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索了不一会儿,已经想出了答案:“各位,上酒店收拾东西,我们回华夏!”当归当归,最浅显的字面意不就是“该回去了”吗?既然是“剑圣”。该回去了,那我们能回哪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呗。
秦凯和秦龙听到我这一句话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刘萧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孺子可教也。”什么啊,原来刘萧这个老东西一早就看懂了纸条里的东西,特意拿给我看不过是想考考我的古文水平。这老头子,不过也不能说他什么,毕竟要是没有他,我早就死了。
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起岛国人为什么那么怕诸葛孔明的空城计?刘萧看我在冥思苦想着什么,一问之下,摇了摇头,对我说道:“小伙子,你还差得远呢,有空多看点历史书,对你有益无害的。”卧槽,看书?怎么可能?还叫我看历史书?这老头脑子被驴踢了吧?
不过当刘萧跟我解释完岛国人为什么会怕空城计的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确有必要去读一点历史,哪怕是一点点。原来,当初岛国的文化都是在中国的唐代盛世借鉴回来的,后来又学习了西方国家维新改革。到了华岛战争时期,岛国的战略参谋提出了“以华制华”的政策。
“以华制华”是指以华夏的人和华夏的文化去改造,同化华夏的人,在华夏传播岛国的文化。那个时候岛国大量不抓华夏人,通过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等手段让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华夏人充当战时翻译官和间谍,那些被折磨或者诱惑而心理扭曲的华夏人们在华夏的大地上给岛国人做走狗。因为走狗们多以汉族人为主,所以俗称“汉奸”
作为一个地道的汉族人我只想说一句:“汉奸这个锅我们汉族人不背!”也正是由于这一些“汉奸”的存在华夏文化再一次大量传入岛国。华夏将领们屡用奇谋杀得岛国入侵者片甲不留。这就迫使岛国的侵略者们不得不从华夏的古文化中吸取华夏人的大智慧反过来去对抗华夏人。
《三国》作为华夏传承了数千年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描述的华夏东汉末期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各个诸侯之间互相角逐的故事带给了岛国一些政治家很大的启发。同时一些华夏古代军事家们的奇谋妙策既被岛**事家们学习,也被岛**事家们所忌惮。
从华岛战争岛国失败之后,岛国人再次被华夏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折服,他们把《三国》作为必读书目列入了初高中的华语修习课。并且规定华夏语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将无法就读高等院校。这相当于断绝了那些华夏语不好的人的大学梦啊。
从中可想而知岛国人对华夏的军事策略甚至于传统文化有多么深厚的认识。其实,可以说对华夏的认识越深入,岛国人对华夏就越敬畏,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民族不能得罪。而很多华夏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到了岛国就被神化了,说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的。
诸葛孔明就是这些被神化的人当中的一位,而且他与司马仲达之间的较量被岛国人成为“两神对决”。空城计这一个片段那么经典,怎么会有一个岛国人不认识?而且他们一看到我和刘萧摆出来的空城,就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了。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孔明是怎么用数千老弱残兵摆出空城计吓退司马仲达的。所以岛国人都认为我们华夏人看过了《三国》是不会再犯诸葛孔明那一种错误的,所以那群岛国人认定了我们这边有埋伏。而实际上刘萧和我堵的就是那群岛国人像司马仲达那样不敢攻过来。结果证明我们赌对了。
不过这个时候我开始疑惑起来,南星双剑流剑道社那个大师兄“剑圣”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要帮我们走?以后我们还会不会受到来自岛国的进攻或者是为难?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一阵银铃般悦耳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里:“想什么呢?”不得不说说话的声音的确很好听,但是语气也未免太冷了一点吧。
我转过头一看,果然是冷晴。那一边刘婉言和王诗琪一左一右地坐在刘浩身旁守着。我朝刘浩那边望了一眼,随即收回了目光。但是这一个细微的眼神动作还是被冷晴捕捉到了。冷晴微微一笑:“我看你还是吃醋了,而且是为了两个女人吃醋。”
卧槽,冷晴看人看得那么准,以后我在她面前还有没有秘密了?我很诧异地看了冷晴一眼,没有说话。冷晴苦笑一声:“看来是被我看穿了,不太高兴啊。”说着,自顾自去收拾东西去了。我一个人站在酒店的窗台旁边发呆,思考着刘萧老头给我说的那一段历史。
秦龙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小凡啊,想什么呢?东西收拾好了没有?刘老爷子他们已经在楼下等着了,收拾好了就赶紧下楼,赶过去码头,此地不宜久留了。”我这才点了点头,走到我的床边提起了我的行李箱,跟着秦龙一步步走下了楼梯。
我们的房间在三楼,我跟秦龙走到楼下的酒店大堂的时候,冷晴,刘婉言,华安,牛大力几个早早地在下面等着我们了。刘老爷子和王诗琪,秦凯和鸿婉儿一共四个人。因为一开始并没有订房,所以也没必要去退房。
我和秦龙赶紧地把我们的房卡递给前台服务员:“赶紧地给我们退房,我们都急着赶路呢。”前台服务员一脸微笑,操着一口流利的华夏语:“好的,两位先生,你们的房卡已经收回了,这是你们的身份证,祝你们一路顺风。”前台服务员说着,把我和秦龙的身份证递了回来给我们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