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到了王府,也没等下人通报,就直接去了后面的马厩,果然马厩里有几匹阿拉伯马,和别的马一比身高、体长都要出众一些。刘长喜欢无比,选了一匹通体雪白身上没有一根杂毛;又选了一匹棕色的浑身油亮。选好马,刘长吩咐高强他们看好马,自己和刘辨到前厅见琼崖王。
到了前厅见到琼崖王,刘长忙上前施礼道“三叔,吃了吗?我们可都饿了”。
刘雄哈哈一笑:“这不正等着你们吗?今天去城外遛马可好?辩儿你的脸怎么了?”
刘辨脸一红,忙把下午的事情给刘雄说了一遍,就听刘辨说道:“太子想出的办法还真的不赖,给马都盯上马掌,就不怕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好,后生可畏,能想出这个办法,说明太子睿智无比呀!”刘雄说道。
“三叔缪赞了,我有一事想求三叔。”
“是想要马吧?”
“三叔怎知?”
“听下人禀报说你们回来后直奔马厩,我就知道是你小子又看上三叔的马了?”
“我去马厩挑了两匹马,请三叔送给我吧。”
“不行,这马可花了我不少银子呢”。
“行了三叔,我也不白要你这几匹马,我给你出个主意可好?”
“哦,说说看”。
“你们不是在做海外贸易吗,叫他们以后不要往回带什么香料、金银之类的东西。”
“那带什么?”
“往回运粮食,如今中原战乱百业凋零,粮食更是奇缺,现在正是囤积粮食的时候。另外叫他们去占城,那有一种一年能三熟的稻子,让他们多带种子来。再一个就是让他们去大食国换良马越多越好,我要建马场。”
“太子建马场干什么?”
“我要组建一支骑兵,这种大食国的马匹正好符合骑兵要求。”
“可是我国并不适合骑兵机动呀!”
“我们不能光考虑在我国打仗,我们要打出去要逐鹿中原,就不能没有骑兵,而且要有精良的骑兵。”
“好吧,就听你的。”
“那两匹马?”
“送给太子殿下了”。
“说了半天三叔可以吃饭了吧?”
“你小子呀,来呀摆宴”
在琼崖王府吃罢晚饭,刘长叫过高强他们,牵上那两匹阿拉伯马回太**去。琼崖王刘雄在一旁心疼不已。
回到太**就见小太监禀报“皇帝陛下在太子书房等候太子。”
刘长赶忙来到书房,推开房门就见刘晟背着手站在窗前,刘长上前施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刘晟转过身来看着刘长道:“今天去了哪里?”
“儿臣和琼崖王世子去了城外遛马。琼崖王新得了几匹大食国的良马,儿臣回城后就到了三叔那要了两匹。”刘长接着道:“儿臣要建两个马场,请父皇恩准。”
“哦,为什么要建马场”
“儿臣要建立我南汉国的精锐骑兵,一个马场用来牧养大食良马,一个用来牧养川马或者滇马。”
“为什么要牧养川马?”
“骑兵机动力强,对后勤的要求也高,川马虽然个头小,但耐力好,作为骑兵的后勤保障。”
“好吧,准了。在城北有两处皇庄,你有空去看看,就赏给你养马了”
“谢父皇”刘长躬身施礼道。
刘晟接着道:“朕已命礼部侍郎周杰去大理为你求亲了,希望能稳定住我国西部边境,将来也是你振兴我汉室的一个助理。”
“此事我已听母后和我说过,全凭父皇做主。”
“你上的两道奏章我已看了,为什么推荐赵廉。”
“一是因为赵廉品行端正而且外圆内方,做这个事情比较合适;二是因为他是丞相的儿子。此事关系重大,离不开丞相的支持。另外,我已说通了三叔和兵部尚书杨洞潜,他们不会反对海外贸易加赋的事情。”
“好吧你说的两件事情,朕都准了。明天一早大军就要出发了,你代表朕去送送孟发,朕对他可是给予厚望呀。”
“儿臣遵旨。”刘长躬身道。
刘晟说罢,就向门外走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刘长早早吩咐摆开太子仪仗到北门外迎候大军。
到了北门外,就见已经有不少王宫大臣们在等候了。见太子到,众人纷纷上前施礼。
时候不大,就见孟发领着军士们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孟发骑在马上顶盔冠甲威风凛凛,来到刘长跟前孟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臣征北将军、兵部侍郎孟发,请太子殿下恩准发兵。”
“孟将军请起,父皇对武威军和孟将军给予厚望,特命我代表父皇给将军送行,望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来呀,上酒。”
有侍卫端上酒来,刘长满满斟上了酒,端到孟发跟前道“请将军满饮”
。孟发端起酒来道:“卑职定不辜负皇上和太子殿下的期望。”
说罢连饮三碗后跪地请令。
就见刘长挥手道:“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