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释道交恶3
作者:易流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81

3

飞剑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远距离发剑,传说最上乘的剑道,只需心念一动,就能在片刻之间千里取人首级。这不是不可能,而是意义不大。千里取人首级,首先要跟踪锁定“首级”的位置,绝对不能弄错,本来想取张三之头颅,弄来的却是李四之首级,那可就出大问题了。千里之外能够锁定、区分目标,那已是神仙的能耐,用神仙的能耐,去取一颗懵懵懂懂的首级,和高射炮打蚊子有什么两样!

面对防不胜防的飞剑,近身搏斗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越是近身,躲避反应的余地就越小。因此,飞剑在手的仙家,从来就没有设想过近身的情况。

笑弥勒也是这样。他实在没想过莫问剑竟能化成具有实质的宝剑,以最简单的近身剑术杀来!若换作别人或别的门派,这么近身简直是自杀。但眼前的人不是别人,乃是武当派自创派以来都排得上前五的高手,太极剑法在他手里,竟使到了无隙可寻的地步!

眼见紫光剑滚滚而至,笑弥勒不禁慌了手脚,接二连三放出的飞剑,非但没起来阻敌的效果,反而全部反射回来,杀得他狼狈不堪。

其实,傅青主也是第一次把莫问剑当普通宝剑使,没想效果还很不错。莫问剑以速度见长,而太极剑法则善于借力打力,正是相得益彰。傅青主基本不需发力,只需跟随剑意,把握笑弥勒的去向,紧紧逼进就是了。

笑弥勒闪避一阵,见傅青主根本不发剑气,纯粹是靠反弹自己的剑气,不禁脸上一红,暗骂自己太笨。连忙收束飞剑,再不敢胡乱发剑,只一味退避。

没有阻击,莫问剑没了借力之处,速度便减缓下来。进攻和防守本来就是相对的,缺一不可。笑弥勒不再进攻,傅青主的防守也就无以为既,再追下去只会让笑弥勒有隙可寻,于是拉开距离,收剑独立。

笑弥勒自知取胜无望,哪还敢冒昧进攻。

争斗进行到此,双方都没有了战意,只得干瞪眼,说上几句场面话,作为结束。

只听笑弥勒道:“不愧是九绝神剑之一,变化多端,和尚不得不服!”

他服的只是剑,而不是人。讥讽之意,不言而喻。

傅青主也不争辨,淡淡地道:“大师过谦了,傅某不过是心悬松下的小娃娃,岂敢有争雄之心?”说完往冷泉师太斜了一眼。一石二鸟,而且都讽刺入骨。

笑弥勒面上一热。那边冷泉师太却是毫无愧色,冷清清道:“善有善困,恶有恶果。傅道友何必自谦?武当的太极剑法,可真圆滑得很啊!”

傅青主嘿嘿一笑:“俗语有云‘外圆内方,处世之道’,傅某只嫌圆得不够漂亮。不像世俗间那些争名夺利之人,把这个道理都反转过来了。两位都是释门功德圆满之士,不知傅某说得可有错处。”

冷泉师太哼的喷出口浊气,不再吭声了。

论嘴皮子功夫,笑弥勒更不是傅青主的对手,当下鼓起眼睛丢下狠话:“今天是在武当山下,你又孤掌难鸣,和尚胜之不武。他日有缘,我嵩山派自然会有回报!”

收剑掠至无理生身旁,抱起疯和尚,对冷泉道:“师太,我们走!”

四人匆匆忙忙离开松林。

莫问剑在傅青主的手里软化缩小,变成一条紫色的小虫子。他注视着这“支”极富灵性的神剑,目光熠熠地自语道:“奇怪,以前怎么不知道把你当剑使用?”

吞出法力,小虫又增大成长剑,傅青主闭目挥洒数剑,将松林顶端照来的万道阳光反射得满林子都是。半响停手,自语道:“我明白了,原来以前的融合只是初步阶段,剑是剑,人是人,并非真正合一,因此攻守难以兼备。”

长剑瞬间消失,与身体融为一体,随手挥出剑气,却仍然未得要领。便摇了摇头,放下不作理会。

手掌摊开往松下一招,收起飞剑撤去剑阵。俯身小心抱起楚昭南。

待他再转过身来,刚才精芒闪烁的眸子已暗淡无光,皱纹满脸,驼背缩身,已然变成一个老糟糟毫无特色的老道。

傅青主抱着楚昭南,离开松林,从一条游人罕至的小路,登武当山。

这条小路是很久以前樵夫上山砍柴的柴道,爬到半山,柴道也走到了尽头,往前是滑不溜手的虬松峭悬,左右是云雾缭绕的深渊。

若是游人走到这种地方,必然引颈长叹,若是换一个阮籍式的狂士,免不了嚎啕大哭,哭而怅返。

傅青主却伸展猿臂,借着老松横石,一路腾云驾雾,斜斜上升,大约走了十来分钟,眼前忽的一宽,悬崖绝壁上探出个耳朵一样的平台来。

平台呈半椭圆状,左右长四五十米,前后宽十余米。悬边长着些奇花异草,平台正中嵌着一个幽深的洞府,洞口三四米高,上面写着两个古字,名曰:“采洱”。

洞边有兰有竹,还辟出一块小菜地,种着几株朝天海椒,青红相杂指天倒立,好不可爱。

平素总是无精打采一副老相的傅青主,到得这里,也忍不住面露欢颜,陶然与山风共醉。

“回首人间名利事,往看青山洞府幽。”

傅青主悠悠长吟,横抱着楚昭南,步入武当采洱洞天。

“潇湘子,潇湘子!”他一边走,一边叫着。

洞府深深,他的呼唤回荡着前进,好一会才从最里头传来回声。那回声也叫道:“潇湘子……潇湘子……”

潇湘子少年行乞,在洞庭湖畔奄奄一息,幸而被傅青主所救。傅青主见他资质仅比楚昭南稍逊一筹,实是人间难觅,不禁大喜收为关门弟子。潇湘子入门时是十二三岁的模样,正是修道的最佳时候,转眼寒暑十年过去,长得清清秀秀姑娘一般,道行却已精进到炼虚合道的境界,踏上修真的坦途了。

傅青主唤了几声,不得回应。暗想不妙,难道疯和尚无理生两个,事先竟闯进大闹过一场?

紧走几步,又觉不对。以那两个活菩萨的特性,外面不可能保持得如此干净。难道是修行出偏差了?

不禁加快身法,往洞府深处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