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晴再次回家的时候,何志明又来了,而且神情中满是焦急。 w-w-w.-.c-o-m。
“大伯,出什么事了吗?”在书房坐下后,何晴泡了杯茶给何志明。
“我没想到现在乡政府有钱了,却比以前更加难做事。”何志明脸上有些郁色。
“这个,大伯之前难道没有考虑到吗?”何晴笑着回答,要说何志明没有心理准备,何晴是不相信的。
“我,诶,还是太自信,毕竟我是乡政府的一把手啊。”他显得有些惭愧,又有些愤怒。
“其实这也没什么,人嘛,总会有些私心,”何晴见他没什么反应,似乎在等自己说下去,“我上次不是让你调查越兴乡的教育状况的吗?”
“恩,这就是调研报告,”何志明将手中拿着的文件递给何晴,继续说道,“我没想到越兴乡的教育状况这么差,入学率不高啊,现在不是义务教育了吗。”
“那钱不就有地方花了。”何晴知道没钱烦恼,但是有钱更烦恼,因为觊觎的人太多,其中也不乏得罪不起的人。但是如果这笔钱花好了,那就是响当当的政绩。
“我也这么想,可是问题在于,这个钱要怎么花出去才好?而且一个亿啊,怎么才能花得完?”
“呦,大伯还担心钱太多花不完啊?”气氛有些紧张,所以何晴也就调侃了一下大伯,想要缓解他的紧张和忧虑。
“你知道的,这个钱有些烧手啊。”
“大伯,你觉得真正的义务教育应该是怎样地?”
“义务教育,就应该免费才对。现在的学费其实还是太高啊,还有书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也是一笔不小地开支了。”
“那如果学校什么费用都不收,你觉得一年需要多少资金来办好越兴乡地教育?”何晴用地是“办好”二字,而非“维持”。
“其实从教育局的支出中也可以看出来的,除了学杂费,乡政府还得每年给学校拨些款。**- 我们乡总共有八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高中。一年地总支出也要2000多万吧。”
“现在地教育投入占乡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何晴继续问道。
“我们越兴乡哪有什么收入了,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税收啊,罚款啊什么的,但是每年都要补贴教育局一两百万,也算是比较多了。”
“大伯,你知道在我心里义务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吗?”后世的时候,何晴看到西欧的教育制度,十分羡慕,如果自己的国家能够实行这样的教育制度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想必也是不可限量的,但是毕竟国情摆在这里,想要在全中国推广,实在不是件易事,但是何晴也是颇多怨言的,因为中国的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只有不到百分之二,这在全世界都处于低水平。所以现在既然何晴重生了,那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晴还是希望能够为自己家乡的亲人做些什么的。
“哦?你也有想法,那你说说看?”何志明显得很感兴趣。
“上学不用交钱,还提供免费的饭菜,上学家里还有补贴。”
“你这?是做梦吧……”何志明想必也是难以想象这种情况吧,但是在后世的很多国家,却的确就是这样的,甚至比这要好很多,但是何晴也知道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
“呵呵,我也觉得是啊,可是如果真的做到了这样,你觉得失学率还有会吗?”何晴知道必须动之以礼,晓之以义,不然这个计划就得胎死腹中了,虽然何晴自己也能办成这些事,但是毕竟中国是**在当家,有些事情,私人是插手不得的。
“这样做的话,一年没个5000多万下不来吧,乡政府一年的税收都没有那么多,现在卖了山有钱,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啊。”虽然何晴的描述只是短短的三句话,但是这三句话中蕴含的却是**的蓝图,何志明显然被这幅图景吸引了,但是现实情况却让他望而却步。
“所以这就牵扯到我的第二个计划了。”何晴见他纠结的神情,觉得有时候逗逗大人也是挺好玩的。
“还有后招,你真是急死我的,快说。转载[@.]”
“我们乡其实就是土地资源丰富一点,所以我觉得您上次提的计划也是可行的,当然也得稍稍有些改进。您听说过反季节蔬菜吧?”
“听说过,怎么没听说过了,过年的时候不是菜场有的卖吗,挺贵的,菜还不新鲜。”
“那就对了,您觉得如果把越兴乡建设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菜篮子怎么样?”
“那当然是好,可是这也不是想干就能干成的啊。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情的,人多地少,是精根细作才保证的高产量,但是基本还是自给自足,你说的可能实施不了。”
“所以才需要乡政府做些工作啊,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现在都分给了农民耕作,所以现在土地的使用权还是在农民手里,如果有少部分的农民将别人的土地承包过来一起耕作,然后实现机械化生产,你觉得可行吗?”
“这样做,不违反国家政策吗?”何志明显得很是犹豫,从政的人就是这样,始终是走在党规划的范围之内,如果稍稍越雷池半步,那么他的政治生命估计也走到了尽头。何志明能够这么有觉悟,何晴还算比较安慰。
“大伯,我说的是农民之间自己转让承包,这怎么会和国家政策抵触呢?”
“就算政策不违反了,可是农民哪有钱呢?这农用机械,可都不便宜,一台收割机就要一两万。”
“诶,大伯,你还真是不知变通啊,可以乡政府担保贷款啊。”
“乡政府担保贷款?亏你想得出来,这农民最后还不出,岂不是要乡政府来背这笔账,这可不是小数目。”何志明显然是持反对意见的。这也在何晴的猜想之中,毕竟政府为农民担保贷款,还没有这种先例。
“你们啊,就是小农思想太严重,这个世界又不都是坏人,怎么不往好处想呢?将来农民富了,奔小康了,难道会不还?”
“那也得赚钱才行,你也知道,每年乡政府让种的那些东西,都不好卖啊,哪有人是赚钱的?”大伯他们家也是深受其害,所以说起来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那是因为政府不懂经济,盲目领导的缘故,”何晴见大伯似乎是想要反驳些什么,赶紧接着说,“大伯,我不是说你,毕竟你是新上任,以前的债也不用你来背。只是你自己难道不这么觉得吗?每年都是大规模种植,这本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大家都种同一种东西,东西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而且越兴乡交通也不便利,也拿不到外地市场去销售,自产自销的有什么出路?”
“那照你这么说,就算实行了你的方案,还是不行啊?”
“所以这就是乡政府要干的第三件事——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吧,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了,当然得赶紧的了。”
“恩,你说的是,我本来考虑的也是应该拿来修路。”
“还有,既然产品有了,物流解决了,那还是不是差一个市场?”何晴准备继续引导。
“市场?什么市场?”
“建一个大型的专业化蔬菜批发市场。”
“恩,我觉得很有必要,而且不仅建蔬菜批发市场,咱们还可以建其他的。”大伯显得踌躇满志。
“大伯,你也知道越兴乡缺乏资源,在路修起来以前千万不要冒进啊,一步错就步步错!”
“你说的是,我想远了。”何志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到现在为止,似乎一直是何晴在给自己出主意,而自己却像个小学生在听课一样,这感觉,咋这么奇怪呢?
“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先带领农民富裕起来,农民富裕起来了,那越兴乡的市场才能发展,这样税收也会增加,最后用来反哺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那劳动力素质也会随之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啊!”何志明做了最后总结。
“恩,的确是如此,大伯,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看你。”何晴笑着回答。
“你个小滑头,我是你的长辈,一点规矩都没有,不过,你是怎么相处这些主意的?”何志明心里有了底,心情也轻松了很多,便起身走过去摸了摸何晴的头。
“等等,找你说的这么干的话,那钱可是需要不少的啊,要振兴教育,要引导种植业,要建市场,还要修路,那这一亿还够吗?”何志明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就顺便提出来。
“当然是不够的!”何晴心想,一亿能够干这么多事情吗?那是异想天开吧。
“你,真是气死我了,说了这么多,原来没用啊!”何志明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谁说的,大伯,你忘了还有晴晴啊,有我在,资金难道还是问题吗?”何晴赶紧充当灭火器灭火。
“呵呵……你说话可要算数,但是这几个方案,你哪个能够参一脚?没利益的事情,你个小滑头可是不会干的。”
“大伯,你就这么想我啊,我可是挺善良的人啊,”何晴笑笑,继续说道,“如果我的钱都用来做慈善了,那么也是有用尽的一天,但是如果我不断创造利润,那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别拐弯抹角了,直说吧。”
“其他的其实我也不好参与的,就是建市场我觉得还行,市场由中正集团出资建设和管理,乡政府出土地,就当是公私合营吧,具体的您可以跟中正集团的总裁陈云峰去谈,我会跟他打声招呼。”以何晴后世的眼光看来,建市场可是很赚钱的,当然还有商场,这个,等到以后再说吧。
“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可以拿回去给专家们再探讨探讨。”何志明显得有些志得意满了。
“恩,舆论也要好好利用,这个肯定不用我教你了,是吧。”
“这个还用你说的话,我这个乡长就让给你当算了。”
*******************************************************************************
风华想冲新人榜,所以看文的亲们给个票票和收藏吧,如果上榜的话,今天二更送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