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点了点头道:“是呀,这也是没有办法。要筹集改造冶炼高炉的银两,还要**和大炮,这些都需要钱啊!”
“大炮,什么大炮?”杨洞潜问道。
“哦,这件事情没有告诉你是因为还要秘密进行试验,在没有成功之前要保密。这大炮吗就是作战用的利器,有了大炮我军就可无往而不胜。”刘长说完,杨洞潜点了点头,但是脸上还是存在怀疑之色。
“国库也可以想想办法,没有必要拆宫殿呀?”赵光裔道。
“算了吧,目前国库吃紧,北边的战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完,国库还是紧着点用比较保险。另外这玉堂珠殿实在是奢华无比,我看着心中不安,拆了它一是可以筹集银两,二是可以改变我大汉皇室在百姓中的口碑。”
赵光裔点了点头。
刘长接着对张中道:“你尽快准备,要找可靠的人来拆除,把拆下来的金银重新融化铸造成标准的银两,另外把玉堂珠殿里的珍宝拍卖换成银两,这件事要有专人负责,不可出纰漏。目前内库还有多少银两?”
“目前内库还有三百多万两白银,但是这次皇上和皇后要去邕州,得准备五十万两的白银已备不时之需。”
“好吧,你即刻去准备,这两天我就要看到拆除的工匠进驻。没有什么事情你可以下去了”
“是,微臣告退。”说罢张中退出了书房。
等张中走后,刘长接着对赵光裔和杨洞潜道:“两位大人,父皇把国事交给我来管理,我心中惶恐啊。为把我大汉国治理好,需要两位大人鼎力支持我。”
赵光裔和杨洞潜站起身来躬身施礼道:“我等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
刘长点了点头,请两位坐下接着道:“我有几个想法和两位探讨探讨。一是我大汉国国库来源有限,怎样开拓财源丞相要多考虑考虑。二是我大汉**队要重新编练,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只能走精兵路线,养的军队不必多但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三是要在目前的科举制度上进行改革,要招收可用的人才不改革目前的制度是不行的。这几项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即开始实施。丞相和杨尚书以为如何?”
“这开拓国库财源的事情,我可以动员各部官员们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办法。但是我要提醒殿下的是,开拓财源不能增加百姓的负担。至于改革科举制度的事情,建议殿下可以征求一下太子太傅的意见。”
“当今乱世各国征战不停,虽说我国地处偏僻,但是周边也不太平,目前军队的数量是保证我国安全的最低限度,不可再精简了。”赵光裔说完杨洞潜接到说道。
“那就抓紧训练,装备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
三人正说道紧要处,就见有太监来禀报:御史大夫韩玉殿外候见。赵光裔和杨洞潜马上站起,脸上满是尴尬之色。刘长微微一笑,知道丞相和兵部尚书为什么如此紧张,一是这监察御史就是监察百官的,包括丞相在内;二是这韩玉尤其不讲情面,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稍有失误,御史们就群起攻之。为此丞相很是吃了几次瘪。三是这监察御史本身就是皇帝的耳目。刘长摆手让两人坐下,对太监道:“让他等一会,我和丞相、杨尚书说完事再见他。”太监下去后,刘长接着道:“还有一件事情要丞相马上办。”
“哦,不知是什么事。”
“要立刻对全国的可耕农田进行普查,要能清楚全国究竟有多少土地,正在耕种的有多少,荒芜的有多少。还有要对全国的各处官仓进行清点,搞清楚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储备粮食。”
“此事费时费力,不是一两天可以搞清楚的。”赵光裔答道。
“限时一个月搞清楚,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赵光裔想了想点点头,刘长看看没有什么事了道:“先就这样,有什么情况我再找两位大人商量。”
送走了两位大人,刘长叫太监带御史大夫韩玉进来。时候不大就见韩玉来到书房躬身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韩大人免礼,来呀赐座、上茶。”
待韩玉坐定后,刘长打量韩玉,只见韩玉五十多岁年纪,一副书卷之气。
此时就听韩玉道:“太子殿下,皇上的身体要紧吗?”
“皇上的身体近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太医嘱咐要安心静养,如今这兴王府诸事繁杂,所以要到邕州去养病。韩大人不必费心。”
“那就好,那就好。”
“韩大人有什么事吗?”
“微臣来一是询问皇上的病情,二是来看看太子有什么吩咐。”
刘长微微一笑道:“韩大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打探皇上的病情,君父的身体状况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打听的。”
刘长此话一说,韩玉脸上冷汗直冒,脸色尴尬的道:“是、是,谨遵太子之命。”
“韩大人,监察御史的职责是监察百官,公正无私是好的,但是御史不仅要弹劾有问题的官员,也要对成绩卓著、为官清廉的官员进行推荐褒奖,不知韩大人以为如何?”
“是、是,太子殿下说的是,我下去就布置,不仅要对有问题的官员坚决打击,还要对好的官员进行褒奖。绝不辜负太子殿下对我们的期望。”
刘长点点头道:“没有什么事,就这样吧。”
韩玉告辞走后,时间不大又有太监来禀报:“禁卫军三位将军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