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用智救人
作者:东方力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32

“谁啊?”古征阳两人从空中飘到梁府院中,两条腿刚落地,一名守夜的军士问道。。

“快,带我们去梁应忠的卧室。”熊长芬一道阴气流打在军士的大脑上,军士立即痴呆了,古征阳催促之后又在军士耳边嘀咕几句。

军士带领两人转了两个弯,来到一处有一个小湖的极大院落,在小湖边的岸上,是一排亭台楼阁,夜景中别有一番景色。

军士在一处房门前站住,敲了敲门,好半天才有一个老头子的声音,“谁啊?”

“报告大将军,钦王殿下前来,正在大厅等候。”军士道。

“知道了。”在屋内应声的老头正是梁应忠,他一边嘀咕着,一边起床穿上外衣。“奇怪,半夜三更的,钦王来到川江城干嘛呢?”

“都这么晚了还有事?”两位陪寝的夫人问道。

“钦王来咱们川江,必须去见面的,我去应酬一会就回来。”梁应忠拍了拍两位夫人的**,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开门出来。

“来的正好。”古征阳见梁应忠开门走了出来,一道阴气流打过去,梁应忠痴呆地站立着不动,他已经中了闭魂术。

古征阳随即在梁应忠的耳边低声说了半天,梁应忠回答:“好,好,就这么办。”

梁应忠掏出一个钥匙递给古征阳,并低声地说了些什么后又回屋休息。

“怎么刚出门又回来了,钦王走了吗?”两个夫人问道。

“走了。”梁应忠倒头就睡。

按照梁应忠刚才的交代,古征阳与熊长芬、军士一起来到梁府正房后面的一间小屋,小屋里有一个铁门。

古征阳用梁应忠给的钥匙打开铁门上的锁,三人进到里面的地下密室之中。这个地下密室不大,地面堆放有大木箱五十多个,金银玉器珠宝首饰摆满密室两旁的木架。

古征阳又在军士耳边说了几句,军士一个立正敬礼,转身走了。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一位军士长带领十多名军士和十辆大马车来到小屋前并排站立,古征阳与熊长芬在黑暗中突然打出几道阴气流在这些军士的头上,这些军士在军士长的带领下,将五十多个大木箱和四十多个装满金银玉器珠宝首饰的箱子全部装上马车,出了梁府往城门而来。

“打开城门。”军士长叫道。

“谁啊,叫个啥?”城楼上一位军士喝道。

“瞎了你的眼睛了,梁大将军要出城办事。”军士长也喝道。

城上军士跑下来一看,果然是梁府的军士,马车上插着梁府的小旗子,连忙返回城上打开城门,众军士带着马车出城而去。

“他的,这梁府半夜三更的总有事进城出城,不拿我们守城军士当人看。”守城军士嘀咕了几句,靠着城楼“呼呼”睡去。

古征阳二人早已飘出城外,准备了十人和十辆马车来到离城四五里的大路上等待。

更换了人和马车,众军士大脑中被收走了大部分阴气流,返回川江城来。

古征阳、熊长芬装扮成老百姓跟在装满财宝的十辆马车后面,向东边前往洛城方向大路上的献阳城而来。

中午来到献阳城中,十名赶车的百姓将共计一百零二箱财宝分别卖给五家钱庄和四家当铺,共计得到金票九万六千两、银票二十三万两,全部交给了古征阳。

古征阳拿出一万两银票分给十名赶车的百姓,与熊长芬两人在身后偷偷地收回了阴气流。

十个突然清醒过来的人,看见各自手里有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不知道怎么回事,忙将银票塞进内衣兜里,赶着大马车高兴的返回原地去了。

古征阳携着熊长芬的手,两人逛献阳城大街,所得金票每人分得四万八千两、银票每人分得十一万两。

刚交酉时,两人又来到酒馆,要了一小壶酒和几个小菜,两人相互拥着喝起小酒来。天将黑时,两人出的献阳城,驾云西行返回川江大城。

这一天里,由于金库仍然锁着,梁府上下没有发现金库被盗,十多名军士在返回川江城中之后,直到中午,大脑中残余的阴气流才化去,人清醒过来,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

这天早晨,梁应忠来到川江府衙,对府尹袁其峰道:“十多年前关押在大牢中的几名军士长的问题都查清楚了,没有什么大事。再说,已经关了十多年了,可以无罪释放。”

府尹袁其峰听了很高兴,因为他是近几年从外地调任川江府任职的,关押的几名军士长既没有口供,也没有画押定罪,也没有上报刑部审批,根本就是乱抓乱关,但是他也不敢得罪镇守司的人,那镇守司兵权在握,自己一个文官,是惹不起的。今日见已经退职的梁大将军来到府衙,主动提出放人,求之不得,立即命狱卒将还活着的军士长军士放了。

郑重义等有六人获释,六人一起来到祥和客店见张翠花,熟人相见,想起过去的伤心事,热泪盈眶,徐梦萱思量到郑重义是古征阳的大恩人,还因古家蒙冤蹲了十多年大狱,心中十分地同情,见六人衣襟烂搂、双手腕和双腿脖子处有伤痕,忙叫店小二叫来成衣店老板,定身购买内外新衣,又叫店小二备办了二十多个菜的酒席,又找来大夫为他们治伤。

张翠花见古征阳昨晚出门没有归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做啥去了,现在又来了救他们的大恩人,心里十分地着急。

徐梦萱也为古征阳迟迟未归着急,因为怎样报答郑重义大恩,还得等古征阳回来商议。

午时左右,梁应忠来到当铺,对当铺老板说,自己准备搬家到京城去居住,因为年纪大了,自己的两个妹妹也在京城,便于互相照顾。随即,梁应忠掏出自己在本地和外地所有的房契地契商铺契约,说包括使唤丫头、长工、货物等要当二百四十万两银子,并说要银票便于携带,当期开始的时间是在自己的寿宴之后。

当铺老板一听,信以为真,算了一算,梁府大院和所有经营的田地产业怎么也的值三百万两银子,很合算呢,但是这么多银子一时难以筹措,急忙找到川江大城和附近城镇的九家钱庄的老板商议,议定共同出资收购。

当即,九家钱庄的老板带着一千两一张的大额银票共二千四百张整整二十四小捆的一个包袱来到当铺,收了房契地契,将装有二十四小捆的包袱交与梁应忠。为慎重起见,双方还签字画押,各留一份存照。

梁应忠拿着包袱来到自家后院的一棵老槐树下,将包袱塞进了老槐树的树洞里,并用石头挡住。

所有这些事,都是古征阳在他耳边低声告诉他做的。

戌时左右,古征阳与熊长芬驾云返回了川江大城,云头直接落在梁府后院,找到老槐树,取出装有二十四小捆银票的包袱挎在手腕上,飘回祥和客店。

“郑恩公及各位,让你们久等了,实在是对不住啊。”古征阳与熊长芬一进客房的门,放下手腕上的包袱就拱手致礼,愧疚地说。

“那里,那里,贤侄的事情忙,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郑重义见古征阳十分地客气,也拱手道。

“这么多年来,各位为我们古家吃了这么多的苦,我这就代表爹娘向各位说一声对不住你们,万分地感谢你们。对于各位的去路,我想了一下,如果各位还愿意进到川江镇守军中去,我给打点都弄一个副将军的职务做一做;如果各位不打算继续从军,买房置地的钱全部由我出;如果愿意做买卖,我在各州府都有一些买卖,随你们挑,去那里都行。”

徐梦萱见古征阳两人回来了,连忙叫店小二做了十几个小炒,拿了几坛好酒,众人一起边吃一边说话。

郑重义思索一会道:“再继续从军,我也没有那个打算了,已经寒心了,我想回到老家洛城,做点买卖或营生什么的,混口饭吃就行。”

“恩公,这样做,你看行与不行,我在北京、沧州都开有堂口,做镖局、武馆、商铺、钱庄等各样买卖,我给你们一些银子,到洛城开一个堂口怎么样?”古征阳道。

“二哥,我看这样行。”光春兴插话道。

“贤侄,开堂口需要很多钱的,咱们能够开一家商铺就不错了。”郑重义对古征阳道。

“这是四十万两银票,你看够不?”古征阳从身边的包袱里掏出四捆银票放在桌子上。

“四十万两?”郑重义六人包括张翠花和徐梦萱都被这个天文数字吓了一跳,站起身来,盯着桌子上四捆银票说道。

“不够吗?”古征阳知道已经够了,开玩笑说。

“够,够了,完全有余了。”郑重义六人满心欢喜,这十多年的大牢确实没有白坐,四十万两啊,当时一般的富户也就是个三五万两银子的家底,更有钱的富豪,也就十万十五万两银子的家底了。

在古征阳和张翠花、熊长芬、徐梦萱的一致劝导下,郑重义收了银票,并拿出三万两银票分给六人,每人五千两,其余三十七万两银票由六人公用,到洛城建立堂口,六人十分不好意思的收好了银票。

当即古征阳宣布,郑重义为洛城堂堂主,光春兴为副堂主。

古征阳提出,父亲的结拜兄弟已故祝智彬的家人,今后由洛城堂负责接济和照应。

众人又是喝酒又是闲聊闹了一夜,古征阳把大闹寿宴的计划向众人说了一遍,众人万分地高兴,这梁家人过去整我们,现在也应该是他们倒霉的时候了。

为报答郑重义救命之恩,是夜,古征阳单独找到郑重义,传他乾金诀“四九真言”和《阴极结丹心法》,并把在泰山得到的一颗比较大一些的盗丹和一把宝剑送给他,告诉他修炼和使用方法,从此,郑重义在夜晚和无人时偷偷炼化盗丹。

天亮了起来,在古征阳的建议下,九人退房出了川江城,来到离城十多里地的一个小镇的客店住下。

在没有旁人时,古征阳与熊长芬商量,送给张翠花和徐梦萱每人一捆银票十万两,剩下的十八捆共计一百八十万两银票,两人平分每人九捆计九十万两。

熊长芬对古征阳如此分配十分地高兴,因为这二十四捆银票的事,全是古征阳一人计划和争取的,还与自己平分剩下的银票。

张翠花徐梦萱两人每人手中拿着一捆计十万两银票时,把个两人高兴的就不用说了,到川江城仅仅两天,两人坐在客店聊天喝水啥也没干就有十万两银子进账,这种好事真是万载难逢呢。

张翠花感到自己的儿子真不简单,有出息,古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徐梦萱对古征阳的爱又深了一层。

“我能够与他在一起吗?”在没有他人的时候,徐梦萱腼腆地对熊长芬说。

“能的,我希望你们在一起。”熊长芬十分地喜欢这个妹妹。

当夜,熊长芬约徐梦萱一起来到古征阳住的房间,熊长芬吹灭了灯,三人共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