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近代工业水平的钢铁和煤炭产量,到1919年初,东北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5%和82%,是同期日本国的10%和15%,分别比东北新政前增加28%和35%。中日这一巨大差距正在显着缩小,因为据日本关东军情报总部传来的消息,在黑龙江又有几个百万吨级的铁矿及煤矿正被发现。
</P>
经过近1年半的努力,平齐线竣工并于1919年初正式通车,北满铁路自哈尔滨向东北沿松花江延至佳木斯。至此,吉林东北部以及黑龙江全省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极大地提升了松花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因这些地方不在日本的传统势力范围,随着苏俄势力的渐渐下降,张作霖在实际上得到了比正史上同期远多得多的实力。
</P>
正史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东北形成了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端口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端口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1809个。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此是后话。----节选自曲晓范先生的《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
</P>
政治上,以张汉卿为主席的人民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了党部,并在张作霖等的支持下控制了东北三省的议会,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虽然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张作霖起初并未真正理解这些“秀才”的能力及作用,但是当“民主领袖”、“开明军阀”的桂冠完整地戴到他的头上时,他却比任何时候对人民党的支持要来得更强烈,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党的名誉主席。一手握枪的他,也能够在公开场合大讲特讲民主的好处了。凡是他想做的事情,都以议会的名义去实施;凡是不满意中央的决策,他也可以名言正顺地用“有违东三省民意”的理由堂而皇之地将政令挡回去。
</P>
军事上,由于财政的好转,军人的待遇能够显著提高。而军人除可以得到津贴外,均可在籍贯地获得免税的10亩土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装备也鸟枪换炮,到1918年底,已有2个师装备了师属炮兵团。在欧战结束后,张汉卿极力劝说张作霖聘请的原德国陆军参谋部高级顾问发挥了重要作用,
</P>
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批顾问的来历。德国适逢一战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只能拥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大量职业军人被迫离开军队,这些除了军事知识以外对于其它领域知识、技术一无所知的军人,便成为各国(尤其是军事领域较为落后的国家)争相聘用的名师。但是,凡尔赛条约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德国公民在外队担任军事顾问,而德方则希望他们去外国担任军事顾问,以使这些退役人员能利用在国外军队服务的机会,获取最新发展的军事知识和技术,使德队不至于在军事学术方面出现断层,同时更含有希望这些人员在以后归国后能继续在德队中服务的深意,所以德方对这些人员远赴国外担任军事顾问是暗中鼓励与支持的。
</P>
而张作霖的东北联省自治政府早在1918年入主东北之前就由张汉卿为代表开始与德方接触,德国后来则因为日本全部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而耿耿于怀,原则同意向中国东北派遣军事顾问。最初张汉卿提出的顾问名单上是一批如冯&#8226;马肯森、鲁登道夫等在一战中声名显赫的人士,但是德方认为这些人名头太响亮,容易被发现,所以婉言拒绝,第一批来华的德事顾问是马克斯&#8226;鲍尔上校(马克斯&#8226;鲍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曾在德国总参谋部供职,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干深得总参谋长鲁登道夫的赏识)、斯图兹纳中尉和霍姆尔少尉三人,由此揭开了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之旅。
</P>
中德军事合作因此渐入,不仅双方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开始帮助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建立军事工业,并在奉军事工业尚未建成前向张作霖的奉军提供军事装备,在协助东北整军建军方面,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分批分期完成全部10个整编师(含3个新扩充师)的整编。
</P>
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张汉卿除坚持“三三制”即:师应辖3个标准旅外,全盘接受了其配备师属炮兵团及骑兵团各1个、工兵营及通讯营各1个的计划,标准的奉军各师都以此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7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实际上因经济条件限制,各师仅先装备了炮兵营,只有精锐的27师和28师得以重点配置了炮兵团);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在德事顾问的训练下,奉军各师已成为远东作战技能、人数及实力均不逊于关东军陆军师团的部队。
</P>
由于兵工厂的建立,奉军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拥有自主生产火炮和炮弹的军队,由于火炮生产的自主,使得奉军的火炮数量多,火力猛,炮弹充足,成为相较于其它军阀部队的优势兵种。
</P>
张汉卿极力改善同英美等国的联系,在张作霖英籍顾问伊雅格、自己的外国友人普莱德等的联系下,与美国驻北京公使埃德温&#8226;康格表达了善意,并期望美国能在汽车制造、轮胎、造船、化工等优势方面积极投资,以牵制日本在东北经济实力过大的局面。
</P>
当时美国人在沪出版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曾采访过张作霖。这位美国人回国之后,在其所写的回忆录中,也表达了对这位出身卑贱的元帅的敬意。他认为尽管东北长期处在日本军阀的铁蹄下,但张作霖无愧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P>
而1919年的日本关东军刚刚将都督府撤销,改设权限较小的关东厅,成立关东军,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司令部设在旅顺,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部,其下辖1个陆军师、6个独立守备营、旅顺重炮营和宪兵队等,人数约为4万,直接隶属于天皇,比较张作霖的力量,日军关东军差了好多。
</P>
张汉卿改革东北的思想,无一不让张作霖的幕僚们所感叹。这些新奇的想法,却又是如此清晰如此可行如此有力。无论是以吴俊升、万福麟、张作相、许兰洲为首的旧派,还是以郭松龄、姜登选、李景林等为首的新派,还是以两朝老臣孙烈臣、于珍、汲金纯等为首的实力派,在看到了新军改带来的事实上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变化,且又是“少帅”亲自促成,自然衷心拥护。而在军政分离、军警分离后,军官们已经没有了通过抢地盘和搜刮民财带来实力上的可能,唯一能够给自己带来机会的便是带好手中的兵,对这些提升军队管理水平的作法也不持多大异议。
</P>
其实奉军就是张作霖的私有财产,他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这是那年代军阀的通病。而对张汉卿来说,繁忙的工作也没有精力去应付可能多的反对。
</P>
在张汉卿的周围,渐渐地聚拢了一批民国时期颇有能力的人物。
</P>
像熟悉财政的莫德惠、潘复(张汉卿高级顾问)、刘尚清,教育界的张国忱、王卓然(后张汉卿的外交秘书顾问),铁路交通的专家吕荣寰、王乃斌,和司法界的吴家象等等文职官员。
</P>
在张汉卿任奉军副总参谋长任上,结识和提拔了大批少壮派军官,由他一手筹办的修补军校中的绝大一批人后来都成了奉军的骨干。
</P>
在广州被迫去职的护法政府大元帅的孙中山先生听说了张汉卿的建党宣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兴奋对身边的妻子宋庆龄说:“我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改组国民党的希望,中国强大的机会,种种念想和困扰,在看到张汉卿的建党宣言时,霍然开朗了。我就像黑夜里在海浪里奔波寻求靠岸的航船,看见了岸边的一盏明亮的灯塔。”他甚至急不可待地致电张汉卿,“文欲北上聆听救国救民的道理。”一时张汉卿名声大振。
</P>
经济上的好转并不一定会带来军事上的进步,如历史上的辽与北宋、金与南宋。
</P>
奉军担任高官的人,不是北洋的老官僚,就是和张作霖一起占山为王的老土匪。这些人,大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缺少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也罕有几个人有大局观,因此一时还无法完成对奉军上层的新老交替。客观地讲,此时奉军的战斗力在各路军阀中,不能算强。只能排在后来蒋介石的中央军、两广部队、冯玉祥西北军之后。这与奉军是土匪出身有很大关系。
</P>
张汉卿熟知历史,深知这段时间其实是中国近代走向末路的重要原因: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以及后来的北伐、中原大战,耗尽了中国残存的一点实力。历史上中原大战甫过,尚未喘息,九&#8226;一八事变,又轻松将当时全中国工业最好的东北占了去。(作者按:正史载,20年代末东北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流域,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这成为9。18事变的经济诱因。1931年满洲----即东三省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而全中国城市化水平在1990年才达到18。96%,经过约15年的建设----主要是东北的工业底子及资源,满洲于1945年在工业规模上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工业体。只是日本战败后苏军将东北抢掠一空,----苏军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9月起7个月里火车日夜不停。作者按:即使如此,东北依然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摘录至曲晓范先生的《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
</P>
就连大名鼎鼎、策划了“满洲事变”(日本人对“九&#8226;一八事变”的称呼)、建立了满洲国、拉开了“十五年战争”序幕的石原莞尔自己都一再强调:“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就一定是长期持久战。惩罚中国,数月间国民党政权就会崩溃,所以只需要短期决战,这是极大的错误。一直到明治维新为止,中国作为亚洲的先进国家而令人感到害怕,日本人则从甲午战争战胜了中国以后,就认为中国是一个老衰的国家而看不起它。中国有自古以来的高度文明,而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有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可能,这些都成为对持久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开战,有可能逼迫中国进行决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意图。”因而力主以满洲为基地的关东大移民。
</P>
张汉卿一直怀疑,如果九&#8226;一八日本不是很轻松拿下东北,他是否有胆量、有能力全面进攻中国还是个未知数。他一直认为,一旦日本在东北碰到硬钉子,哪怕是处在僵持状态,历史是不是就会沿着另一个方向前进呢?而这个结尾的可能性,在发生在正史上的“诺门坎战役”上可见一斑。
</P>
1939年德国进攻苏联前夕,日本尝试了在远东的军事占领,但是遭到以朱可夫大将的迎头痛击。自此直到二战结束,即使在苏联西方战线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候,日本也没敢在东方战线再起战端,虽然日本与德国缔结了同盟条约。
</P>
所以日本是一只恶狼,在碰到绵羊时,它当然要大快朵颐。如果中国是一头犀牛,那狼势必要避开它的两只锋角。而中国如果是一只雄狮,以日本的国民性,虽然会有所不甘,却也只有夹着尾巴装狗----正史上日本人对战胜国美国的作法足以证明一切。
</P>
只是以现在的状况,张汉卿的奉军有这个能力将日本这匹狼打痛吗?
</P>
经过张汉卿的努力,历史到此有了少许的提前,张作霖当上“东北王”的时间足足快了一年。在他大刀阔斧的动作之下,张系人马占据了东三省的要职:孙烈臣担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鲍贵卿担任吉林督军兼省长,王永江改任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奉天不设督军。
</P>
现在张氏父子控制的武力有:
</P>
吴俊升所辖之第29师(驻黑龙江),后师长由吴部下大将万福麟接任。
</P>
张景惠所辖之第16师(驻吉林省城长春)。
</P>
于珍所辖之第30师(改编原吉林警备旅及补入2个新编旅,驻吉林省辽源----通化一线)。
</P>
姜登选所辖之第27师(驻奉天省营口----瓦房店一线,驻防南满铁路左翼)。
</P>
汲金纯所辖之第28师(驻奉天省锦州----山海关一线)。
</P>
韩麟春所辖之第1师(驻奉天省丹东----庄河一线,驻防南满铁路右翼,并控制朝鲜、鸭绿江口)。
</P>
李景林所辖之奉天保安司令部(师级,辖骑兵旅、步兵旅、独立炮兵旅(辖2个炮团)各1个,驻奉天)。
</P>
汤玉麟所辖之新军(师级,辖关外收编的3个旅)。
</P>
戢翼翘所辖之东北陆战特战大队(旅级编制,驻奉天)。
</P>
民国36个师,张作霖控制8个,成为当时权势炙手可热的新一代权贵。时隔不久,他借故逼走鲍贵卿,调孙烈臣为吉林督军,改吴俊升为黑龙江督军,完成了独霸东北的宏伟大业。在北洋政府府院各权贵为利益尔虞我诈之际,操纵东北三省议会,悍然通过了东北三省联省自治宣言,成为名义及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