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选定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2      字数:3526

这还像句话嘛!李晖脸色缓和了不少。

但沈季平接着道:“可六皇子既不是嫡又不是长,若要越过兄长们入主东宫,须得有过人之处!”

“臣知道陛下为了六皇子的学业给他挑选了几位名士大儒,六皇子的诗书骑射样样俱佳,但若他做太子,一来,前面的兄长恐怕不服气,直接影响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二来,陛下属意六皇子,朝臣们却未必肯,毕竟燕王和许王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做太子未必就比六皇子差,这淌水会变得越浑浊,于国家就越不利,陛下不如再考虑考虑吧!”

沈季平虽是分析,但任谁都听得出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太子不稳则国不稳,李晖已经拖得够久了,现在要是说他想立六皇子为太子,恐怕整个大周都要乱了。

再说了,立储不是儿戏,不是皇帝喜欢谁就能立谁的。

汉高祖刘邦喜欢幼子刘如意,不喜刘盈,可刘盈是嫡出,动了他就等于动了臣工的利益,所以易储一事只得作罢。

曹操喜欢曹植,不喜曹丕,可曹昂战死,曹操诸多事只能交付给曹丕,只懂吟诗作乐的曹植如何能与其相争。

六皇子就算是个天生奇才,到底也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大周江山稳固,可不能因他而起动荡。

沈季平隐晦的劝了几句,李晖心里却是越发肯定自己的决定,他沉吟片刻,道出了为何要立寄奴为太子的原因:

“诸卿认为,为君者应当具备何种品德?”

底下人面面相觑,高琦才吃了排头,这会儿又恢复精神了,雀跃作答:“孝、仁、文、武、明、睿!”

李晖赞同的点头,“不错,历代先主我不敢评价,我自身也未能做到全部,然我今日敢当着诸位的面说,我儿寄奴,诸般德行俱全!”

他说起心爱的儿子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满意。

逐句解释道:“且先不论孝,天底下就没有几个不孝的人,不光是寄奴,我有八子六女,个个孝顺至极~”

“论仁,诸卿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儿虽年幼,可无论面对何人,都是以诚相待!”

“因怜悯农民辛苦,我儿一日三餐,餐餐朴素;冬日体恤浆洗宫人,把自己烤火的炭拨给宫人烧热水以免冻了手,凡此等等数不胜数……”

“论文、武,沈卿方才也说过了,寻常十人不如他一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辩是非,睿智豁达,皆在我儿一身!”

郑、沈、高几人目瞪口呆看着李晖夸得天花乱坠,纷纷无语,心道这六皇子真这么好?

世上还真有这般高山景行的人?

若真有,也难怪陛下如此喜欢他了,沈季平回过神来,暗暗摇头,不行不行,六皇子品行好不代表他当的好太子!

燕王许王为长,且已成年娶妻,还是从他们中间二选一更稳妥些。

李晖见他们都不说话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了,虽然心中失望,但他还是坚持己见。

“诸卿可信我一信,寄奴虽仁厚却不软弱、虽聪慧却不自大,若以他为储君,定是国家之幸、朝廷之幸、百姓之幸!”

评价这么高!

郑良泽盘算李晖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但他也不忍泼冷水,只是语重心长道:

“陛下,就算六皇子在你心中千好万好,可要说服了文武百官才行啊!”

意思是你光说给我们听没用,立太子不是你一个人和我们几个人的事~

李晖气鼓鼓的道:“从我登基后这些年,我自问是一个公正严明、虚心纳谏的皇帝,你们说,我可有一日懈怠过?可有视国事为儿戏过?”

“当然没有!”众人异口同声道,“陛下英名必将流芳百世!”

李晖并没有多高兴,他瞪着眼捏着拳道:“那我就向天下人证明,寄奴就是最适合做太子的人!”

郑沈二人默契的交流眼神,又不知陛下要搞什么动作了,可别闹出什么事才好……

……

话说李淳业那边,他在家忐忑的等待了两日,等到了王丰带着下人上门来。

“这是产自成都府的枇杷,皮薄味甜,连京城里也不多见,家父令我特意送来府上,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大王笑纳~”

李淳业笑眯眯的点头,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对王丰道:“舅父客气了,这个季节还有枇杷,真是有心了,替我多谢他的美意!”

“大王喜欢便好……”王丰顺从的坐在李淳业下首。

李淳业拿起一个枇杷看了看,打趣道:“善宁,估计来我家之前,你也给宫里送了不少去吧!”

王丰嘴角噙着客气的笑,回道:“这是自然,虽是只是一些不值钱的果子,可送进宫去也是一番心意。”

侍女轻手轻脚的捧上茶来,王丰点头示意了一下,礼节性的呷了口,赞道:“好茶!”

“跟姑母赏下来的茶一个味道,不愧是贡茶!”

见李淳业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王丰仿佛拉着家常解释道:

“昨日家母入宫送枇杷,也正好我的一位堂叔父,他的长女今年及笄,母亲想去向姑母讨一支簪子,及笄礼插簪用……”

“姑母听了很高兴,不仅赏了簪子,还赏了十二匹锦缎、四团茶,说当作贺礼~”

李淳业眼睛一亮,不动声色道:

“我估摸着你们王家的小娘子都应该是像母亲那般温柔娴静的,一家有女百家求,若是定了人家,到时我和王妃一定上门吃喜酒~”

“还早着呢~”王丰一副不急不急的模样,摆摆手道:

“大王不知,我那位叔父虽无一官半职,却是我们王家难得的文采斐然,一肚子墨水,历年上门来求墨宝的人都要把门槛踏破了……”

“我那几个堂兄弟堂姐妹,个个还没说话就先学会了念诗。”

“我堂叔父说,男子读书是为了建功立业,女子读书则是相夫教子明事理,所以他家的女孩儿教导的尤为贤淑,我家祖母总念叨着若有这么个亲孙女,那可真是此生无憾了~”

李淳业搓了搓手指,印象中王家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他心里有了谱,便笑眯眯道:

“既然你这么说,内子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时常也爱诗啊画的,恰好明日她要去奉恩寺上香,不如就让你家堂妹一同前往吧,奉恩寺可有一片碑林呢!”

王丰为此事而来,自然应诺,“小妹若是能得到王妃的青眼,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送客出门后,李淳业兴奋的团团转,王小虎也笑的见牙不见眼,“郎君,这下如了你的意,奴不用去盯着丹凤门了吧!”

李淳业忍不住笑骂道:“去!你这偷奸耍滑的,别跟我叫苦,只是守了两日而已,哪里就苦了你了!”

“去请王妃来……不,还是我去找她~”

“是~”王小虎笑嘻嘻的命人赶紧去内院通传。

曹芳蕤听完丈夫的话,虽也十分高兴,可还是有一些疑虑道:

“既然王家愿意支持咱们,那这位王小娘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我在担心,四叔的腿……他们家果真愿意?”

“当然!”李淳业肯定的点头,“若不是四郎的腿,那位王家娘子的父亲身无半职,凭她怎么可能做曹王妃!”

“只要她是真心实意的跟四郎过日子,我绝不会亏待他们家!”

曹芳蕤听罢点点头,“那好,明日我跟十四婶母一起去奉恩寺,让她给我打个掩护,若是相看的合适,我就派人传个信与你,如何?”

“我正是这样想的~”李淳业十分赞同。

夫妻俩商议了大半日,第二日正好就是十五,奉恩寺门前的街上人来人往,卖花的、卖果子的、玩杂耍的好不热闹。

曹芳蕤和白氏轻车简行,马车从奉恩寺侧门进去,直接由知客僧带去了大雄宝殿。

上完香磕完头后,又去了主持早已命人打扫好的厢房。

那里十分安静,等闲无人敢靠近,玲儿带人去茶房烧水煮茶,宋嬷嬷和白氏的侍女服侍二人洗手更衣。

白氏舒服的依靠在凭几上,望了望窗外,道:“说好了王家人什么时候来吗?”

曹芳蕤戴上玉镯,一边整理着袖子一边道:“说好了,咱们先来,她们后来,今日人多眼杂,就怕有人看出了什么,我估计她们也快了!”

白氏忍不住笑起来,揶揄道:“真没想到,咱们俩连个孩子都没有,却在这里给你小叔子相看媳妇,也不知道咱们的眼光准不准~”

“呸!”曹芳蕤一点也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俩人名为婶侄,实为知交,相处的越久,态度也就越随意了。

“你自己没眼光别拉上我,我眼光好着呢!”

“要不是我跟你支招从你们家那位娇娇弱弱的妾侍身上下手,让她去跟十四叔告状,恐怕你早就让姓吴的给气出病来!”

白氏听到这里有些讪讪,声音也小了不少,“你知道我这个人表面上风风火火,其实对那些弯弯绕绕最不耐烦了……”

“吴氏为郎君生了三儿两女,有什么事我总要顾忌着些,不好发落……”

“所以你就让她骑在你脖子上拉……嗯?”曹芳蕤眼睛一瞪,差点就要冒出那个字了。

“你是主母,你怕她干什么?你也不看看,她就算生了那么多,十四叔最在乎的不还是你吗!”

白氏‘哎呀’一声,有些甜蜜又有些春风得意道:

“他那个人温吞的不得了,也是看在孩子的面上没有怎么着吴氏,不过幸好我听了你的主意,使计让吴氏得罪了林氏……”

“那可是个娇贵的病秧子,差点气吐了血,我又添油加醋了一番,郎君终于狠下心把吴氏送到庵堂里去了~”

“她走的那天,我连饭都多吃了一碗,忍了她那么久,总算能过几天舒心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