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都督府的府门前,停着两抬八抬大轿。.魏思温还真是这么干了,把萧伯儒与刘氏,用大轿抬了来。
可是萧云看到这两停大轿,心里却只有一个想法:想必从此,我父母都会成为李敬业的人质……这样的手法,不出奇。
二人一边往大都督府里走,魏思温一般低声对萧云说道:“在义军领袖中,英国公李敬业自然是一言九鼎的主公,其次,还有其胞弟李敬猷;为起义立下首功的御史薛仲璋,被李敬业尊奉为师的檄文执笔骆宾王,其次才是魏某这个军师。”
萧云点了点头没有答话,从魏思温的短短数语之中,他仿佛已经嗅出了义军核心内部,那股子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的硝烟味道。其实也不奇怪,既然敢于起兵反叛,就说明他们都是有点野心的人。彼此之间要是没有明争暗斗,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这样的一伙人聚在一起,能成就大事?萧云摇头冷笑。
大都督府的正厅上,正聚集了一些人,仿佛在商议什么事情。魏思温先行走了进去,众人都一并起身相迎,仿佛对他这个军师还是十分尊重的。
这时,萧云听到堂中传来一记高声:“萧云来了?快请他进来!”
出来迎他的,正是尉迟昭。他一看到萧云,就惊喜又激动的大笑:“萧兄弟,可把你盼来了,太好了,哈哈哈!”
“尉迟将军,今后你可是我的上官了,还请多多关照。”萧云抱拳施了一礼。
“自家兄弟,不必客气。大都督有请,快随我来!”看得出,尉迟还是真高兴,乐呵呵的引着萧云走进了正厅。
正厅上,李敬业一身戎装高坐正位,下首立了几个人,就是当初在魏思温院中见过的那几个。李敬猷,骆宾王,薛仲璋等人,义军核心首脑们都在。
“萧云见过明公。”萧云上前,抱拳一推手,行了一记军礼。
“长风来得正好啊,哈哈!”李敬业大声的笑,“我得长风,如汉高祖之得韩信,大事可成矣!
“明公过誉了。”萧云淡淡一笑回道,心中却想:韩信?先让我替你卖命打江山,然后你再弄死我?得了吧,咱们都甭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不如说你是‘董卓之得吕布’算了,因为我很想弄死你!
众人也都发出一片貌似友善的笑声,对萧云的加入表示欢迎。
李敬业走下台来,站在萧云的对面笑眯眯的道:“长风,你的武勇,令我十分的欣赏与敬佩,希望你能为这场匡复大业,立下赫赫战功。你的父母双亲我会好好照顾的,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冲锋陷阵便是,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谢明公!”萧云抱拳一拜,却恨不得咬牙切齿:小人,你先是坏了我的平静生活,现在又摆明了拿我父母要挟我!我现在就想弄死你!
“嗯,有什么需要或是要求,只管提。”李敬业笑容可掬却话锋一转,“对了,将士三宝(兵马甲),你可都备齐了么?”
“回明公,萧某惯用纯铁青龙戟和飞刀。”
萧云真想笑。这李敬业还真是大方,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在我眼前晃一眼以示诱惑,然后在那上面划了几个仅够施舍的数字,再扔回给我。
“来人,马上请最好的工匠,用最上等的寒铁,替长风打造趁手的兵器!”李敬业大声的下令,有人领了诺马上奔走了。
“至于马匹,你自行到军中去挑选便是。”李敬业还颇为亲热的拍了拍萧云的肩膀,笑眯眯的道,“挑最好的!”
“是。谢明公。”萧云点点头笑。对,我是‘弼马温’嘛,马匹当然要挑最好的。
“尉迟将军!”
“在!”
李敬业说道:“长风初来乍到,你给他安排一二。”
“是!”尉迟咧嘴一笑,“萧兄弟,请吧!我带你去军营!”
“萧某告辞。”萧云对李敬业等人抱了一下拳,随尉迟昭走出大都督府。
“走,我先带你去兵器监,弄最好的兵器!”尉迟昭兴奋的拍萧云的肩膀,拉着他就走。
萧云点头笑了一笑,随意的问道:“尉迟将军,萧某归属于大将军韦超麾下。你跟他熟么?”
“不熟。”尉迟昭不假思索的回道,“我只知道他本是雍州别驾,文吏。起义之初,他与御史薛仲璋一起合谋拿下了扬州长史陈敬之,立下大功深受大都督依赖,因而被授兵权。哦,好像就是他负责告发陈敬之谋反的,然后御史薛仲璋立案察核。”
“哦,告状起家的!人才啊!”萧云不禁一笑。
“嘿嘿,管那些作甚!”尉迟昭却是笑得痛快,说道,“咱们不是早就约好的要到明月楼痛快的喝一场?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我又不喝酒。”萧云道。
“没关系,你看着我喝,你负责吃肉,这总行吧?”尉迟哈哈的大笑,“走,先去兵器监!”
萧云很想说,杀人最好还是用枪,不过显然尉迟昭请不出这东西。
二人到了主管兵器甲胄的兵器监,尉迟扯开喉咙就喊:“来呀,先将你们最好的横刀给我摆出来!”
小吏们不敢怠慢,急忙搬出好几把用精美的沉香木盒子装着的横刀,让萧云挑选。要说这横刀,便是日后日本刀的祖宗。不同于日本刀的是,它是直的,斜切口刀尖,既华丽又锋利。大唐的铸刀技术冠绝天下,横刀就是大唐军队的标志之一,人手必备。
尉迟昭帮着参谋,让萧云挑了一把最好的横刀挎在了腰上。然后唤来了工匠,让他们给萧云定制青龙戟和二石铁胎角弓两柄。萧云便留下了尺寸与重量,让他们打造。此外,还打造了称手的飞刀一百零八柄,以熟皮牛为套,每套十八柄,共计六套,可便于随身携带。另外,萧云还让他打了两柄单手小戟,有点似青龙戟的缩小版,和横刀差不多长,可左右双手各执一柄。真要动手干起架来,尤其步战杀进了重围之中,像是当初在匡复军枢府里的情形,萧云觉得这玩艺儿比横刀顺手。
料理完毕后,尉迟昭不由分说的将萧云拉进了明月楼,大摆了一桌宴席请他吃,算是接风洗尘。萧云没喝酒,陪着吃了一顿没多久就饱了。尉迟昭却是逢酒必喝每喝必醉,此时已经有些不清楚了。
萧云便问他话:“尉迟大哥,说实话,此番我们起义,你觉得有几成胜算?”
“长风老弟啊,实话实说,老哥没想那么多。”尉迟昭酒后吐真言,长叹了一声道,“我是个粗人,天下大事那些不懂。我只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正是大都督的祖父,老英国公李勣提拔的我,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大都督在扬州起事,我自然不可袖手旁观。而且,大都督待我也不薄。士为知己者死,仅此而已!”
萧云沉默。尉迟昭身上的这些东西,在一千多年后几近绝迹。但它属于这个时代。
歇息了一阵待尉迟昭酒醒过半后,二人便去了军营。
此时,扬州城中的确是屯下了三万余兵马,据说城外还有数万新征来的新兵在紧急训练。当初为了控制扬州局势,李敬业将扬州都督府治下的大半兵马,都交由了心腹大将尉迟昭与韦超来统率,并开进到扬州城中四下镇劾。如今,三万兵马分作三屯驻扎,还仿效大唐卫率的编制加了麾号,分别是虎贲卫、狮威卫和豹韬卫。其中狮威卫由李敬业之弟李敬猷率领,大有一点“御林军”的架式、韦超率领虎贲卫,尉迟昭则是豹韬卫大将军。
尉迟昭将萧云引进了虎贲卫的大营,直奔中军帅帐,远远就哈哈的大笑:“韦大将军,某家给你送来一员猛将啊!”
韦超自然是认得尉迟昭的声音,出帐相迎也哈哈的笑:“原来是尉迟大将军,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一员猛将,便是这位?”
“不错!萧云,萧长风!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猛将。”尉迟昭笑哈哈的道,“怎么样,不错吧?大都督特意将他划分到你的帐前,我可是真嫉妒啊!”
“见过韦大将军。”萧云上前抱了一拳。打量那韦超,虽是穿了一身鲜亮的战甲,但显然不是太合身,因为他的身材有些瘦小,而且颇显文弱。脸皮很白净,虽是堆着笑,却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文人惯有的客套与敷衍,到了军营里总是显得这么突兀。
“萧云?”韦超上下打量萧云,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突然一笑,“好,来了好!鄙人……本将麾下,正缺战将,及时雨,好极!”
“明公封他为前军骑曹参军,江都府果毅都尉,任状在此。”尉迟昭将大都督府开出的军令委任状给了韦超。
韦超看了一眼,点头笑了笑说道:“好,本将收下他了。来人,送萧果毅去他的营房。”
两名小卒上前来抱拳道:“萧果毅,请!”
萧云点了下头,便跟他们走了。尉迟昭和韦超寒暄几句,快步追上来,说道:“萧老弟,好好干。你的本事比咱们都强,将来定有大出息。我得回军营了,有空咱们再聚。”
“尉迟大哥保重!”萧云与之拱手拜别。看着尉迟昭挺拔的背景,萧云心中暗道:这尉迟昭倒是个血性肝胆的直爽汉子。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个‘义’字当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