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后,青龙因有奇功,被帝敬称大神龙,并集大人力建神龙洞府,神龙洞府由青龙井为入口,离地千米,井口设一大碑,有碑文石刻记录青龙功绩。
青龙见后极为喜欢,入洞府一观,却见洞府栽种奇花异草,又有一潭深泉,灵气更是浓郁,深处地底极安静,青龙心满意足,自此幽居此处。
青龙井不远处又设龙王庙,庙中有专职官员,为神龙常备些鸡鸭美酒等贡品以供青龙享用。
其实青龙自蛟化龙后,已不再食用人间烟火,吸取灵气进行修炼滋养便可,饮用这些贡品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还要费力排除这些食物带来的杂质。
不过青龙对于王朝对于自己的尊敬很是满意,也偶尔现出一鳞半爪享用一番。
每次有青龙踪迹都会引起轰动,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官员前来瞻仰青龙井,也有附近地方干旱少雨,百姓则前来祈求神龙降雨。
降雨是青龙的本命神通,自得到姚广孝相助后,神龙吸收了龙珠精华,并得到龙珠传承,习得龙族的种种神通,而行云布雨更是得心应手。
青龙知道后,心中一乐,这不正是我的老本行吗,青龙也是静极思动,听了百姓诉求,便龙体一晃飞入空中。
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呼啦啦就下了起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他处眼看着大雨倾盆,此地却朗朗乾坤,求雨的百姓都沸腾了,狂喊:“龙王爷有灵啊,谢谢龙王爷啊……”
青龙看到匍匐在地的民众,心里不由得得意万分,此后青龙就多了个爱好——行云布雨。
一时间燕京大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一副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
而此时的大明都城应天(南京),朝堂上有钦天监向皇帝朱棣进言,表明燕京盛世之象,又有帝星北移,古提议迁都燕京。
燕京算是朱棣的发家之地,在此经营了半生,即便在应天继位已经十九年,仍然念念不忘燕北大地,常有迁都回燕的想法,只是众朝臣根基多在应天,阻力之大超过想象。
初继位时,刚向外透露出一点迁都的音讯,便遭到诸大臣的强烈反对,每日上书进言的册子都堆积如山,朱棣不胜其烦,又加上刚刚继位,时局尚不稳定,最终朱棣暂时打消了念头。
而后随着十多年的经营,朱棣的皇位稳如泰山,这时候听到钦天监的奏言,顿时让朱棣龙颜大悦,不管钦天监是不是投其所好的奉承,朱棣都对钦天监青眼有加,当即就强力表示既然是上天的预示,准了,命各大臣即刻准备迁都事项。
这时候文武百官已不敢再触朱棣的皇权帝威,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多年的帝王威严已经深入众人之心,这时候大臣们也知道已经无力阻挡朱棣的脚步,那还敢不开眼的自触霉头呢。
都城定燕京,举国欢庆。青龙很是得意,竟然因为自己的误打误撞还帮了朱棣一个大忙,连都城都搬迁过来,只是想起老友姚广孝已经离开,不由得暗自遗憾。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青龙悠哉乐哉的生活终于被打断了,越来越多的诉求向青龙涌来,不仅仅是求雨,而且各种各样的奇怪请求也蜂拥而至,生活不顺心的,生病的,求子的等等让青龙烦闷不已。
虽然说有很多祈求青龙可以满足,但架不住人多,有被满足的,有不被满足的,这时候一有了对比,人心就变了,开始对青龙抱怨,认为青龙不公平,甚至有的人直接辱骂青龙。
开始青龙自然不会与凡人一般见识,只是时间久了,这种怒气会日积月累,最终有一天青龙忍无可忍,一怒之下青龙出水,从洞府中跳跃而出,只见青龙恶狠狠的盯着众人,吞吐间天地变色,滚滚大水从天而降,滔滔不绝的雨水如山洪暴发一般冲向四周。
一众凡夫俗子又怎么能抵御的了这股似灭绝天地般的力量,瞬间便被洪水淹没,大雨下了三天三夜,连都城都被浸泡在水中,若不是设计之初有阵法护佑,皇宫都可能会被大水掩埋。
这时候的明成祖朱棣已经驾崩,而继位仅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也暴病而亡,现在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宗皇帝见大雨倾盆,如从天上灌下,急忙宣见众文武商议对策。
有得到消息的大臣,将事情的原委禀明,宣宗才知道原来是神龙之祸,又想起皇爷爷朱棣生前的交代,此龙有利有弊,用好了福泽天下,用不好祸害苍生,因当初青龙有功社稷,又时常施雨救人,所以便放任不管。
而后几十年青龙也是深居洞府,并没有做出为祸苍生的事情,朝廷也没有对青龙做出什么限制的措施。可是现在这青龙忽然发起疯来,看着情况好像是要水淹京师,这可了得。
朱瞻基就要派人前去征讨青龙,可这时候从群臣中站出一人,上奏说无需大动干戈,凭一计可以制服青龙。
这人正是首辅杨士奇,杨士奇曾得姚广孝指点,并留下奇谋以应青龙之患。
对于青龙其实早是姚广孝和朱棣布下的局,从引蛟化龙,到青龙助朱棣称帝,一切都在计划中,而姚广孝去世前也对青龙做好了安排,这也是朱棣放心青龙的原因。
当时朱棣问策姚广孝,如何处置青龙,姚广孝便告诉朱棣已经做好安排,只要青龙守护百年,自会离去,如若兴风作浪,自有人惩治。
朱棣对于姚广孝自然是极相信,也就放下心来来,及至今日姚广孝的布局才得以发挥作用,实际上姚广孝并不希望自己的后手得到启用,这将影响到青龙的自由。
杨士奇奏言请出姚广孝大师出家寺庙的主持出手可解决困局。
朱詹基当即派出使者前往庆寿寺求助,庆寿寺主持亲自出马,到青龙井劝说,青龙知姚广孝后辈弟子来劝,自然不能不给情面,毕竟自己曾经和姚广孝签下百年盟约。
青龙收了法术,然而此时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淹没良田无数,百姓及牲畜的伤亡也不计其数,青龙也暗暗后悔,但也抹不开面子道歉。
只是一头钻进井中洞府休息,待青龙陷入沉睡后,庆寿寺派出寺中精锐弟子,将姚广孝留下的锁龙盘置于井底洞口,并将铁链滚轮等机关一并安置妥当,将青龙困在洞府中。
本来只放锁龙盘便可困住青龙,但姚广孝感念青龙所做出的功绩,也想着百年之盟后归还其自由,所以将锁龙盘设置成可打开的状态,只待百年期到,便打开锁龙盘,随青龙自由来去。
青龙醒来得知被困,怒不可遏,翻腾着庞大的身体,只搅得洞府地动山摇,好好的洞府被拨弄的七零八碎。
神念也被困住,无法得知外界发生了什么,无论如何折腾,就是无法出去了,青龙这才知道自己情况,顿时慌了,这要是无法出去,还不被闷死在这里?
只可惜无论青龙怎么呼喊,都没有人理会,或者根本没有人知道下面的情况,青龙这才知道中了姚广孝的计策了,原来这洞府开始就是一个圈套!
青龙想起过往,亏得自己那么信任秃头和尚,竟然从开始便算计自己,青龙一遍遍的想着和姚广孝的过往,怎么就想不通一直都对自己恭敬有加,两人也相处极好的姚广孝,有这么黑心吗?
青龙忽然想起姚广孝最后一次来看自己,曾告诫过自己,说让自己忍住百年之盟约,百年之后随自己何处去,但在百年内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控制住自己,不要意气用事。如果真的不愿意在这里待了,那就再去他处,请自己不要祸害黎民百姓。
青龙以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姚广孝当时已经80岁了,垂垂老矣,确实是将死之人,青龙恪守着盟约,不曾有危害之心。
然而这一次被激怒,犯下大错,仔细想想真应该听姚广孝的劝诫,但后悔晚已!
青龙将自己的过往一一对唐风讲来,唐风听了也嘘唏不已,觉得这是自己不曾想象的青龙,竟然有如此好的性格,难道姚广孝会驯龙?
当然这种想法肯定不能说给青龙,可是真的很奇怪,不是说古代的神兽都一个个凶残之极吗,不是说动不动就要吃人吗,怎么青龙好像一个邻家白胡子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