。”
胡姬很是不解秦汉的话意,傻傻地问道:“那是为何?”
秦汉强忍住笑意,一本正经的说道:“若是这样都不想看,那说明太没有吸引力了……”
不待秦汉说完,胡姬伸出手堵在他的嘴上,有些哽咽地说道:“你就知道作践我。”
秦汉大为慌乱,他急忙抱紧胡姬道:“爱人之间的情话,怎能算是作践呢!”
胡姬抬起头注视着秦汉的眼睛道:“真的,你不骗我?”
秦汉伸出右手,曲起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竖起食指和中指,庄严肃穆地说道:“若是我欺骗胡姬姐姐,便叫我……”
“不用发誓,我信你。”说着,胡姬想要收回再次堵在秦汉唇上的柔荑。
秦汉却一把抓住,放在嘴上,亲了一口道:“我爱死姐姐了。”
胡姬只觉身体打了个冷颤,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她娇嗔道:“不许你胡言乱语。”
秦汉嘴角微微上翘,深情地望向胡姬道:“想要我不乱说,除非……”
见秦汉顿住不说,胡姬急忙问道:“除非什么?”
秦汉邪魅地一笑,再次亲在了胡姬的唇上,又一次口舌之交,情感愈发的炽热和狂烈。
胡姬早已忘记了刚才的问题,陷入到无穷无尽的云雾飘摇之中了。
良久之后,唇分,一丝涎液勾连两人的唇舌,让胡姬顿时大羞。
秦汉用手背擦了下嘴角,淡定自若地说道:“不想让我乱说,目前只有这种办法。”
胡姬头埋在秦汉的胸前,也不抬起,只是轻声斥责道:“你,想的美。”
秦汉却伸手勾起她的下巴,看着如画的美颜,回了句:“你,长的美。”
红霞恋恋不去,盘亘在胡姬的脸庞。她眼珠急转,骤然低头咬住秦汉的手指,含糊地说道:“让你言语轻薄,看你还敢不敢了。”
秦汉吃痛之下,长吸了一口冷气,他试着想要抽出手指,却发现胡姬咬合的甚紧。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将手指向胡姬檀口内伸去,用手指逗弄她灵巧的舌头。
胡姬紧闭檀口,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模样可爱极了。
恍然间她愣过神来,急忙张开嘴巴,向后仰头,将秦汉的手指放开。
秦汉得意地举着被咬的手指道:“怎么样,好玩吧!”
看着秦汉无赖的模样,胡姬心中泛起异样的情绪,既恼又羞,还有些许不应有的窃喜。
这使得她心中产生某种错觉,在感情面前,她如同什么都不懂的稚子,而秦汉,则像一名循循善诱的老夫子,挑动着她的情绪,唤醒着她的感情,刺激着她的感受。
所有的这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又犹如梦幻。
她伸出双臂揽着秦汉的脖颈,闭着眼睛呢喃道:“自从离开家乡,我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
秦汉看着胡姬脸上平静而满足的表情,怜惜地抚触着她的面颊,温柔地问道:“能给我讲讲你家乡的事情么?”
胡姬闻言,仿佛想到什么可怕的事情,双手抱头,浑身发抖,低声哭泣着。
她惶然地说道:“不,不,别问我。我不想说,也不想再想起过去的事情。”
秦汉急忙抱紧胡姬,拍打着她的后背,乖哄着道:“好了,好了,我们不要想了。我也不再问了。我们就这么快快乐乐的,好不好?”
胡姬轻轻地点了点头,也不管秦汉能否看到。
秦汉拿起捂在胡姬脸上的右手,看着她泪眼婆娑的模样,取出一块绢帕,帮她擦拭脸上的泪水。
他心痛地说道:“别伤心了。是我的错,我为你唱首歌好不好?”
胡姬仿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她只是再一次点了点头。
秦汉见状,清了清喉咙,低声唱道:“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是的,秦汉唱的不是别的歌曲,正是《虫儿飞》。
听着秦汉轻声哼唱的歌曲,胡姬哽咽的声音渐渐停息,身体也不再颤抖,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了不少。
或许是由于疲累,或许是晕船症导致的体虚,也或许是思及家乡的情伤,胡姬听着秦汉哼唱的《虫儿飞》,居然睡着了。
秦汉无奈地看着怀中柔弱娇怜的胡姬,不禁想起她在岛上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异于柔弱汉家女子的健与美。
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某种难以言明的痛楚。想到这里,再对比他心中最大的秘密,他不禁更加怜惜起胡姬来。
心中藏着无法诉说的秘密,真的会引起很重的心病呢!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
手下亲随秦邛轻声道:“主公,饭已端来,我给您送进屋中。”
秦汉看着依然酣睡的胡姬,轻轻地将她放置在榻上铺的兽皮垫子上,这才打开房门道:“粟米做一锅菜粥,温在火上。我就在屋内食用,你们也赶快进食,先休息二个时辰,傍晚时出发。”
秦邛将手中的食盘递给秦汉,这才躬身告退。
秦汉将食盘放在榻上的小食桌上,再次看了一眼胡姬,见她依旧在熟睡,这才大快朵颐起来。
这两天,他在船上伺候胡姬,真的是很不容易。一方面要悉心照料,搭配可口的膳食,另一方面,还要竭力克制沸腾的力比多,争取不做兽人族。
显然,他做到了守大礼,却逾越了小礼。至于其中的得失,秦汉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