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希望的种子
作者:石头小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62

有了那磨盘大的南瓜,龙小井那用仙水般的“920”水泡的神奇种子,可是所有村民们都昼盼夜想的,谁家不想改变“一年到头半年粮,野菜充饥吃麦糠”的艰难生活状况啊。

一听说种子泡好了,村民们无分男女老少,一个个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扔下手中正在吃饭的筷子,甚至停下尿了一半的尿,急马火眼地把小鸡鸡塞进裤裆,边提着裤子边跑出家门,争先恐后地拥到龙小井家里,生怕来晚了拿不到种子。

面对一当院子挤压压的人群,龙小井脑中一闪,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村民的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了,这让他自豪,让他做人的自信心大大加强,心情随之大爽。

被他人认可,被他人尊重,是人的心理需求。多年被单位一重重领导像一座座山一样压在头上的龙小井,第一次有了“翻身”的感觉。

在院子中这挤压压的人群中,龙小井的眼睛一瞄,就瞄到了几个人,这几个人,他可是要优先保证种子的。

放在龙小井心头的第一个人,是钱老大,这可是钱富贞的老爸啊。不给谁,也要给钱老大。

第二个,是王把式,且不说王把式自从龙小井记事以来就拿他当宝贝,就说那个王小丫,虽然不及钱富贞在龙小井心中的位置高,却也是常常在他心里活蹦乱跳的。这个皮丫头,给龙小井带来的是活性,是快乐,就是心头有郁闷,只要王小丫一出现,得,三分钟,保险让你烟消云散。王把式的器重加上王小丫这个开心果,这一家和钱富贞一家,在龙小井心中成了天平的两头。

第三个,是站在人群里最靓丽的贾珍珍,这个来自江南农村的特殊人物,也是从龙小井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龙小井的,儿时,除了三个姐姐抱龙小井外,这个当时16岁的贾珍珍,也几乎天天都要抱他,把屎把尿,给他洗澡,抱着他到运河岸上看滚滚东流水,到高粱地里摘“高粱米”(一种植物穗上长的菌子,可以生吃),到湾坑里抓青蛙。终于,自己也算是有了报答她的机会了。

第四个,是龙万能,这也是个特殊人物,那当然要列入龙小井优先发放种子的名单的。龙小井深深知道,将来自己在核桃家园里发展新的人生,开辟新的天地,这个龙万能,可是要派上大用场的。

第五个,是队长刘秃子的18岁独生女儿刘俊茹,倒不是龙小井拍队长的马屁,而是这个刘俊茹刚生下来就死了娘,自小没有母爱,乡亲们这个一把小麦、那个一把高粱喂大了她,她呢,不光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养成了爱劳动、会持家、关心她人、不怕吃苦的好人品,在村里,这是个既让人同情怜悯又让人一见就喜欢的姑娘,龙小井当然也要把她放到重要位置。

……

后面还有几位,这里暂且不表了。

除了在龙小井心中占有一定位置的人物之外,其他乡亲,龙小井决定也都给一些,毕竟大家都盼了这么多天,不能让乡亲们失望啊。

将来,这些人,可是他家园里都要发挥作用、都要过上幸福生活的人,除非出了为非作歹、十恶不赦的家伙,否则谁也不丢弃。

龙小井首批选中的玉米、地瓜、胡萝卜、白萝卜、黄豆、绿豆6个品种,玉米和地瓜,是不好在房前屋后的巴掌地里种的,尤其是玉米,必须种在生产队里的大块土地里。只有后面4种,可以分给村民们一点。而且,要以白萝卜和胡萝卜为主。

好东西不能用得太多。物以稀为贵,给多了,村民们可能就不珍惜了,可能会认为反正龙小井这里有的是种子,于是到处乱种,不好好伺候,弄不好就种岔了。基于这个想法,除了那十来个特殊人物外,龙小井每家只给4种种子中的2种,而且每种只给10粒。

即使这样,村民们也已经喜笑颜开了。毕竟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仙种”啊。

贾珍珍过来领种子时,悄悄地问道:“二兄弟,你有没有黄瓜籽?”

龙小井在龙家这辈男孩子中,排行第二,所以贾珍珍叫他二兄弟。

龙小井知道,贾珍珍特爱吃黄瓜,曾经为摘生产队两根黄瓜,被刘秃子罚过工分,还让她当众作检讨。那个王二子,还侮辱贾珍珍,把两根大黄瓜,用绳子一拴,当众挂在贾珍珍的脖子上,让大黄瓜在贾珍珍的胸前荡来荡去,引得村民们大笑,有的还发出淫声浪气。一个从外乡来的小媳妇当众出丑,贾珍珍差点上了吊。

当然,这种极端行为,只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听贾珍珍说要黄瓜种子,龙小井在众人面前,不便多说,只能含糊其词:“黄瓜种?嫂子,没有啊,现在真的是没有啊,不过,我以后泡泡黄瓜种子试试。”

既告诉贾珍珍没有,又给她留个念想。

其实龙小井的38种种子里,有黄瓜种子。

“嗯,行。以后你有了再给俺。”贾珍珍给了龙小井一个莞尔。不知为什么,贾珍珍看龙小井时,眼光不像是看一个13岁的少年,倒像是看一个大男人。

龙小井的心性可不是一个13岁孩子,当然看出了这种眼光,心里一动。

那些不列入龙小井前10名的,当然更不可多给,只给他们一点,有的是公认的懒汉,只能给他几粒。让他们先种种再说,尝到甜头,明年他们就好好种了。

高大树的闺女高翠翠也举着个碗来了,这姑娘长得高高大大,外号叫“大洋马”,在人群中高人一头,龙小井想起小时候和她一起藏猫猫,为防止别人发现而钻进两个紧挨着的玉米秸垛之间,被她用高大的身躯压在身下保护着不让人发现那档子事,也给了她白萝卜籽和胡萝卜籽各40粒。

王二子自恃是少年先锋军第二师的师长,端着个大脸盆,大大咧咧地来了,非要龙小井给他装半脸盆不可。龙小井当着大伙的面,把他一顿臭骂,最后给了他10粒绿豆,那绿豆粒在盆里滚来滚去,滚出来一粒,王二子也没发现,被一个大婶拣了去。

刘秃子的闺女刘俊芬,最懂事理了,人家不向前挤,在后面候着,直到大家领完了,才凑上前来,龙小井面对这个不幸的丫头,心里涌起一阵波澜,除了给她40粒白萝卜籽和40穗胡萝卜籽之外,又往她碗里额外放了40粒黄豆。

人们都领到了种子,大都满足地离去了,当然,有的也不满足,一路走着,好像还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

用那时的话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要分左、中、右”。龙小井未来的改造任务,还是挺重的。

给生产队的种子,当然是最多的。龙小井准备的6个品种,全按照几大片土地的需求量给了刘秃子。因为,土地毕竟在生产队里掌握着。要想规模种植,种出名堂,眼下还得依靠生产队。

这时候已经是7月下旬,夏种其实已经完成了,但刘秃子留下了充足的土地,翻耕好了,施了底肥,用土地耙子耙得溜平溜平,就等着龙小井的种子下种了。

自从刘秃子看到了龙小井种的南瓜长得像磨盘之后,认定“鸡毛可以上天”。他憋足了阿屎拉尿的劲,非要创造奇迹不可。

龙庄子,处在北运河一个拐弯处,这里的土地质量并不好,多年来产的粮食在这个县里是老末,有名的穷村子,60年代挨饿的时候,就这个村里饿死的人最多。

刘秃子的老婆,就是生完女儿刘俊茹后活活饿死的。刘俊茹靠乡亲们这个一把小麦、那个一把高粱喂活的。

38岁的刘秃子,做梦都想把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搞上去,做梦都想让村民们吃饱饭,做梦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吃上白面馒头。

当然,他还有一个梦想,是不能和他人说的梦想,只有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自己富起来才能实现的梦想。

毕竟,他只有38岁。

当天,刘秃子就带领男女老少,把6种种子种到了地里。

其他村民,也都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巴掌地里种下了拿到的种子。

龙小井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希望,带来的盼头,也带来了空前的劳动干劲。就连最懒的懒汉王牛马,也开出一小块地,种下了一小片胡萝卜。

相比来说,龙小井倒有了一定的思想压力。乡亲们这样信任自己,万一这些种子不像人们期盼的那样怎么办?那两粒创造奇迹的南瓜籽,是不是个偶然?

来自33年前的种子,希望的种子,会开出人们期盼的花、结出人们期盼的果吗?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