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无生无死
作者:韩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042

银坑山,舍身崖下生死谷。

几十个曾经称雄天下的武林高手,静静地等待着死神地临近。

几乎所有的人都身中九翅血蚊之毒。没有人知道九翅血蚊从哪里而来,身上所中之毒什么时候突然发做,也不知道他们所等待的是什么结果。他们无法走出山谷,因为他们根本不能使用一点内力,他们现在也不想走出这个山谷,因为等在外面的是无数举着刀的敌人,他们会[被一个个杀戮干净。

他们所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盼望着李可能够尽快地赶回来,找到能够解九翅血蚊之毒的灵药。但是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只一个幻想,李可毕竟是一个瞎子,虽然他们都曾看到李可的超绝的武功,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在江湖中闯荡过的人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九翅血蚊的解药,简直比登天还难。再说,即使李可现在已经找到了解药,他又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生死谷呢。

更让人抻担心的是,虽然李可与杜如飞离开生死谷时很容易,但是回来恐怕就难上加难了。进入谷内的唯一通路似乎只能从舍身崖上纵身跃下。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走进生死谷。

生死谷中别有洞天,有四时不谢之花,时间凝滞,人在这里不生不死,无往无归。生命在这里几乎凝滞,花不败,草不枯,虫不叫,鸟不鸣。虽然风景如画,但是没有一点生息。倒好像是一幅静止的画卷。

这些武林的精英们被困在这里,想死不能,想走不得。

时间在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

少林寺的智永大师闭目垂帘,在一株树下打坐。

灵嗔道长走过来,道:“无量佛,老和尚,你还没死,竟然如此安定。”

智永大师微睁双目,道:“我佛慈悲,灵嗔道长已经能够走动了。看来你的毒伤好了不少。”

灵嗔道长一阵苦笑,说:“大师有所不知,在这生死谷内,无生无死,无来无往,所有的内功,全使不上用场。你越是用功,丹田越是难受。贫道偶然间悟到此处,索性全然不理什么内功心法,只把自己看作是个凡夫谷子,那也就无所了。”

“看作凡夫谷子?”智永大师重复道,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喜道:“道兄所言极是,一句话如醍醐灌顶。我们总把自己看成一代宗师,视为武林的泰山批斗。其实呢,充其量不过是沧海一粟,还不如一个凡夫谷子看得透世事呢。这就是执迷呀!看来我们被困这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我们的修行倒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智永大师用树枝在地上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灵嗔道长也是拍掌大笑,说,“那就不要什么大师长大师短的了,什么道长和尚都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只不过是执相的追求罢了。”

智永道:“确是如此。只不过我们生在凡事,有许多的凡事不能超脱。”

灵嗔道:“我也是深有同感,要想超脱,实属不易。就象我们现在,其实死了是最大的解脱。但是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么多的人与我们一起去死。也不能任一些人祸害天下的百姓。不知道我们在这里多少时间了,真正是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呀。大师可知村如飞大侠与李可少侠现在如何?“

灵嗔知道智永天眼已通,能感知一些过去未来之事。

智永大师吧了一口气,他虽然练就了天眼通,但是并不能看透世事,说:“杜大侠一行十几人,本是飞蛾扑火,现在恐怕已经及及可危了。如果杜大侠死了,老纳我也于心不安,却是欠了他一个永远不能还的人情。”

“如果杜大侠因为天下苍生而死,倒也是死得其所。”灵嗔与杜如飞关系莫逆,心中也是放心不下。

“话当然是那么说,但是我总深得对他不起,为什么偏偏要他死的其所,而不是我们?”

灵嗔默然。

“李可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他心存慧根,但愿他此行不会出什么乱子。这对他来说不见得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会因祸得福,不令仅功见识有长进,他的那双眼睛也可能得以复明。”智永悠悠地说。

“你是说他的眼睛可以被治好么?”灵嗔问道。

“那我就不敢说了。不过他的眼睛主要是因为在地下时间太长,又由于肝气淤结所致。如果他能打通肝络与双睛,说不定还可以重见天日。只是这非人力所为,一切全靠他的机缘。但愿他不是一个盲眼的侠客。现在天下武林正需要一个能够站出来振臂一呼的年轻人。”

“老和尚似乎对当今武林并不看好。”灵嗔道。

智永笑道:“虽然我已经练就了天眼通,但是并不是个神仙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不过我总觉得现在天下大乱马上就要到来。如果不能及时制止,那天下必将生灵涂炭了。”

灵嗔问,“老和尚所指何为?”

智永道:“远且不说,现在谷中这些人,或者为一门之主,或者为一派之尊,最差的也是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如果一旦全部葬身于此,那将不仅仅是门派之争,那就会天下大乱了。为了天下芬生,无论无何,还是应该把这些人救出去。出世易,入世难。佛祖讲是以身喂虎,你我只能免为其难,苦撑大局。”

这时一片树叶,随风飘舞,落在智永大师的手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个道理。智永大师拿起树叶,眯起眼睛,沉吟片刻,说:“大唐的运势,就如这落叶,本来谷中无生无死,也不该有秋风落叶,但是却落了下来,命运使然。天下大乱,苍生离难,谁也不能避免。只是救民于水火,有正义之心的人只能尽力而为了。

灵嗔说:“我看李少侠开赋异柄,武功心法自成一家。在这乱世之秋,说不定他可以为江湖有一番大的作为。”

智永道:“老道你来得正好,我现在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我要与乐亦乎心灵感应,好让他知道我已经着人去寻访他的踪迹。”

智永盘跌坐,闭目垂帘。灵嗔大师也依法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时间,生死谷内万物皆睡,从两个人的头顶泥丸宫慢慢升起一团白色的气体,在两个人头顶盘旋,渐渐汇集在一起,飘散在生死谷的上方。

龙虎山,知障崖。

一个老者也正在盘打坐,只见他面如铜钟,身披长袍大袖,一股黄色的气体在头上盘旋。

一个少年童子快步起上崖来,静静地站在一边。

老人微睁双目,问,“有什么事么。”

童子道:“师父,碧春江发现了寻访您的信记。”这个童子正是救李可等人的那个少年

“金灵儿,你又偷着出去玩啦,不然怎么会知道碧春江那里有寻访为师的人?”

金灵儿一吐舌头,没有敢说话。

“说,什么信记?”老者问。

金灵儿说:“是一个倒扣着的碗,上面用筷子钉了五个点,好似是五朵梅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你要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告诉我说有人找我?”老者训道,“那五朵梅花就是你师父我的代号。至于那个倒扣的碗,亏了这个和尚能想的出来,这就是秃和尚智永的标记。那嗯,他把我放在上面,这是求着我喽。”老者缓缓地说。

“嘿,嘿,我也是这么想。”金灵儿讨好地说。

老者站起身来,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巧,老秃和尚着我找我,这个来人怎么就能肯定我会发现他的信记?”

“其实他不止做了一处,在碧春江边,他也做了好几处,只不过那只是做了五朵梅花,没有那个碗罢了。”金灵儿道。

老者过去摸着金灵儿的头道:“咦,他做了几处信记,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徒儿我偷偷地跑下了山,看完了热闹再向您来汇报喽。”

“我已经知道了。智永老秃驴已经与我进行了心灵感应。只有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这个老秃才会想起我。为什么去银坑宝藏前不知会我一声,难道我还会抢了他的宝贝不成?唉,这个忙是不帮不行呀。不知道他打发来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模样?不会又是一个小秃驴吧。”

金灵儿答道:“是一个瞎子,名叫李可。据说武功相当高,人也还算机灵。有几路人马想把他制住,目前都没有得手。”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如果我不出马的话,他很快就会支撑不住了?”

金灵儿笑笑,说:“徒儿没有这么说。”

“我看你是话里有话,是不是已经看到了李可。你在想方设法让师父出头是不是?”老者佯怒道。

金灵儿低头不语。

老者低头叹道:“这个李可有什么可取之处,看来你对他还挺关心。”

金灵儿抬头道:“师父,只是关心也就罢了。如果他死了,是不是你没有办法向智智永师交待?我这是为您考虑嘛。”

老者深思片刻,说:“但是现在我还不能见他。”

“那要什么时候?”金灵儿急道,“他快要死啦。”

“我不想与一个瞎子面对面,那会扫了我的兴趣。”老者道。

“但是他……”金灵儿话未说完,忽然想到了师父话外之音,道为,“您是说他的眼睛可以复明?”

“我并没有那么说,那只是要看他的造化。去,为师还要入定,你去一边玩去。”

金灵儿喜喜道:“那是不是说,我可以下山帮他一把?”

老者已经闭上了眼,说:“那是你的事,你不是经常偷偷地下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