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冰火十年(九)
作者:龙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53

张翠山为杨冰儿输送真气的时间逾来逾久,而后者的也是日益苍白。腐心丹的毒性已经渗透到了她的骨髓里,若非张翠山引天地之气日日输送真气以护住她的心脉,防止毒素侵袭,只怕小姑娘早已香消玉殒了。

张翠山和谢逊也知道这样的方法如饮鸠止渴,待得毒性突破到最后一道防线之后,一切都将会来不及。只是二人虽然是殚尽竭虑,所起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终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稳妥方法。

冰火岛上的奇景无数。无论是不时喷发的火山还是终年不化的积雪,甚至连与海水相接为一体的冰山,也都是许多人活了一辈子也见之不得的玄奇景观。

此刻,张翠山和谢逊二人正面朝大海,负手而立。然而二人俱是面带忧容,非是这冰火岛上的奇景吸引不了二人,实是忧心于杨冰儿的毒伤。二人皆是博学之人,又都性情坚忍不拔之辈,不管多大的困难摆在面前,也很难皱起眉头。只是,只是此番却是不得不唉声叹气,相对苦笑了。

谢逊望着茫茫无际的大海,心潮汹涌起伏,感慨道:“大浪淘尽英雄,任你神功盖世,又或有秦皇汉武的功绩又如何?最终还不是如同一粒沙,淹没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纵是名留青史,但人生在世也不过短短数十年,什么雄图霸业,又何足道哉!”

张翠山也随声附和道:“是呀!人生短短数十载,就算是为了什么目的而争得头破血流,到头来终是一场梦!”

谢逊又道:“张兄弟,你看远处这座高山,不知道存在了几千、几万年,依然矗立如昔,或狂风暴雨,又或地壳移动,终不能损它的分毫,是为何故?”

张翠山循声望去,巍巍的高山历尽了不知多少的岁月,依然高高耸立,不由得心潮澎湃,有感而发,言道:“夫不争,万物不与之争。以静制动,方可无敌!”忽忆及恩师,一身修为远超侪辈,争胜之心怕是半点也无了吧?但依然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探索,感悟天地。单就这份心性,纵是自己拍马也赶不上了。在自己心里,恩师就仿若这座高山,看得见,摸得着,却永远也只能仰望,是谓可望而不可及,孺慕之情油然而生。

天地万物皆是此理。若是存了争胜之念,整日里只想着超越别人,就会逐渐迷失本性。固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纵然俾倪众生,却又因为找不到下一个目标而苦恼,失却了本心,快乐自然就求之不得了。

望着巍巍矗立的青山,又联想到了冰儿的病情,张翠山仿佛一瞬间在脑海里找到了什么似的,只是一时之间未能抓住头绪,但二者之间分明有着一丝密切的关联,他缓缓闭上眼睛,盘膝坐在地上,陷入了深思之中。

谢逊见状不由得一惊,对张翠山的异常举动略有不解。但他已人至中年,见过的大风大浪不记其数,对其显然也不大以为异,只是稍感错愕而已。

武学的四个阶段之中,谢逊只不过见过了“用”的阶段,步入“体”而已。而张翠山天资卓绝,又奇遇连连,在“悟”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很长的一段路程了。随着天人感应之样的越发纯熟自如,他此时所处的境界已远超谢逊,所做的举动当然自非谢逊之辈所能理解的了。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只听得涛声依旧,前扑后继地将巨浪打到沙滩上。

张翠山睁开了眼睛。这番体悟,他收获良多,虽然在功力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心境似乎更上了一层楼。比起以往,他的眼神显得更深遂和平静。仿若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智者一般。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通过这次感悟,想到了一个针对杨冰儿伤势的好办法,虽然未必能将其治愈,但至少可以保住其改名,想挨到重归中原却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中原不比地处偏僻的冰火岛,那里卧虎藏龙,不知道有多少的奇人异士隐于其中。自己和谢逊解决不了的问题,换成别人未必没有办法解决。讳疾忌医、心胸狭窄可不是张翠山的作风,甚至连昔日自视甚高、傲视群雄的谢逊也变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了不少。

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是多难,只是一般人不会想到而已,而且也极具医理,就是——冰封。普通人对此或许会不太理解,若是将杨冰儿冰封,岂不是会被冻死?但熟知人体经脉和生理机能的张翠山却明白,以上乘的功力凝气成冰,可以杨冰儿的生机未绝之前,瞬间将其冰冻住,那么,很有可能在数年,甚至在数十年之后将腐心丹的毒性削除或除去大半。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谢逊和殷素素,二人皆称善。谢逊自是因为这个想法迥异于常理,但不失为一个死马当成活马医的一个新的尝试方法;而殷素素则是心存愧疚,这种冰封之术固然可解杨冰儿一时之危,但是在她的心里,腐心丹根本是无药可解之毒,何况,在这座地势偏僻,药物奇缺的冰火荒岛上。

张、谢、殷三人一番商议之后,认为此法可行,然须得征询一下当事人的意见才好。是夜,四人聚于大厅里,殷素素怀抱着小无忌,欲与杨冰儿暂且作别,只是这一别是一年还是十年,是小别还是隔世,却是谁也无法料到了。

杨冰儿伸出那瘦如枯柴的小手,仿佛用出了最后的一丝气力深深地抱着张翠山,声音嘶哑地道:“翠山哥哥,冰儿愿意相信你,等到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好不好?”

看着冰儿憔悴的面容,张翠山忍不住一阵心酸。他转过身拭去泪水,但身子的轻微颤抖却瞒不过冰雪聪明的杨冰儿。小姑娘的心里也不好受,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原以为和张翠山可以功德圆满,岂知世事太不如人愿,连自己也不知道是被谁下了这种致命的毒药。这一年多来,简直是受尽了折磨,却不得解脱。

怕张翠山伤心,她稍一凝神,尽量不流露出自己的悲伤,但内心的情绪非是她这个年纪就可以控制得了的。她故作平静地道:“翠山哥哥,不要难过,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重新见面的,对吗?”

张翠山心潮起伏,嘴巴张了几下,终是没有说出一句话来,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杨冰儿展顔一笑,朝着谢逊、殷素素还有小无忌挥了挥手,以示作别。做完这一切后,她的神情立显委顿,眼神逐渐失去了神采。

“回光返照!”张、谢、殷三人同时冒出这种想法。

事不宜迟,若不立刻冰封小冰儿,只怕她真的会当场香消玉殒。张翠山不敢再作丝毫的犹豫,挥手朝着杨冰儿的心脏处打出了一道真气,却正是为了护其心脉,而不至于在一瞬间殒命。以他此时的功力,纵是刚刚毙命之人,也会暂时回气醒转,杨冰儿也顿觉心脉处一阵暖洋洋的,最后一道意识却不留了下来。

九阳神功逆行,片刻之间,二人的周围就被一股巨大的寒气所笼罩,杨冰儿的周身泛起了一层寒霜,张翠山继续用功,,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小冰儿就被凝成了冰塑。张翠山不敢稍停,加快输功,直至将冰层加到厚约数尺,,这才缓缓停止发力。

这一番举动,看似简单,却把张翠山累得几近脱力。原来他生怕杨冰儿会一冻不醒,故而不惜损耗功力,将逆行的九阳真气全部注入到了冰儿的丹田和体表,自是为了增加她的抗力,却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一番辛苦,日后又造就了一位绝顶的高手。

不过他自有借势可引天地之力恢复元气,虽然费时良久,但恢复之后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却是祸福相倚,始料未及了。

至此,杨冰儿一事算是告一段落。

岛上四人相安无事,每日里捕鱼猎兽,倒也过得逍遥快活。张、殷、谢三人更是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小无忌的身上。

既已静下了心,张翠山有鉴于谢逊那受损的心脉以及时不时发作的疯病,有心助他一臂之力,以解除他那时不时发疯的“不良习惯”。

而谢逊也是自己有苦自家知。昔年他为了报全家灭门之仇,不顾声名,东“抄”西“借”,弄了不少的武功秘笈,以期击败师父兼仇人,奈何其功力不够深厚,纵是学到了不少的奇妙功夫,却也勉强步入一流高手的行列,距离授业之师成昆,还是差了一截。岂料天意弄人之下,他偶得了屠龙刀,几经劫难,结识了张翠山等人,反倒成了他命运新的转折点。

数年前,张翠山和成比(也就是少林圆真)曾经做过一场,并趁机阴了他一把,也正是因为如此,了解了混元功的运行路线以及其特性。虽时隔数年,但专于此道的张翠山一身武学实是较之当年实是不可同日而语,一身功力直追乃师,已是一代武学宗师的修为了。他听完谢逊对自己症状的描述,又联想了一遍混元功,对于如何治疗谢逊的失心症,已是了然于胸了。

太清真气玄妙无比,以张翠山此时的功力,完全足以压制住谢逊本身的混元真气,虽然情若兄弟,但他对谢逊却毫不客气,衣袖一挥间,谢逊就呆立当场,功力的巨大差异让他在张翠山的面前失去了抗拒之力,陡然间觉得一股浑厚至极的真气从后心处传了过来,耳边听张翠山沉声道:“抱元守一,全力相抗!”

谢逊集全身的功力,仿佛不要钱一般,蜂拥着朝后心冲去,他既已知张翠山的一身功力深不可测,纵是自己尽了全力,也伤不了他分毫,一股强大的真气源源不断地注入,却都如泥牛入海,被背后张翠山所贴的掌心之力所吸走,不过他并不担心,二人长期相处之后,已然生出了默契无间的相互信任。

良久之后,谢逊已近力竭,功力泄尽。却在陡然间感到另一股较之方才更为浑厚、强大的真气从张翠山的掌心处又传了回来。流过谢逊的四肢百骸,但觉周身上下无不处不爽,传过来的真气虽是超出了自己本身的功力,却无承受不住之感,盖因经张翠山改良之后的混元功和他所练的同根同源,没有任何的排斥之故。

谢逊资质颇高,修炼混元功又是勤奋有加,已是接近大圆满之境。只是早年遭逢大变,急切间想突飞猛进,却是不符了修炼混元功的心境,因而其修成的混元功固不及成昆的深厚,其精纯度也打了个折扣,若是此时二人交手,纵是谢逊在年纪和气血上占了便宜,但败的寻个人一定不是成昆。

张翠山所返给谢逊的功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在量上也是相仿,然而却已是提纯后的混元真气了,较之谢逊原来的功力,已是精纯了太多,不仅远超谢逊的,甚至比数年前的成昆,也是强了不少,是以谢逊感受到了这股功力的威力已远胜于昔日的自己,内心深处自是对张翠山感激无限。二人如今已是过命的交情,口头上的感谢已是多余,所以他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多言。

由于只是在质上提高,在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是以谢逊此时的混元功,还是停留在原地,还未能达到大成的境界。但饶是如此,谢逊但觉浑身上下的真气运转自如,以往略有滞涩的经脉已然畅通无阻,蓦然间生出一股傲视天下的气势。他此时只要稍加练习,适应了新成的真气之后,一身的功力当可大进,突破一流高手,而进入超一流高手的崭新境界。

张翠山初创“太清诀”的时候,并未料到太清真气有融合一切真气的特性,他创功之初只是想将九阳真气和般若功以及纯阳无极功三者合一,以期能让自己的功力更上一层楼而已。而太清诀能有今时的效用,固然离不开他的刻苦钻研,触类旁通,其中更是倾注了乃师张三丰大量的心血,张三丰在数十年前就已步入了一个常人远不及的武学高度,数十年来的高处不胜寒,令他迫切想要找到一个足以与己交流心得的存在,今见自己最得竟的弟子已突破原有的桎梏,正朝着自己的方向迈进,心下自是不胜欢喜,遂倾心相授。

张翠山这个幸运儿得天独厚,又得武林第一人的恩师悉心栽培,功力想不突飞猛进都难。而且他也算争气,看个山、水也能得以顿悟,增强心境,这恐怕也是可遇而不可得的机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