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工商业之魂
作者:蔚蓝色的深海      更新:2019-08-08 12:23      字数:3081

在特区旧时空北关路到南河路海滨路至县后东路是规划的工业园区。跟旧时空比起来这块工业园区略显狭小,但是在人口并不多的新时空来说这块园区足够大了。考虑到将来园区的冗余还是会逐步加大的,所以从规划上并无不妥之处......

工业园比邻生活商业区,交通做了提前规划。可以说相当便捷,园区工业分为机械制造业,化工产业,轻工产业....场地安排也井井有条。加上由芳草园地统协产业支配,可以说实力也相当雄厚。技术培训基本上市以一带一的原则,工业园区显得活力四射....

实验农场送来的土豆在科研厂做蒸馏法提纯乙醇,用来制造配套的工业步骤......

工人们把土豆运过来倒在车间中处理着土豆,放入容器将土豆蒸熟处理提纯出需要的乙醇。煅烧法制硫酸车间,在化工技术人员带领下用土法做成的工业盐氰化钠,硫酸培烧,和盐酸。硝土加工车间,用环卫部门送来原来制作着硝酸钾制造硝酸。用天然碱碳化之纯碱,天然碱何化制烧碱,化工厂可以说非常忙碌。但是在初期配套设施不完善下,维持着低产量。加上工人的培养不足也时常发生各种事故.....导致工伤率居高不下。虽然发生过几次小型爆炸事故,因为化工厂地处偏远,索性造成的破坏有限。在《工业史》一卷中指出,在一五期间,化工厂事故率是惊人的,但是并未让化工工人退缩过。在长期的实践中化工安全的悉数也稳步提高。

石灰厂在几名理工生的带领下烧制着工业需要打耐火砖,有了耐火砖等于在工业基础上树立起了一块基石,以此为基础工业将会蓬勃发展.....

石灰水泥在容器的烧制中,加入各种原料,目前产量制作方便的粘土耐火砖可以说技术相当成熟了。硅耐火砖虽然也在工艺上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产量略显不足。其他两种高铝耐火砖和镁耐火砖在技术上可行。但是所需的关键技术还需要巩固后才能烧制,但是在不久将来后面两种耐火砖将取代粘土耐火砖和硅耐火砖,对于炼钢来说将会取得不小的成果.......

从丽水来的烧制瓷器的工人在刘风铃等人带领下,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烧制出了本时空的第一批玻璃,这些玻璃经过反复制作,将被运往大宋各地换区不菲的贸易收入。

煤炭钢铁是热闹的非凡的,这里也是工人最多的厂区。从附近地区运来的煤矿为炼制钢铁不停的努力着。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焦池炼焦,焦炉炼焦也日益成熟起来,初级的炒刚熟铁法,和灌钢粗练法也日益成熟。甚至质量勉强达到要求的铜制器件也可以满足一些科研要求......

一五的开局之年年末在大家努力可公关下第一台具有实质意义上的高炉投入实用,这对钢铁制造来说是里程碑的式的突破,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工业来说将是历史性的一步。

特区的工业格局出具成型大家在年末纷纷感叹到,这一年走得非常不容易,毕竟他们是在前人基础上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性工人短缺下,在穿越众的统筹下慢慢积累起来已经着实不易。

“缺煤我们缺煤缺钢铁!”这是姜雪峰等人最关心的问题,一五的开局之年大家就想到了,蓬莱四周缺少煤矿和铁矿,储量又十分有限,所以缺煤缺铁是穿越众头疼的事情。他们不得不把眼光放在了地图上......

莱芜监就是今天的莱芜市,这里是中国北方的重要产煤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储存可观的特矿区域之一,穿越众让凤歌在朝廷想办法是否能在莱芜得到想要的工业资源。

“合资办厂?”宋神宗赵顼听着凤歌的介绍和建议,半信半疑的说道,凤歌看出赵顼疑惑的神情“陛下合资办厂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二来可以解决流民对于朝廷的威胁可谓两全其美之法。”

赵顼听完点点头说道“什么事合资,对朝廷有何利处。”.........

凤歌上前解释道“合资办厂,就是朝廷出一部分钱,登州出一部分钱。所得收入大家平摊,增加朝廷财富收入。二来解决朝廷民生让失地流民能有安身之处。这样对于朝廷都是良策!”

赵顼点点头回头问了下王安石“介浦你可有想法?”王安石点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此法甚好,一来增加朝廷收入,二来又可以安抚流民不至于危害地方确乃良策,臣无其他异议,请陛下定夺。”

赵顼想了下觉得此法甚好,于是批准实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合资的莱芜煤矿公司成立,大宋出资一百万贯。登州出资新币两百万元。于1068年一月正式注册成立,登州派人组织管理日常管理业务。大宋出资金,于是合资企业正式成立。招募员工五万,每人工资五百文。并且按照登州制度缴纳养老,工伤福利保险。这也让朝廷一下增加不少收入,这公司一开也吸引了不少大宋境内的富豪。官宦纷纷出资投资登州实业,而税收让捉襟见肘的宋朝财政一下减少不少压力。

苦于没钱的赵顼不知道在睡梦多次开心的笑出声......

同年在凤歌等人建议下位于开封的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证券交易顾名思义就是让朝廷有钱。对于那些有钱的豪强和勋贵来说,他们雄厚的资金一来可以充实国库,二来也可以通过证券来控制大宋货币权力。这对于穿越众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慢慢的让大宋融入到我们的价值观!”这是众人梦寐以求的,如今在一步步一点点失陷。

登州新货币也开始取代宋朝的交子和铜币,在1068年开始对登州对登州境内的铜币只收不出。用纸币兑换铜币铁钱,一贯铜币铁钱兑换一百元中华元,在稳定后粮价后铜币铁钱纷纷被中华元取代。在大宋证券期货交易所,虽然任然使用铜币为单位,但是交割支付也越来越倾向中华元。

黑板上写着今日交易成交价煤炭金矿粮食等平均指数,让投资的宋朝土豪们纷纷摇头“天煞底,不听好人言就该在三万贯买进这倒好,快关市了折了咱家一万贯,哎.....”

交易所犹如赌场几家欢喜几家愁,乐的当然是穿越众和朝廷,因为朝廷府库日益充实起来,高兴的是穿越众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穿越众的口袋。薛子源作为证券所所长每日把交易记录发往登州,这让登州特区及时掌握贸易动向适时调整策略。

发展是第一要素,穿越众再也明白不过。为了积累财富于是在年度会议上通过来加速引进资金开发登州的决定。“今天我们再聚一堂,是为了登州更美好,加快登州发展引进外部资金。深入特区发展是政府的首要目标,也是完成一五计划的坚强保证。”马英在大会做着发言,司玙,玄宁,李羽风等人一边摄像一边拍照。

大会通过了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特区的动议,在众人高唱《万岁,强大的祖国》声中落下帷幕.......

引进投资项目的消息传到开封,让这些贵勋和豪强们纷纷把眼光走向登州。他们心里都在琢磨如果投资能在登州获得利益,那是最好不过尤其是土地。这些人打定主意决定投资登州实业熊曼斯基看着报告心里不由得心花怒放“投资土地,简直想的异想天开,好吧来吧让你们知道资本的厉害。”

熊曼斯基合上文件抽了一支烟,眼前浮现出他梦寐以求的初级工业城市的轮廓........

穿越众也意识到大批热钱的涌入,于是立法程序加速推荐。代表大会上赵孟成做了简短的阐述“为了抑制土地投资的盲目需求,应当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对于投资型土地需要合理规范。”

柊黎夜在会议上提议完善《土地交易税》《房屋购置税》《物业税》《空置土地法》等法律条文,在税收上让土地价格极低出售,但是维护土地所缴纳的税收是收入的三分之二还多。求其针对高收入的宋朝投资人,这样一来用立法控制可能带来的盲目性投资炒作。

这项议案让宋朝土豪和勋贵是打击是致命性的,空置房屋在三年左右就被法院收回,还被课以罚金。让这些宋朝人不得不对土地需求痛心疾首,而来建设投资却让他们收益颇丰。于是在这之后土地交易逐渐被宋朝投资家冷落,转为实业经济体........

宋人笔记中记述到“土地是多余然课税之重甚两税,俄而实业矣可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