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作者:乔牧木      更新:2019-08-10 16:03      字数:3341

本来两人想着暑假去广州倒点东西卖,没想到马老板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嘱咐他们现在别去广州,尽量在家里屯点板蓝根和碘盐。

“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段时间备考,孙向晚和高杨基本奔波在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没有太多关注。

“你们那边没有动静吗?非-典来了。”马老板声音焦急,“现在基本都闲置在家里,广州早就成了空城了!”

鹤城偏内陆,是个不起眼的七八线小城市,火车停站最长不超过三分钟,京广线多少班列车呼啸而过,只有少数会停留。那会儿非-典已经传了三个多月,这边愣是反射弧绕地球一圈般,没有动静。

或者说,不是没有动静,是之前高杨和孙向晚没有关注过。

马老板的电话像是一枚石子投入湖中,惊起一片涟漪,让死水都活络起来。

那段时间抢购食盐,碘盐价格涨了近50%,抢购板蓝根,还非要白云山出产的。到处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不知真假。他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基本来自电视机和其他人的话,可偏偏前者会为了不出乱子粉饰太平,后者会渲染恐怖,闹得人心惶惶。体温稍稍上升,便如惊弓之鸟,怕的要死。

得了这种病,死亡率非常高。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多少医生护士前赴后继,战斗在第一线,王妈家的大女儿当时从省会调入京城,从事疫苗研究。

高杨和孙向晚也变得深居简出起来,金孟所在的小学干脆的放了长假,大家都回去休息吧。于是变成了三个人在家里蹲,无所事事,便开始读那些邵老师白送的书,仿佛时间一下子变得悠闲起来。

他们没敢出去找什么工作,怕真的被感染上病,那就得不偿失了。好在有一点积蓄,省吃俭用也不会因为两个月而坐吃山空。

关键问题是以后去了高中,金孟怎么办?

因为家和学校隔了一个区,为了方便,孙向晚和高杨不得不住校,这样的话,家里就只剩下金孟一个人。让他一个人呆着,两人总归不放心。托付给其他人,又得欠下人情,两人想得头都痛了,愣是没想出一个解决办法来。

然而很快,这个问题就不需要想答案了,更残酷的事情发生了。

拆迁。

这件事来的就像一阵风,高杨和孙向晚来不及表达自己的惊愕之情,杨正便如风一样从美国回来,没有带回来二老,只带回来证件,将这边的手续办理掉,顺便将家中的东西都给处理了。

换句话说——高杨他们不用忧愁了,不需要选择,他们已经没了小院。

那个墙上爬满了蔷薇花的地方,从此再也不是他们的家。

杨正对孙向晚和高杨从来不假辞色,他不喜欢他们,就像第一次见面时候连笑意都欠奉一个,这回更是像房东赶走房客一样,将高杨他们从这个家赶出去。

“你这么做,爷爷奶奶回来怎么办?”高杨心中充满了愤怒,她忍不住冲着杨正喊道。

“他们不会回来。”杨正看着高杨的脸露出轻蔑的笑容,“他们在美国待得很好,那边医疗条件也非常先进,我会在那边给他们养老送终。你们在这里住了七八年,难道还不够吗?不要把别人的善良当做自己死皮赖脸的依仗。”

高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正的下一句话更残忍:“这里从来不是你们的家,我也不欢迎你们,寄居够了,就离开吧。如果不是我爸妈喜欢你们,我连这段时间都不会让你们留着的。”

高杨觉得难以置信,为什么那么好的爷爷奶奶会有这样冷酷的儿子?她想到爷爷奶奶每次打电话声音带着不可遏制的疲惫就觉得一阵怒意冲上脑海,有些不该说的话冲口而出:“爷爷奶奶在国内的那几年,你没有回来,说要拼搏事业,上升期挪不开,他们等你;等你需要他们的时候,就把他们从这里接走,最后帮你将孩子带大;你到底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有没有问过他们想不想回来?”

“想他们回来的是你们吧?那些年把我爸妈当靠山的日子过得舒服吗?为你们操心奔波,我身为儿子,看不过去,觉得你们碍眼,不行吗?”杨正轻笑,“血浓于水,他们心里想什么,我当然知道,我不愿意他们操劳,所以接他们出国,和晓兰轮流给父母颐养天年,这点你们做得到吗?就凭你们现在每天倒腾些小玩意卖钱然后过节衣缩食的生活?”

高杨气的脸涨红,被孙向晚拦到身后,直视杨正:“杨叔叔,我们没有想着当爷爷奶奶是靠山,我们尊重他们爱戴他们,想拼搏努力以后给他们养老。刚才只想把有些话说了,因为可能你平时工作忙碌,没有关注到有些地方也实属常态,刚才的话只是建议,不想你留下遗憾。”

杨正扫了他们两眼,鼻子嗤的一声:“你们操心太多了,还是关心一下以后去哪里的好。”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厚厚一叠,扯开孙向晚的衣领,直接扔了进去。

孙向晚纵然好脾气,也被他这么不尊重人的行为给惹恼了。然而他毕竟是爷爷奶奶的亲儿子,他们也没什么立场生气,只冷声道:“你放尊重点!”

“我也劝你放聪明点。”杨正警告他们,“我这次回来用的理由是公干,爸妈不知道这边要拆迁,你们如果告状的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扔下这些话,欲转身离开。

“你为什么这么讨厌我们?”高杨冲着他的身影喊出来,“我们到底哪里做错了?”

杨正转身,一贯冷峻的脸此刻让人退避三舍,有了几分咄咄逼人:“你们从开始来到我家就错了,之后分走了我父母的感情和关注更是一错再错,我怎么会不讨厌你们呢?他们的温情我和晓兰都没有享受过,为什么你们来坐享其成呢?真是两只讨厌鬼。”

他说罢这句话再次转身走出大门,临关门前又撂下一个炸弹:“我劝你们这几天赶紧搬,我的耐心不多,我的时间比我的耐心更少,再见。”

他彬彬有礼做了个告别的手势。

高杨气的浑身发抖,眼圈发红,比起从前眼泪说掉就掉,现在的她已经能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现在她的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它并没有掉下来。

孙向晚扶着她的肩膀,在她耳边劝道:“别生气了。”

“他怎么能这样呢……”高杨转身将头抵在孙向晚的肩上,“是我们奢求的太多了吗?”

孙向晚摸着她的头发,叹了口气。

就算气的梦里把宇宙给轰了,醒来之后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高杨和孙向晚收拾东西,发现这些年他们添置的东西也不多,基本都是当年爷爷奶奶留给他们的。这些东西,他们不该拿走,然而依附在其上的记忆,却让人眷恋。

“这些东西留下给他处理吧。”孙向晚看她站在那里发呆,忍不住出声提醒她,“毕竟都不是我们的。”

高杨怔了一下,继而点头。

金孟一直都处于沉默状态,他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少了,只能把他的东西拖出来。

是的,拖出来,他从前的那个蛇皮袋,一直没有扔。大富翁游戏棋还在,黑白棋子,还有那本破烂不堪的儿童文学,这些构成了最初的他,一直保留到如今。

除了邵老师送的书需要搬,剩下的东西少的可怜,初中的书本已经转手卖给了那些要上初中或者在上初三的人。毕业复习拿着状元榜眼的书,听起来非常喜庆,也带着某种迷信的色-彩,譬如沾沾福气之类,他们就是以这种名义把书和讲义给卖了的。

杨正第二天到来的时候还有些惊讶,看到他们收拾的这么快,这么识时务,脸上的严肃也舍去了一分。高杨对他没有好脸色,他们是欠杨老夫妇一份养育之恩,但这和杨正毫无关系。

“外边的蔷薇是谁种的?”他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孙向晚眼皮子一抬,“怎么了?难道还要我们把这些东西带走吗?”

杨正耸了耸肩,“当然不,你们带的走吗?反正这座院子被推平那天,一切都会化成废墟。”

“你就没有一点怀念?”高杨看他的眼神带上了敌意。

“我离家太久了,况且早已在美国定居。”杨正声音平平,显然没有任何怀念在期中,仿佛这里并不是他长大的地方。

高杨很想剖开他的脑壳看看他脑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显然这并不可能,所以她忍住了冲动,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我想你可以看一下哪些东西要带走,很多你和阿姨的东西都保存在柜子里。”

“能有什么东西?”杨正嘀咕,进门之后感觉有点陌生,找不到方向。高杨看他来回乱转,跟没头的苍蝇似的,心中对于他的厌恶更甚:一个连家里具体摆设都忘了的人,怎么会好好照顾老人?

杨老夫妇那么好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好竹出歹笋?

她拿出钥匙打开那个暗红色大箱子的锁,把里面的东西展示给杨正:“喏,就是这些东西,你要怎么处理?”

里面是他和他妹妹小时候的玩具和书本,包括每一张卷子,玩过的石子,滚铁圈,沙包,还有很多小玩意。

杨正忽然变得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