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品 剑
作者:shaka浩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293

周昊然与赵筱芊在破庙里待了数日,这才离开,赶往洛阳。.由于赵筱芊大伤初愈,周昊然怕走得太快牵动了她的伤口,所以自己一直牵马缓步而行。

时近晌午,二人来到洛阳城东一个路边小店吃面。周昊然将一碟牛肉推到赵筱芊的近前,道:“筱芊,你多吃点肉,伤能好得快些。”赵筱芊摇了摇头,道:“还是你吃吧。最近你瘦了许多,应该吃点肉补补。”周昊然笑道:“小周我身体棒的很,只要你的身体无恙,我瘦几斤没什么。”赵筱芊听他言语如此真诚,心里甚甜,夹起一块肉塞到他碗里,嗔道:“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啊,真是一柄好剑!”伴着话音,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径直来到了二人的桌前,冲周昊然拱手道:“小子,你的剑可否借老朽一观?”

周昊然见此人身穿青色长袍,手持折扇,双目闪烁有神,便知此人内力深厚。当下将剑双手奉上,笑道:“前辈请看。”那老者也不客气,拔出宝剑,凝神细看,口中不断赞道:“好剑,真是好剑!”

约莫过了一盏茶工夫,那人还剑入鞘,将宝剑递与周昊然道:“这柄松纹宝剑,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周昊然微微一笑,道:“是晚辈在一群杀手手中抢回的。”

那老者“哦”的一声,问:“奇怪,这柄宝剑原本珍藏于江南‘北斗玲珑寨’中,又怎么会被一群杀手夺去?”周昊然道:“这柄剑原本是远明镖局保的镖,晚辈于无意中撞见这群杀手杀人劫镖,就把宝剑夺了回来。晚辈此去洛阳,就是想将此剑归还远明镖局。”

那老者点了点头,道:“你们可知这松纹宝剑的来历?”他不待二人答话,自问自答道:“这柄松纹宝剑虽比不上春秋铸剑名师欧冶子先生所铸的湛卢、泰阿等剑锋利,却因为是史思明的佩剑而闻名天下。”

赵筱芊奇道:“前辈,湛卢、泰阿等剑再好,却也是千年以前的神兵。那时的冶炼技术并不发达,很多宝刃都是青铜所铸,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唐朝的刀剑相比啊!”

“姑娘此言差矣!”老者一捋颏下长髯,笑道:“要打造一把好的兵刃,就必须要有好的铁英、寒泉和亮石。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传世宝剑来。当年欧冶子走遍了名山大川,未能找到如此宝地。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取名‘龙渊’。唐朝立国后,为避太祖李渊的讳,就将‘渊’改称为‘泉’,这也就是龙泉县名和龙泉宝剑的由来。”赵筱芊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前辈可是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那老者微微一笑,道:“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就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了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的水慢慢磨制宝剑。历经十余年的打造、磨砺,终于铸成‘龙渊’、‘泰阿’和‘工布’三把名剑,献于楚王。欧冶子一生铸造了很多名剑,南侠展昭所用的湛卢剑就是出自他的手中。姑娘,展南侠所用长剑,锋不锋利?”赵筱芊笑着点了点头。

老者续道:“史思明被部将所杀,这松纹剑就落入其部将之手。后来,王仙芝因不满唐王朝的暴政,起兵反抗,在一个节度使的手中夺得此剑,尚让便将它赠与了黄巢。几年后,黄巢兵败自杀,松纹剑流落民间,不知所踪。直到几十年前,此剑才得以重现江湖。几经周折,这柄松纹宝剑被‘北斗玲珑寨’获得。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将宝剑**来,老朽就不得而知了。”顿了一顿,他微笑道:“这松纹剑剑身花纹精细有如松纹,刃如霜雪,削金断玉无所不能,确是一把好剑。现今闻名天下的宝剑中,除了展昭的湛卢剑、白玉堂的画影剑,和各门各派所收藏的几柄宝剑外,大多数都已损毁,只有少量失落民间。但有消息说,龙泉、干将、工布等剑现都在太行山上。”

“什么?”周昊然惊道,“前辈,据我所知,龙泉、干将两剑一直珍藏在峨嵋山上,那工布剑则是崆峒派的镇派之宝,怎么会……”

那老者道:“这些宝剑都是各大门派的无价之宝,守卫森严,按说不可能出事。可前段时间昆仑派遍告武林,要在九月初九召开武林大会,各派均派人参加。或是掌门亲赴,或派顶门弟子。但不管怎么说,各派都派了本门的好手赶赴昆仑。没想到大会结束,那些掌门亲自带领门生赴会的门派回去一看,发现所藏宝剑失窃,这才知道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追悔莫及。”

周昊然微微皱了皱眉,思忖道:“如此说来,他们早就打探到了松纹剑的消息,趁**贼为祸东京,我们抓捕胡文冰无暇抽身之机,派杀手赶赴洛阳,杀人劫剑。”又想:“莫非胡文冰到东京作案,就是张博渊他们有意安排的?难道说……难道说我们从一开始就钻入了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当中?我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他这么一想,登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沉吟半晌,周昊然淡淡地说:“他们得此宝刃,可谓如虎添翼,以后对付他们可要加倍小心了。”

那老者冷笑一声,道:“他白成用的也是一柄利刃,名曰‘凝碧’,自然不需要其他的宝刃。再者说来,以白成今日在武学上的造诣,草木皆可为剑。他要杀人,只消一掌就能要你的命,还要那些宝剑干什么?所以说,这抢剑的主意肯定不是他出的。”

赵筱芊眉头微挑,道:“那是张博渊的主意?”老者并没有直接回答,道:“我要是没认错,你腰里的这把刀应该就是苍龙宝刀。而你,就是张博渊最想除掉的周昊然!”

周昊然道:“晚辈确是周昊然,不知前辈……”那人摇手道:“你不用知道我是谁。我只是想告诉你,张博渊他们之所以要抢夺这些宝剑,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你身上穿的那件宝铠。”周昊然问道:“前辈说的可是‘银苍玉洱铠’?”

“正是。”那人道,“此铠原是南诏国进献给唐王的礼物,甚是坚固,寻常刀剑难以损伤它分毫。他们盗了这些宝剑,就是想效仿当年专诸用鱼肠宝剑刺杀吴王僚的旧事,来看看是他们手中的矛利,还是你的盾坚。”

顿了一顿,那人又道:“张博渊他们的行动本就十分隐蔽,加之各大门派为保全自己的颜面,并不承认宝剑失窃的事,所以江湖上知道此讯息的人并不多。我把这件事告诉你,是要你小心提防,因为他们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对你暗下杀手。正所谓有备无患,你今后要万事小心。告辞!”言罢,他转身出了小店。

那老者走后,赵筱芊见周昊然半天不语,心里甚急,安慰他道:“虽说张博渊盗走好几柄宝剑用来对付你,但你也不用如此担心。只要我们今后处处留心,不给对方下手的机会,让那些盗来的宝剑统统成为摆设。”

周昊然微微一笑,问:“你跟谁学的这么会哄人?”赵筱芊嘴一嘟,道:“还能跟谁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说我还能跟谁学?”周昊然笑着摇了摇头,道:“咱们还是快点去洛阳,把松纹剑还给大哥他们。”

二人一路向西,刚进了洛阳的东城门,就看到前面的直道上围了一大群人。周昊然翻身下马,挤了进去。只见两名年轻汉子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按在地上,还有两个家丁打扮的人则拉着一个十七八岁姑娘的手死命往外拖。

周昊然看那中年人嘴角带血,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呜咽道:“女儿……我的女儿……”其中一个按着他的汉子抬手打了他两个嘴巴,喝道:“他妈的老东西,给老子闭嘴!”

“住手!”周昊然向前踏了两步,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下强抢民女?”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将周昊然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见他腰悬兵刃,满脸杀气,只当他是个保镖的镖师,三角眼一瞪,喝问:“你又是何人,敢来破坏老子的好事?”周昊然冷笑一声,挥拳将按住那中年人的两个年轻汉子打翻在地,扶起他问:“这位老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人抹掉了自己嘴角上的鲜血,道:“小兄弟,他们是洛阳城有名的朱大老板的手下。半个月前,孩子她娘去世,我们父女没有钱给她办后事,便向朱老板借了十两银子。当时约好是一年后归还,可谁成想只过了十天,他就派管事儿的来催帐。我们父女一时间哪能还得起,求他们宽限几日。可管事儿的说了,要是还不起帐,就要把我的孩子卖到窑子去抵债。我们父女走投无路,只有离开这里。还没出城门,就被他们堵了个正着。我死不打紧,可这孩子,她……她还是个姑娘啊!”说着,又流下了眼泪。

周昊然侧头斜睨那个管家,问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那三角眼道:“臭小子,难道你也想趟这浑水不成?我实话告诉你,我家老爷和这里的府台大人是好朋友,你要是坏了大爷我的好事,保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快滚开!”

“哈哈!”周昊然道,“这浑水我还趟定了!有本事,你现在就送我去府衙啊!”

那中年人道:“小兄弟,你还是快走吧,他们可不好惹……”周昊然笑道:“老哥哥,你放心,就凭他们那三脚猫的本事,还不能把我怎么着!”他对三角眼道:“有本事你就放马过来啊!”

“嘿,你他妈的!”那三角眼见他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情,火往上冲,对那四个家丁喝道:“哥几个,给我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四个家丁齐声应道:“是!”其中一个满脸狞笑,道:“小子,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哥儿几个的厉……”

他那个“害”字还没说出口,周昊然一拳击中他面门,打落了两颗牙齿,笑道:“呦,这位兄台未先伤人却已伤己,如此好的本领,在下真是佩服,佩服啊!”“哄”的一下,围观的人们看到他那狼狈的模样,全都笑出了声。

“你他妈的!”其他三人见同伴吃了亏,吆喝着扑了上来。周昊然嘴角微翘,抬腿踢翻了一人。右拳一挥,砸在了剩下的两名恶奴的鼻梁之上,那二人登时鼻血长流。

周昊然一把抓住了三角眼的衣领,将他举过头顶,笑问:“我说这位兄台,你现在想怎么教训我啊?”那三角眼虽然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口中不断叫骂,气势却已馁了。

“看什么看!都给我让开!”周昊然循声望去,一队公差推开了围观的百姓,将被周昊然打翻在地的几名恶奴扶了起来,喝令周昊然道:“嘿,快把人放下!”

周昊然笑道:“我说诸位官爷,你们是来助纣的呀,还是来惩恶的?”带队的捕头道:“他奶奶的少废话,快把人放下!”“遵命遵命!”周昊然松开了手,那三角眼“哎呦”一声,坐倒在地。周昊然哈哈大笑,道:“你坐在地上,要施展什么手段收拾我啊?”

三角眼连滚带爬地来到了那个捕头近前,点指周昊然道:“官,官爷,你们可不能轻饶了他。”

那捕头点了点头,走到周昊然的面前,厉声喝道:“你聚众闹事,跟我们走一趟!”周昊然仰天打了个哈哈,道:“我聚众闹事?好吧,就算是我闹事,你们能把我怎样?”

捕头冷笑道:“怎样?先关你十天再说!”周昊然道:“不经大堂就随便关人,你们还讲不讲王法?”捕头一拍腰间的钢刀,道:“王法?老子就是王法!带走!”

赵筱芊急忙拦在他面前,道:“你们不能抓他!”捕头朗声说道:“谁妨碍公务,一并带走!”周昊然压低声音道:“你先去远明镖局找我大哥郝威,一个时辰内我保证去那里与你汇合。没见到我之前,你不要轻举妄动。”他解下腰间宝刀,扔给了那个捕头,道:“好,我跟你们走,但你们可别后悔!”

这群公差把周昊然浑身搜了个遍,将他关入了府衙大牢。那捕头带着从周昊然身上搜来的所有物件,来到后衙去见知府大人,把事情的经过向他说了一遍。

洛阳的知府是个十足的贪官,他看到手下送上来这么多好东西,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哪里还理会那个捕头说了些什么,眼睛早就眯成了一条逢。身旁的师爷拿起皇帝赐给周昊然的那块金牌,道:“大人,这块令牌肯定是他偷来的。这样,我们就好给他定罪了。”知府道:“你看看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这肯定是京城大员的东西。只要本官将令牌还给了人家,还愁不会升官发财?”

“是是。”师爷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颤声道:“大,大人!”知府听出师爷的声调有变,急忙抢过令牌,只见令牌的背面写着几行小字:钦赐御前四品带刀军校,救驾功臣周昊然。那知府认得这是仁宗皇帝亲笔,脸上已无人色,抬手打了捕头一个耳光,怒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连周昊然你们也敢抓!”

捕头捂着自己的左颊,委屈地说:“大人,属下真的不知他就是周昊然呐。”“放屁!”知府怒喝,“你们要是知道他是谁,还会闯下这么大的祸来吗?”捕头问:“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知府道:“还用问?当然是去大牢,向他当面请罪!”

洛阳知府急急忙忙赶到府衙大牢,问值班的牢头周昊然被关在哪儿。周昊然听到他们的对话,靠墙而坐,没有做声。

那知府待牢门打开,连忙跪倒在他面前,道:“大人,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让您老人家受此牢狱之灾,真是罪该万死。您,您出来吧。”周昊然道:“这儿的伙食不错,我还想多待几天。”知府央求道:“下官知错了,求您老人家快出来吧!”

“得得得。”周昊然道,“你看我有那么老么?你称我为‘老人家’,是不是想咒我早点死?”“啊?”知府冷汗直冒,连连摇手道:“下官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咒您啊。”周昊然道:“我说知府大人,男儿膝下有黄金,除了天地君亲师,怎可随意叩拜呢?你快起来吧。”

知府看周昊然还坐在地上,自己又不好站着,只得硬着头皮坐在牢门口的门槛上,陪笑道:“大人,咱该出来了吧。下官已经狠狠教训了那个不长眼的捕头,替您出了这口气,您看……”

周昊然微微一笑,道:“大人,你到底贪墨了多少银子啊?”

“下官哪敢……”

“你没贪?”周昊然道,“那个什么朱老板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你手下的人为什么不管?我还听那个三角眼的管家说,你和那位朱老板还是好朋友?那今天咱们可就要好好说道说道。嗯,咱们就先说说关押皇上护卫的事……”

那知府一惊,忙道:“大人,那全是谣传,谣传!”

“原来如此!”周昊然心道:“我今天不拔光你的毛,就算我没本事!”对知府道:“这么说,是我错怪你了?”知府连忙点头,道:“多谢大人明察。大人,咱走吧。”

周昊然嘿嘿一笑,道:“知府大人,我在这儿待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能就这么空着手走啊。”那知府一愣,问:“那您说怎么办?”周昊然笑道:“我这这里待了大盖有两刻钟,一刻就按二十万两银子计算,如何?”

“什么?”知府叫道,“那就是四十万两银子?下官,下官……”

周昊然叹了口气,道:“没有?唉,谁让我心软呢。好吧,没有四十万,那就三十万吧。要是没有三十万两银子,嘿嘿,咱就先说说这私关皇帝护卫的事。”他早就听牢里的人说这个知府为官三年,一共就积攒下来这么多钱财。他见那知府面如灰土,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心中好笑,寻思:“这回我看你还敢不敢搜刮百姓的钱财。”

附注:

1.欧冶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铸造名剑无数。除本章中提到的名剑外,还有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名剑。

2.尚让,唐末农民战争领导人之一。王仙芝死后,他推黄巢为义军首领。后黄巢称帝,封其为太尉,兼中书令。后被唐朝军官所杀。

3.湛卢剑,春秋时欧冶子所铸名剑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唐代大诗人杜甫用“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的诗句来赞美此剑。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唐朝名将薛仁贵等曾佩带此剑,后成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佩剑。自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宝剑就失传了。正可谓“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

4.南诏(738-937)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公元738年建立,直到公元937年被段思平所灭,建立大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