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铁皮门框的润滑效果果然很差,门一开,就发出刺耳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各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领导们已经开完了会。建设办负责人黄杰,忐忑不安地等待最后结果的到来。
之前,所有人都听到了办公室里传来的激烈争吵声。先是高建云的咆哮,然后是郭凡的怒斥,大家由此知道,领导小组的三名成员,终于扯破了面皮,大打出手。
黄杰心中隐隐期盼,三人领导小组最好真的彻底决裂。
这样,高主任肯定会反对郭凡到底,而余主任,也多半不会支持郭凡。他就可以逃过一劫,免予被赶离单位的耻辱。
脚步声,踩在铁皮地板上嘎嘎作响。听声音,他们是向着业务科的办公室走去。
业务科内,郦惠、章平、方林都在各自的办公桌前,心神不宁,各怀心思。
高建云的咆哮,他们也同样听见了。
郭凡的愤怒,他们一样听得清清楚楚。
这让他们以为,郭凡在会上,被两名副主任联手,愤怒之下,才针锋相对予以还击。而听着郭凡趋于下风,他们的内心,也同样很不好受。
会议开到后面,办公室里三人,声音忽然变得很小。
能听到声音的时候,内容会让人担心。但什么都听不到的时候,这种难言的静默,却更让人揪心。他们猜测,是不是科长屈于压力,不得不向对方妥协了。
作为业务科的一员,他们亲眼目睹了,在郭凡的努力下,高新区是怎么,一点一滴变化过来的。为了编制一份科学的规划书,郭凡是怎样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对于这个年轻的科长,即便是抱着镀金升职的心态,而来的方林,都同样感到钦佩。
他们不希望,郭凡在压力面前,被迫屈服。
尤其是郦惠,一直是担心的坐卧不安,原本要写点什么的,却一直写不下去。
办公室门一开,他们三人,就不约而同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全部尖起耳朵,倾听反应。等听到脚步声,向业务科走来,他们全都抬起了头,望向门口。
郭凡三人一到门口,就对上了三道忧心忡忡的目光。随即便明白,业务科的人,担心的是他们的科长。--
高建云和余水,愣了一下,若有所思。
公道,自在人心。
大家都在同一栋简易楼办公,楼里隔音效果差,他们都知道,郭凡平时并没有对部下,有什么市恩之举。
事到临头,科里的人,如此担心他们的科长。
这说明,郭凡的所有工作,并不是被人给忽略,而是记在心头。当他可能会面对不公正对待的时候,他的部下,却用这种无言的方式,来表达对科长的关心。
郭凡看着科室成员,轻轻地点点头,用微笑,来安慰他们。
他来到自己的办公桌,从侧面立柜里,取出他的笔记本电脑,装好电源,接上办公室二十四针打印机,转头对郦惠道:“郦惠,你打字快,这是开会的正式决议,你来打一份,然后用打印机打印二十份,每个科室都发一份。”
“好!”郦惠赶快从她的办公桌起身,走过来,接过郭凡手中,手写的决议草稿。
她一拿到草稿,便匆匆地浏览了一遍,然后“啊”地一声,惊喜地叫了起来,迅即用手,捂住嘴。
章平和方林,一看她的动作,立即明白,这份决议的内容,是有利于科长的!
他们相对,笑了一下,低头快速工作起来。
郦惠的打字很快,十分钟不到,就将两页内容,录入完毕。随后,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修改了几个错字,便给打印机装好纸张,选择打印。
打印完毕,她装订完毕,就按照嘱咐,分发到各个办公室。
黄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神不宁,虽然手上捧着茶杯,却一口也没有喝,就呆呆地望着门口。
郦惠拿着决议文件,刚从门口走过,他便立即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吩咐建设办手下:“小侯,郦惠手上拿的,就是会议文件吧?去,你马上去领一份!”
“噢!”小侯也是聚众打牌者中一员,也在焦急等待上面的处理结果。听他吩咐,马上从办公室跑出来,追上,从郦惠手中要过一份会议决议。
他来不及喘息,就低头看去。
“高新区筹字17号文
《关于执行市委通知,高新区筹委会机构合并整顿决议,及黄杰同志违纪事件的处理意见》
根据市委指示,为适应高新区筹备建设需要,经讨论决定,由郭凡、高建云、余水同志三人,组成高新区筹委会工作领导小组……”
小侯跳过前面的工作分工,迅速找到决议的后半截:
“建设办黄杰同志,身为建设办负责人,却纵容工作人员随意串岗,工作时间在办公室内打牌,造成工作纪律涣散。黄杰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不接受同事规劝,在筹委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对此,工作小组经研究决定,该同志不适宜继续在高新区工作,建议上级领导,将其调回原单位。并希望其他同志,以此为戒……”
小侯的一颗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了,他快速看完了文件,尤不相信,又从刚才处理部分,重新看了一次。
的确,上面只谈了黄杰的处理意见:退回原单位!
没有他们的!
他高兴得都快要跳起来了。
事到如今,他已经不再考虑,自己是不是会受到处分:记过、罚款,都行,他都认了!只要不把他,像黄杰一样,退回原单位,他都再无怨言!
“小侯!你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干什么!”办公室门口,实在等不住了的黄杰,伸出头来,朝着他吼道。
“这就来了!”小侯兴奋异常,但还要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快步朝建设办走去。
……
工作小组会议,对黄杰做出的处理意见,震动了整个筹委会。
一个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却在和一个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人的对决中,彻底败下阵来,输得一塌糊涂。
这一点,大家已经有了些预感。
虽然所有人,都重新认识到了郭凡,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会埋头苦干,憨厚老实的年轻人。但当他们看到决议文件中,三人工作小组的排名,还是被彻彻底底的震撼了。
三人工作小组,排列的顺序,第一位,竟然是郭凡!
其后,才是高建云、余水。
后两位排名,大家都没意见。高建云原来就是宏圣乡的一把手,党组书记,而余水才只是万红乡的乡长,党组成员。
且不说宏圣乡的乡镇企业搞得红红火火,仅凭着两人之前的职务差距,高建云排在余水面前,就是理所当然。
可是,郭凡怎么,就排在第一位!
难道说,两位副主任,真的就放下成见,甚至不顾自己职务比对方高,如此顾全大局,公而忘私?
看着这份文件,所有人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高新区筹委会,已经不是当初姜凯在的时候,那个筹委会了。
现在的当家人,是最初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郭凡!
领悟了这点,大家才能够用更理性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这份决议草案,对于上面的所有安排,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份决议草案,其中内容,表达的,不是高建云和余水的意见,而是郭凡意志地体现!
这点尤为重要!
有了这番觉悟,对于决议里面,一个超过工作小组排名的重大安排,大家也就有了清醒地认识。
决议中,筹委会机构整顿,涉及到三点。
首先是行政事务科的正式成立,以前负责行政规划审批的各个部门,正式统一整顿为行政事务科,由余水负责具体主持,原工商办负责人陈丹秋(女),任科长,原国土办负责人郁俊、交通办负责人童梦兴任副科长。
其次是市委下派的监察办公室,作为独立机构,监察筹委会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向市委、筹委会工作小组负责。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高新区筹委会下,成立一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对国资公司的成立,决议中作了明确地说明。
决议中说,国资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实现政企分开,分别管理的原则,让行政事务工作,和纯粹的经济工作,完全脱钩。政府的行政事务部门,将完全站在宏观大局的角度,来考虑整个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不再担当各国有企业的保姆。
而国资公司,也将不再作为政府部门,单纯地以一个投资管理公司的角色,从事经济运作。
具体地说,国资公司,类似于西方的投资公司。
它不负责下面企业,具体的经济运作。它将监督企业资金流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着贪污**行为。整顿规范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审核下面企业的财务经营报表。从盈利的角度,来考核企业领导,是否合格。
同时,在国资公司,成立一个五到十一人的董事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估,对于不称职的企业领导,给予降薪、罢免等处罚。
这个决议一出来,整个筹委会,上上下下全都轰动了。
国资公司的成立,等于把以前政府的经济职能,全部抽离出来。以后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沦落为社会管理机构存在。
这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创新!
叫好的人一大片,认为这样一来,政府就不再又是执行者,又是裁判员。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够更加公平地,处理各种经济纠纷。
并且,由于政府,不用再为经济事务,纠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能够专心致志,进行社会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大管家。
没有政府的乱插手,下面的企业,也将更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踏踏实实,搞好经济工作。
否定的人,也同样存在。
否定的理由,是对这套体制的效果,予以质疑。
认为政府说是放手了,但实际上,还是通过国资公司,控制着国有企业。这就难免,会存在许多暗箱操作的地方。
权力,表面从政府机构,转移到国资局。
但权力腐蚀的重灾区,也必然会从以前分散的各职能部门,转移到更为集中的国资局。如何保证国资局的清廉公平,将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难点。
双方之间,对此争论不休。
对于这些争论,郭凡等三人,却是不予理会,认为,改变,绝对比不改好!
现在僵硬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明确地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此时此势,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不得他们退步。
至于国资局,是否能让下面的企业,真正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步入良性发展,他们其实,也只能说是怀着良好的期待,谨慎观察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整套经济管理体制。
再差,难道还能比现在的计划经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