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了敲门。过了一会门才被打开,开门的是个十五六岁左右的男孩子。
“您好,我们是《一路同行》节目组的,想过来采访一下住在这里的老者。”林逸淙指了指身后的机器。
“我爷爷还在书房练字,你们跟我来吧。”男孩子带着宋颂和林逸淙进了门。
林逸淙看了看身后的机器,“只留一个跟着我们进去就行了,大家都进去人太多,太乱。”
这种不问世事的大师到了老年大都喜欢安静。
最后进门的也就只有林逸淙,宋颂,和林逸淙的一个跟拍摄影师。
男孩把他们带到一个房门前,敲了敲门,“爷爷,之前说的那个节目组来人了。”
紧接着就听到一声沉稳浑厚的声音,“进来。”
推门而入,入目的是一个古老的书架,还有一张书桌,上面的笔墨纸砚四宝,毛笔架上挂着不同型号的毛笔。
一个带着老花镜,穿着唐装,须发皆白的老人正聚精会神的动着手里的毛笔。
宋颂和林逸淙就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
等到老人家放下毛笔,才开口,“老人家您好,我们打扰了。”
老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孤傲,反而很平易近人,摘下眼镜,冲他们招招手,“你们俩过来,看看老头子着副字。”
宋颂跟着过去,看了看白色的宣纸上:“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这是李白的诗?”林逸淙轻声读出这句话。
“你知道?”老人明显有些惊讶。
“略懂一点。小时候被家里老人逼着看过唐诗宋词。”林逸淙摇摇头。
老人点头轻笑,“不错,不错。”
“小丫头,你知道这首诗说的什么吗?”老人家突然把问题抛给宋颂。
宋颂有些茫然的眨了眨眼睛,摇头,她压根就没听说过这首诗。
林逸淙好心的跟她答疑解惑,“这这句诗描写的就是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暮春时节,正是紫藤吐艳之时,但见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
宋颂用一种崇拜的眼光看着林逸淙,这家伙深藏不露啊,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啊。
“这段话可是出自诗歌解析?”老人执起茶壶,倒了两杯茶。
“是的,当时读书的时候,只记得这些诗句怎么读,并不理解,所以才买了《诗词解析》来看看。”
“好好好,”老人家慢悠悠的喝了口茶,“你们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任务?”
“是这样的,我们这次要学习一下老先生的手法大作,临摹其中一副,还得劳烦您指点。”林逸淙拿出一种像前辈学习的姿态。
“好说。”老人家从书桌下的箱子里拿出两张宣纸,“笔墨在桌上,你们可以自行选择,先这两个字来我看看。”
林逸淙是有一定的书法功底的,虽然跟书法大师没法比,但是字写出来也是规范的。
宋颂就不一样了,她是一点基础都没有,所以拿着笔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一时之间有些懊恼,可是她也不是凡事逞强的人,不会就是不会,“老人家,真的很抱歉,我没接触过这个,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