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她儿子有错,可是教唆的却是陶甜。【】
孙氏好像是第一次认识她这个外甥女,她不禁抬眼去看她。
陶甜把头埋得很低,谁都不敢看。
“绾丫头你就说吧,你要怎么样才肯救救陶正,就算是孙姨求你!”孙氏无法,这些事儿始终是他们家人闹出来的,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先救儿子,至于这些债,她慢慢找人讨!
她笑了笑,“孙姨,既然我叫你一声孙姨,怎么会在陶正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儿上为害他,我就是说说,顺便,我也想提醒孙姨,我杨绾并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今日即使没有李四婶站出来指认你,我照样有办法避过去。”
“可能孙姨并不知道,我杨绾从小孤苦伶仃是怎么活下来的,如果凭这点伎俩就企图把我打倒,那那人实在是太不自量力了!”杨绾这话也不知道到底是跟谁说的,她没有看任何人。
“沁月你救救陶正吧,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最后说了这么一句,便一个人往屋子里走去。
独留下孙氏、陶甜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为杨绾刚刚那话震惊不已,就连最后杨绾说的那句救陶正的话,她们都好似未曾听见。
还是陶正爹喊醒了孙氏,让她过来搭把手,需要把陶正的衣服解开。
孙氏这才回过神来,忍不住转身去看了看离去的方向,那间屋子!
手心中冒出一丝丝薄汗。
不知为何,仅仅是杨绾刚刚那些平静的话语,却在她心中留下不少波澜,总觉得杨绾是个狠心人,绝对不能轻易招惹。
“哎,我来了来了!”
众乡亲们看着这一幕,只是觉得杨绾这丫头着实不容易,孙氏这么害她,她还这么不计前嫌,这丫头如果不是孤儿,这心胸这气魄,绝对是十里八村求着娶的姑娘。
天色擦黑,孙氏带着陶正千言万谢的离开了。
夏沁月让她出来,戏演完了!
杨绾挠了挠头从屋里出来,看着门口远去的陶正一行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怎么样,刚刚我表演得很好吧!”她仰着脖子,十分骄傲。
虎丘诧异不已,走过来看着她,“你刚刚竟然是演出来的!”枉他还真的信以为真,心里竞想着自己一定要早点还欠她的钱,这个女子生活也着实不容易,生平第一次,自私的虎丘懂得为人考虑,哪知杨绾一出来,就把他刚刚结论击破了!
她刚想点头,察觉到什么,看了看门口,冷冷道:“你怎么还没有走!”
“我为什么要走?我又没有说我要走。”虎丘咋咋呼呼的朝她吼着。
“王小船,关门,打狗!”她看着虎丘,满脸的嫌弃。
王小船哭笑不得,只能道:“虎丘刚刚跟我说,他想留下来。”
杨绾一听自然是大为诧异,双手抱在胸前,“哟哟哟,我这小地方那容得下虎丘大侠这尊大佛,虎丘大戏还是趁早走吧,免得受不了我的脾气,到时候被我赶出去!”
“我想过了,其实我心里对那把刀根本没有多少留恋,其实我一直留恋的不过是江湖上的虚名,再我拥有刀这么久其实说是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可是你们也清楚,其实什么都没有,根本就是我痴心妄想,用一把刀就想得到一代大侠的名声,其实我早就看清楚了,江湖这东西,根本还是得靠实力,我没有元越少侠傅扬少侠的武功,在江湖上立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众人都看着虎丘一脸自嘲的样子。
“其实你也不差,你也别妄自菲薄。”王小船忍不住开口。
“你别劝我,我自己是什么样,我自己知道。其实我的武功跟你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虎丘很是沮丧。
到最后直接沮丧到拿着全部家产,更可以说是祖产,走到杨绾面前,“这些地契你拿去帮我还给那些村民,折合成银子也好把地卖了也好,剩下来的分成两半,一半给我留着,一半全都送给你,也谢谢你帮我把这些东西拿回来。”
杨绾被虎丘塞了满怀,就看着他闷闷不乐的朝门口去。
王小船刚刚要跟上去,就被虎丘喝道:“别跟着我,让我一个人静静。”
元越又看了一场戏,末了四人坐下来喝水之时。
他似乎才想起某件事,问杨绾:“你是说你把虎丘的刀拿去还给了天召阁,而天召阁这么轻松的就把这些地契给你们了?”
杨绾伸手。
元越盯着她的手掌心,不明所以。
“问问题要钱啊!”
元越:“”
他便又从袖口中拿出一钱银子。
“对啊!”她回答刚刚元越的话。
元越了然,看了看杨绾,又瞅了瞅夏沁月,最后连王小船都打量了一番。
杨绾看他这脸色,禁不住问:“你什么意思?”
元越也笑着摊出手来,与刚刚杨绾的动作如出一辙。
她叹气,之后便是后悔不已,便又把那一钱银子还给元越,“现在好说了吧。”
“天召阁有规定,卖出去的刀是一概不会退回的,我还记得曾经江湖上有个人,想要退兵器,结果被天召阁的人打得爹娘都认不出。”
“所以我才觉得奇怪,便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你们之中的谁,才让天召阁这么心甘情愿的退钱?”
杨绾摆了摆手,“根本不是天召阁愿意退钱,而是因为有人愿意出钱买刀,我便拿那钱去赎回了那些地契。”
元越眼神不定,“也不对,即使不是退刀给天召阁,天召阁也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把这些地契按原价前退给你,据我所知,天召阁可不是一个有好处不占的人,按常理来说,他们肯定会借机敲你一笔。”
回想起上午的经历,那个叫黎轻的人,一开始他似乎根本不想跟她说话,直到他进去拿了房契,态度好像才有了转变,这转变十分微小,若不是元越现在提起来,杨绾恐怕怎么样都不会察觉出来。
接下来几日的杨绾都过得四平八稳,除了时不时受到村民们热情的招待,还能听见背后都有不少人在夸她,说她这个好,那个好,直逼陶甜在村内的人气。
说起陶甜,因为桃李村也不算大,基本上一有什么事儿,全村都会知道,陶甜做的事儿,自然而然也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大家伙儿因为陶甜父亲陶秀才的脸面,没有谈论这件事,但村民大都是心照不宣的,对陶甜的印象当然就差了许多。【本章节首发.,请记住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