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
门外,响起敲门声。
郭凡起身,打开房门,楼道的灯泡又坏了。外面黑乎乎地,站着几个影影绰绰的人影。房里的灯光照出去,映出为首那人的面孔,正是大律师詹姆。
他身后,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提着一个厚厚的公文包,似乎是他的助手。
“亲爱的郭,你太难找了!要见你,比见美国总统还要困难!”詹姆高兴地给了他一个热情地拥抱。
“请进来说。”郭凡将几个人让进屋来。
郭详东和石梅,赶快站起身,僵硬地朝詹姆等人笑笑,伸手也不是,不伸手也不是。
“这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子工程师。我母亲,从事的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至今也有十多年了。”郭凡落落大方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人。
郭详东这才干笑着伸出手。
詹姆也将他带来的人,向郭凡一家人,作了个介绍。
那个提公文包的,是詹姆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名叫加利.加文。詹姆主要负责微软的法律事务,如果郭凡的公司,有大案子需要,他才出马。平时一般的相关法律咨询,交给加里负责接洽。
另外那个微胖的中年人,就是詹姆为郭凡公司,代为聘用的总经理克劳迪恩。
这次过来的,还有一个高高瘦瘦,前额已经半秃顶的中年,则是巴福特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卡西.南特。
这次来的翻译,已经不是上次那个半吊子,而是詹姆精心挑选,本身也是从事电子行业的华人。不过今天,他基本上也成为摆设。
郭详东是电子工程师,为了了解国外电子科技进展,需要翻阅大量的外文原本书籍杂志,口语能力虽然不是很流利,但听,完全没有问题。石梅英文要稍微差一些,勉强可以听懂部分单词,连猜带蒙,也能把对方的意思,了解个大概。
双方相互认识、握手后,围着一张矮木桌坐下。
外圈的沙发、矮木桌,都是郭详东夫妇,赶着在下午买来的。
房间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布也换了新的。要不是时间紧,他们还会把房间,也重新粉刷一遍。
郭详东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僵硬,像个机器人,别人问一句,他才答一句,生怕自己胡乱说话,影响到儿子在对方眼中的形象。
桌上,詹姆等人面前,都摆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在这里,买不到咖啡豆,只有请你们喝速溶咖啡了。说实话,就算是有咖啡豆,我们也不会冲。”郭凡大方招呼道。
“这已经很好了,上次,你可是请我们喝茶,现在至少有咖啡喝了。”詹姆笑道。
“好了,詹姆先生,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公司的具体情况。”说笑了几句,郭凡主动问起美国公司的成立过程。
“我们就是为了这个来的。”詹姆精力集中在微软,时间宝贵,不能长期留在中国,当即也不客套,示意加利,将公文包递过来。
他打开公文包,将一份份文件,摆放在矮桌上。
“这是公司的注资报告,一百万资金,是由我的律师事务所抽资;这是美国商务部发放的营业许可证;这是银行的资金报告;这是公司申请专利的相关文件,以及美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书……”詹姆一样样,具体解释给郭凡听。
郭凡大多数时候,都是仔细听他说明,关于资金问题,他转头询问卡西;遇到公司经营方面的疑问,他询问克劳迪恩;法律问题,他则向加利请教。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他基本可以确定,詹姆并没有给他找来一堆水货。
从交谈中,他大致判断出,克劳迪恩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说话很谨慎保守。因此对于詹姆介绍说,克劳迪恩以前从事投资事业,斩获不多,但也很少出现大的失误,这种说法,他比较认同。
克劳迪恩只是他摆在美国的一个代理人,不需要太多的主见,给他创造多大的价值。服从遥控,守住公司,才是他的主要职责。
卡西说的内容,涉及到公司财务监察,也基本上和他的一些认知相符,没有虚假的部分。由于郭凡不是专业人士,也只能根据表象,做出简单判断。
加利的嘴很溜,一些简单的话,经过他的加工,就变得非常繁复,各种各样的法律词汇、条文,一条条机关枪一般跳出来,将对方绕得头晕,深得美国律师的真谛。不愧是大律师事务所出来的精英律师。
初期来说,这些人,远比一些华尔街精英,更让他满意。
当然,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命脉,叫到对方手上。信任这个词,是一个程度副词,在某个限度以下,他可以保证自己对他们信任有加。
超过这个限度,再加上缺乏监管,这些人,自己都不敢保证他们不动心。
“最后,这是我们,将专利转让给微软公司的转让书,以及微软转过来的五千万美元,还有百分之零点七的股权证明文件。”
詹姆将文件展开,把银行往来明细,拿给郭凡。
郭详东听到五千万美元,握着妻子的手,一下子收紧。他能感觉到,妻子的手心,也是湿漉漉的。
真的是五千万,五千万美元!
“这里,转出了一百六十万。其中一百万,是归还向我律师事务所,暂借的公司注册资金。另二十万,是我帮你成立公司,所收取的报酬。还有四十万,是替公司申请专利,所需要的开支,当然,也包括我应得的好处。
此外,招聘广告、租赁办公室、购买办公用具、人员工资、税收等等支出,这里有详细的清单,你可以一项项核对。”
郭凡认真地就这些开支,具体地和克劳迪恩、卡西、加利等人,一一核对。
詹姆并没有任何不悦。
这样的态度,才能保证双方,保持基本信任,是双方继续合作的基础。他相信,郭凡并不会单单是向他代为聘用的克劳迪恩等人咨询,很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渠道,向另外一批专业人士,做专业评判。
经过上次的接触,他就知道,郭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对于西方的商业规则,他有着深刻理解。
“很好,那么,现在账上的留存金额,是四千八百零二万美元,都是流动现金。”郭凡很满意地从文件中,抬起头来。
“是的。这次来中国,我曾经建议,给你汇一笔钱过来。但在向巴福特会计师事务所,了解了中国的金融条例后,我们暂时停止了这个举动。”克劳迪恩开始进入总经理状态,向郭凡作说明。
“为什么?”
“中国的外汇管理,太苛刻了。所有的外国汇款,都必须先经过中国银行,在中国银行开立一个户头,存放满一个月以后,才能按照当时汇率,兑换成人民币。而且在中国的经营活动结束,向要将人民币,重新换成美元,手续极其繁琐,完全就是人为制造困难,让外汇,很难再从中国流出!”
克劳迪恩、卡西、加利,都是一阵摇头。
郭凡暗笑。
所谓外汇管理局,本来就是国家竖的一道防火墙!
它的本意,外资进来,就别想要离开。可以用外汇支付的项目,只有购买原材料、设备、产品等等行为,想直接结束业务,卷铺盖走人,那是想也别想!
靠着这道防火墙,中国一次次把外国游资,隔离在国门之外,安全度过一个又一个金融风暴。
“好了,我这方面的工作,都交接完了。下面是你们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我作为一名律师,没有必要参与。这就告辞了。”詹姆将所有的事物,都与郭凡交代清楚,耐心地等他核对相符,提出了告辞的要求。
加利跟着站起来,留下一张名片,提着老板那个空了大半的公文包,也向他告辞。
那名翻译,也跟着离开。
卡西也想离开,却被郭凡留了下来。
郭凡不方便送他出国光厂家属区大门,送到楼下,双方就友好告别。
回到楼上,克劳迪恩和卡西,还在等待他的工作安排。老爸郭详东就着灯光,和老妈一起,一张一张,看着文件,表情还有些呆滞。
“两位,下面是我们双环投资管理公司的业务会议。因为公司的财务流动,需要巴福特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所以,我邀请卡西先生,也一起列会。”
坐回沙发,郭凡说道。
“刚才我了解到,微软公司,已经同意了将中国区业务,交给我们。比尔先生委托我们,代为组建微软公司中国区分公司。
那么,就请克劳迪恩先生,回美国以后,尽快将这件事敲定,双方签订正式的代理合约。”
“没有问题,我回到美国就办。”克劳迪恩掏出一个记事本,记下老板的指令。
“中国区分公司,必须以我们为主,微软公司可以派出一名副总裁,但实际行政副总裁,必须由我们来指定。
这件事落实以后,就立即展开。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郭详东夫妇,目光落在文件上,眼睛余光,却注视着会谈现场。现在的儿子,忽然像发生了蜕变一样。完全不像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成熟稳重,对着两个正宗的美国人侃侃而谈,一件件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清楚明晰,心情格外复杂。
雏鹰,已经离开了父母羽翼,开始振翅,即将高飞了。
我们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