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官、贵、名
作者:三五烟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74

那边争执的两拔人越吵越凶,两个仆人已是扭打作一团。。而这两个主子的唇舌之战也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早已从最初的房间之争演变至莽夫与文人的对骂。起先是年轻公子粗言秽语占尽优势,后来却是那儒衫男人引经据典,夹枪带枪的嘲讽,大有盖过他的势头。

年轻公子急了,一拍桌子喝道:“他娘的狗屁文人,有种跟老子干一场。”

儒衫男人道:“打架斗殴,泼皮行径,你一介莽夫自不在乎。我何等身份,又岂能与你为伍?”

那公子冷声:“你何等身份,且亮出来我瞧瞧。”

儒衫男人正了正衣襟,极力想表现出端庄的模样,可惜配着他那满身的污秽,实在是庄重不起来。只是他自己却感觉不出,头高高地仰起,正色道:“吾乃典和郡商梦平是也。”

“商梦平?承和十年的探花商梦平?”年轻公子似乎有所耳闻。

那两个扭打的仆人此时也已停下了手。一个见自家老爷亮出了身份,颇为得意;另一个冷笑连连,似乎根本不放在眼里。

那儒衫男人只以为自己的名气唬住了人,心中一阵得意,道:“算你还有些见识,知道我中过探花。”

“探花郎?名气很大吗?”据萧吟戈所之,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也与中国古代大致相同,都是三年一介。如今已是承和三十年,离承和十年已去了二十年,这当中又不知有多少探花、状元涌现。不过一个二十年前的探花,怎会仅凭一个名字就让人认出?

“大,相当大!没想今日竟能与天下闻名的商名士一店而住。”董南华两眼放光,神色异常兴奋。连那一直垂着头的董小姐也忍不住抬头瞧了商梦平一眼,可是随即似乎又觉有失女儿的矜持,忙又垂下头去,继续搅那一方丝帕。

董南华心中兴奋,嘴上也不停,继续道:“商名士可不一般,他高祖就曾历任九县县令;祖父做过知府;

父亲是翰林学士;叔父最高,做过刺史。他自己二十岁便考中进士,乃御笔钦赐的头甲第三名探花,官赐籍县县丞,却被他辞谢,专心于学问一道。后来又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著有《莲赋》闻名于天下。”

董南华说着,一脸的崇拜。心中思忖着,稍后定要与他结交一番,虽说他不在官场,但家底深厚,与之交好的达官贵人亦是数不胜数。

然而那年轻的公子不但未被商梦平的身份吓倒,反而哈哈大笑,“老子还当你是什么玩意呢,原来竟是一介布衣。自以为读了两本破书,写了篇什么破莲,就可以在老子面前混充大人物?哼,王八就是王八,不要以为用两条腿走路就能算人了!”

董南华一听这话,倒抽一口冷气:“年轻人就是血气方刚,得罪了商名士,可大大不妙。”

萧吟戈却道:“我瞧未必,那公子知道了他的身份,非但未被唬住,反而气焰更加嚣张。只能说明,他的身份足以压过商梦平。”

商梦平原本还想低调行事,只因那年轻公子欺人太甚,这才亮出身份。从前,无论走到何处,但听到他“商梦平”三个字时,无不另人仰视。哪怕是那些县官、知府也对他礼遇有佳。可是这回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被骂成“王八装人”,甚至连他平生引以为傲的《莲赋》也遭病污。

他怒道:“无知竖子,任你是鲜衣怒马,但胸无点墨,只能刍秣塞脑,难怪出口污言,不识诗赋!”

“别以为多了点名气,就可目中无人。哼,说到底不过是个酸书生,在老子眼里你连个屁都不如”,年轻公子怒哼一声,道:“姓商的,你听好了。老子叫周锡庆,当今云麾将军、领西北道防御使、御封中护国周良行乃是我爹!”

董南华再度倒抽一口,连连低语:“好家伙,意是个小勋爷。萧公子,还是你眼光好,竟能一眼看出不凡来。”

萧吟戈也未料到,这小小的山村竟是个藏龙卧虎之处。因为想着今后要与官打交道,所以萧吟戈也曾做过一些研究,知道云麾将军、领西北道防御使,前者为封号,后者为官职。而中护国则是勋位的一种,极难获得,只有替国家立过大功的官员才有可能被皇帝受予,可世袭。一旦有了勋位或爵位,就意味着子子孙孙永为人上人,是真正的贵族。爵位分三种:上柱国、中柱国、下柱国。勋位则稍逊于爵位,也分三种:上护国、中护国、下护国。

地位虽高,但也有些人很是看不起勋贵一族,比如商梦平。

只听他道:“什么显赫背景,不过就是个农人出生。当年令尊大人与人械斗,失手杀人逃到西北,进了沛家军后又不知是撞了什么狗屎运,竟然混了个将军。可是,纵然做了贵族,却也是本性难移,教出的儿子也是好勇斗狠的泼皮无赖!”

周锡庆喝道:“臭酸腐,看来你不但身上臭,嘴更臭,想必手中的那支笔也是臭的吧?难怪你考上了探花也做不了官,从内臭到外,走到哪儿都不受待见!”

商梦平勃然大怒:“我乃是一心向学,不屑入官,岂是因为不受待见?无知小儿,休得在此胡言。”

萧吟戈冷眼旁观,只觉得好笑。一个贵族、一个名士,却活像是农村里的七姑八婶,一吵起来祖上那点丑事全都刨出来了。他喃喃低语着:“吵着太累,不如干一架,也好叫老子瞧瞧热闹。”

也不知是不是与他有同感,周锡庆吼一声:“臭酸腐,老子今天就教教你怎么放干净嘴!”说着已一手揪着商梦平的衣领,一手举起拳头,然而那拳头还未落下便已被人拦住,却是董南华呵呵地笑道:“二位都消消气,有话好好说,何必……”

然而他话未说完,那二人同时出声喝断——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管本公子(我)的事!”

董南华本想做个中间人,卖个好人情,这才站出来劝和,不想这二人竟都不给他面子。一时间面上难免尴尬,悻悻地笑道:“下官董南华,祥和县县令。因赴元大人的万菊会,携女至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