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武家寨一带村里的适婚男女,仍然大都是经媒人介绍,见面,相亲,定准儿,换书,择日,择日后过大书到最后迎娶新媳妇进门。走完这些程序,即使不到民政机关领证,村里人同样视为合法夫妻;如果不走这些程序,领个证就住在一起,那么在村人和亲朋中,总被讥讽为:某某闺女是跑来的。这能让人絮叨几辈子。所以村里的人们都很看重这个婚俗的过程,没有三媒六证,婚姻大事岂是儿戏?不过随着婚姻的自由程度渐强,媒人角色是越来越被淡化。从前男女双方在彩礼等一切婚俗事宜中,都是媒人两头跑腿通过双方父母讨价还价,媒人捎话从中斡旋;现在,这些嫁娶的具体事宜,都是有男女双方自家商量,谈妥了,让媒人从中做个证明,但是在换书以及钱财来往方面都必须经媒人的手,这样是万一哪方悔婚,需要退彩礼的时候,媒人便成了证人。
吴茂林和槐树街的王苏婷,目前,他们的婚姻关系只是停留在两年前的定准儿阶段,也就是吴茂林按照当时乡间的约定俗成,通过媒人给了王苏婷500块钱;王苏婷接钱后回馈了吴茂林一套衣服,这就算两个人都没有意见,定下了亲。两年中王苏婷没有把500块钱退回来,吴茂林也没有把那套衣服送过去,这门亲就算很正常。
今天,刚好是星期六,王苏婷应该在家。吴茂林就要到槐树街王苏婷家里,正式提出过事儿的具体事宜了。这次去,吴茂林是不用动钱,这也不是第一次去丈人家了,他带了两条烟两瓶酒;提包里装了从部队驻地买的一些东西,虽然不太值钱,但是只要当地没有,人们就觉得稀罕。包里装着的,车把上挂着的,都必须是双数,娘细心地把包里那些烂七八糟的瓶瓶罐罐上标签上的重量,都督促着让吴茂林念给她听,凡是包装上尾数写着单数的,都拿了出来;当娘看到这军装不是一套,而是单件的时候,不免有些叹息。娘说:
“这件军装别拿了,不是一套!”吴茂林说:
“这是给苏婷妹妹的,不拿着,她肯定要撅着嘴赌气!”原来,回来前,吴茂林通过在师部女兵连的一个老乡,弄了一件女兵小翻领上装,这是上次回来,王苏婷的小妹妹王苏红撒娇祈求吴茂林的,十几岁的黄毛丫头很向往女兵。
娘犹豫着,手里拿着塑料袋里的女兵上衣,仍然不想放进包里。吴茂林说:
“娘!哪有那么多论道儿,都啥年代了,您还这么迷信?”
“这不是迷信,好事儿成双,图个吉利吧!这又不费事儿!”
“唉!娘,这是给她妹妹的,又不是给她的!”吴茂林给娘挤着眼睛,伸手夺来军装,放进了包里,娘也没有再从包里拿出来。
娘又给吴茂林把要带的礼物仔细检查了一遍,说:“问你爷,看还有啥不周到的!”
吴茂林嗯了一声,看着面前对着自己嘿嘿傻笑的病爹古怪地说:“儿子要给你朝家里娶媳妇了,等着抱孙子吧!”
“啥他、啥他妈的玩意儿!太、太阳从、从西边出……来!”病爹在屋门口椅子上坐在,斜阳刚好照到半个身子半个脸面,对着吴茂林傻笑着,嘴里嘟囔着只有他们家人听得懂的含糊不清的语言。
“爹!好好!你本事大大地,让太阳从西边出来!”吴茂林给病爹举了一下手,笑着倒像是行的少先队员的举手礼。
吴先生看着这整装待发的心爱的长孙,就将要成家了。孙子在部队没有混出个样子的失落感,被这喜气一扫而光。俗话说,成家立业!孙子未来的路还长,以后的命运将如何呢?不过,自私地想,自己年迈,有这样的孙子孙媳绕膝生活,一年半载,再给他吴门里添一个长重孙,还有啥比人的晚年天伦之乐让人兴奋呢?望着推车要走的孙子,吴先生突然说:
“林?!停一下,跟你丈人拿几块这个?”吴茂林疑惑地望着转身屋里的爷爷。爷爷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白生布包,说:
“这是爷自己熬制的膏药!对于颈椎胳膊腰等疼痛,虽然除不了根儿,但是止痛还的很管用的!上次赶集碰见你丈人,俺俩蹲在县城街边闲聊的时候,他说他教了多少年书,又坐了两年办公室,脖子等到处都疼痛。你告诉你丈人的用法,贴在疼痛处,能顶两天,若管用,爷熬制了从给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