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影响
作者:宜去宜归      更新:2019-08-11 00:59      字数:2210

唐宋和香香虽然比她早一些进入公司,但相差不了多少,那两个人的份量,对她来说就像是战友一样。

当初她能来公司,这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将她从那小小的角落呼唤了过来,一个就像是那冬日暖阳给她送来了第一缕温暖的阳光。

在公司里每一次的失意或得意、开心或者难过,只有他们能懂,一个眼神便惺惺相惜。

所有的一切也只愿和他们分享,一点一滴,不离不弃。

只要一想到以后的工作中再也没有了他们的知心与包容,小妹的心里就会升腾起无限伤感、悲切的情愫,万般的不舍梗在心间。

这事虽说不能让她动摇军心,却也足够哀叹三日。

如果他们走了,公司里面真的没有几个可以说上知心话,让她可以痛快地哭,痛快地笑。

要不是想到周经理对她确实一直照顾有加,她真的不好说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这段时间唯一让她开心的事情就是拿到了驾驶证。虽然这个拿证的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一些时日,对她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她将那薄薄的黑色的小本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激动莫名,又难免想起了莫子曰,他当初说过是一定要陪自己来拿的,还记得他说话时眉毛快乐地在跳舞,他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期待。

可现在他到底在忙什么?上个星期给他发了一个短信也没回。她真是差点就按捺不住给他打个电话,只不过她那小小的敏感的自尊心又帮了个倒忙。

心里再怎么期盼,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她最不愿意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私事而影响自己或是别人的工作,担心也好,怀疑也罢,总动摇不了本质上的执拗和较真。

有了照之后,她发现,站到马路上的心情和往日都确实不同。

这路上的汽车是真的越来越多了,喧嚣之声不绝于耳。令人惊叹的是,它们除了原始设定好的功能和使命,又多了一项身份识别功能,而且远远超过了身份证的实用性。身份证也就只能知道个名字、性别什么一般的功能,却不能辨出一个人的身价。

这汽车就不一样了,它完全符合我们天生的认知原理:看人先看脸,汽车渐渐地成了国人的另一张脸。这不仅别人看汽车的眼光有高低,即便是汽车的主人,那一个个地从车中走出来的时候,早就定格好了自己的身板、眼神、嗓音和走路的摆幅。

这车似乎真的哪天就会取代人脸,也未可知。

有些糟糕的是,这大街上奔来飞去的汽车,能够让人侧目的大部分竟是外国人的车或者至少也是个混血的。你就算是个假脸,也得是个地道的、自己折腾出来的吧,好和那洋玩意撇个一清而楚,就像中国的楚河汉界一样,泾渭分明。

一想到这些,对于莫子曰,她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

前些日子,周经理在会议上提过,任何销售部的正式员工,只要手里面有自己客户的,和客户所有的业务往来如果不再申请公司车辆的,公司可以每月给予补贴。按照职务和客户的价值度,有不同的标准,谁都可以申请。

他也特别关照过小妹,她如果有了自己的车,他会给她一个不借的补贴标准。

她很是感念经理的好意,就目前这个情况,别说是车子,车轮子不一定能买回来。

唐宋和香香到底是走了,他们温柔地抱抱她,也不能驱散她胸中说不出来的遗憾和失落。

人,有的时候能够艰难地前行,不是因为他知道一定能看到想要的风景,而是因为他知道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互相关注互相慰藉。

可那股力量忽然要离她而去,她很难一下子填补这失去的平衡。

小妹整个精神状态比自己想像的还要低落,似乎要到那最低点。

周经理工作起来还是那样的拼命和追求极致,开会时的眼神仍是那样透着威严,但工作之余,他还是能察觉到下属的一些异常。

他增加了部门的一些活动和聚会,不管是心醉神迷的酒吧还是浪漫之声不绝于耳的咖啡厅,对她来说并没有不同。酒水、咖啡和声光的刺激不能带给她丝毫乐趣,也不能赶走心底的灰暗。

可凡事总不能过了头,过度的沉沦,终究要冷了别人的心。

既然不能下定决心潇洒地挥手,那就好好地留下。人到底是要爽快地才能面对将来。

小妹似乎乐观了起来,积极地工作。至于那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只有时间才会让阳光一点一点的渗透进来。

有一天,在回公司的途中,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接完之后,她的心情立时开朗了起来。原来是一家客户打来的,请她过去看个样品,帮忙打个样、报个价,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这是石副总裁的一个合作伙伴打来的,让她的心小小地欢喜了一下。

如果一家公司能够让你报价、打样的话,那合作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了。

她跑了两趟,前后不过两周,就收到了第一笔订单,这简直大大超过了她的预期。虽然这家公司的规模不是很大,但他们的订单需求量却很是可观。

她后来特地给石副总裁打了一个电话,对他一再表示感谢。

从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过:对于别人的帮忙,一定要真心实意地道谢,哪怕只是滴水之恩。

可这何止滴水,这于她已然是很大的恩惠了,她知道,她发出去的名片,有不少的一部分,运气好的,都会安静地躺在名片夹里,运气差的,多是直接被丢到了垃圾筒。能被再次拿出来多看几眼的都是它们中的佼佼者。

工作上的事情,终于在回家之前有了不错的开端。

真是难得,回家的期盼和工作中升起的希望同时来安慰她,这样的每一天都是充满了希望和阳光,日子一天一天地流着,终于迎到了发薪日,她几乎是一口气跑到银行,将工资取了出来,为了照顾一下那本老旧的存折,她大方地给它留了一张大红的人民币。

她和经理请了两天的假,再加上周末两天,她要回去看新房子了,这真是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