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岭翠微居云壑
作者:七弦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62

苍松叟所住的云壑居,距离梅溪草堂与劲节斋还要有一段距离,就在此地山岭的南坡之上,苍翠萦峦,最是朴实无华。.如果不是森森庭院中置放的棋案琴坪,为这里点染了古色与雅意,此处倒更似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

终南三隐中年纪最大的就是苍松叟了,他与逸竹子、野梅居士虽兄弟相称,实则比野梅居士要年长二十有余。与两兄弟不同,苍松叟其实家中妻子俱全,至于为什么会归隐于此其由不详。

……

逸竹子、野梅居士带着李少昕父子二人走进云壑居的时候,庭院中一位青衫老者与一名白衣文士对弈而坐,旁边三个少年人立旁观望,正在轻声讨论评说着,想是棋局方罢,两人正在覆盘。

青衫老者自是苍松叟无疑了,坐于对面与他对弈的这位李青筠却也认识,乃是曾在九曲巷绛云楼遇到过的——长安风流名士、诗才大家杜子华!边上的三位少年中有一位更是旧识,正是不久前向他借取书帖后行掉包之举、并在韩公寿诞陷害于他的琅琊王湛王守真!

迅速扫视了一周,李青筠的目光并没有在王湛身上停留,而是落在了立于他身旁的一位玄衣少年身上。

玄衣少年身形颀长挺拔,沉稳从容地站在那里,令人不由想起一个词——不动如山!他的模样也不甚俊美,然这份巍峨的气度完全压过了旁边仪表翩翩的王湛!

此为何人?竟有如此风采!李青筠不由心中暗赞一声。

庭院中的几人听到动静,均回身望了过来,而那名玄衣少年的目光也瞬间落在了李青筠的身上!

两个少年相互对视,目光中不乏惊叹、赞赏,更有警惕、探寻,似火花迸撞!

少顷,玄衣少年眼中笑意冉然浮现。

李青筠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衣着实有几分狼狈。他与李少昕来时路上因道路遇阻,不得不临时搭桥,虽说有护卫办事,然因人力不足,他和李少昕也不得不亲自动手,两人此刻身上均还沾着泥污。先时也不觉得有异,可是甫遇眼前卓然不群的少年,不免起了几分好胜之心,方才觉察到此时的不堪……

李青筠无奈地耸了耸肩膀,眼光朝王湛瞄了一眼,又向着玄衣少年自嘲地一笑。

玄衣少年眼中笑意愈浓,冷峻的唇角平添了几分温意。

不知怎地,虽说是初次见面,李青筠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

“大哥,来瞧瞧我才画的这幅白梅!”

几个人的到来打断了苍松叟与杜子华的覆盘,野梅居士献宝似的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众人,自然引发了一番惊叹连连!

待场面稍微平歇的时候,逸竹子开始为大家相互进行介绍。

原来,这位玄衣少年乃是冀州常山裴氏的嫡系子弟,裴家也是中原门阀世家,位列当今天下八大豪门,其以军功立世,单论其赫赫声名及在中原的地位,尤在李氏之上。玄衣少年其名裴峻崧,年龄与李青筠相仿,如今也在凤栖书院就学,因其才到长安不久,故而与李青筠此前尚未谋面。今日他与王湛一同至此拜访终南三子,想必也是冲了这四舆学子而来!

听到裴峻崧的名字,李青筠不由想起自己为门下的那个小武起的大名,颇有名不副实之感。惟此人这等风姿人品,方称得上“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吧!

另外一位没有见过的少年是跟随杜子华前来的,乃是兖州昌邑杜氏子弟、杜子华的堂弟。其名杜琦润,字子瑜,也是凤栖书院的学子,此来其意不言自明。

一番介绍后,杜子华首先笑道:“早知道亦筠小兄弟也得了此次书院的举荐,今趟我就不来了,比起少年俊彦的九曲公子,子瑜可还差得远哪!”

李青筠忙谦逊以辞,又偷看了一眼李少昕,他对这九曲公子的名号实觉脸红,更何况此时是在李少昕的面前。

李少昕面色并无异常,而杜子华口中的杜子瑜目中却闪过不悦之色。

对杜子瑜的反应李青筠虽看在眼里,却不以为意。少年人年轻气盛,自不轻易服人,况且杜子华如此说法,也多半为谦逊之词,杜子瑜既得了书院的举荐,自有其过人之处。

李青筠虽与杜子华脾气相投,其实不大可能与杜子华成为挚交,这就是家族方面的原因了。

兖州昌邑杜氏也是豪门世家,只是近年来有些没落,年轻子弟青黄不接,而杜子华这样有才华的名士又无心仕宦,因此这些年来杜氏实少了几分豪门巨室的架式。与杜氏地位相当的就是李青筠的母族崔氏了,崔氏也是几百年的世家,近年来又经营敛财有道,重新进入了巨室门阀之列。可惜最近几年崔氏又逐渐有些衰落,这两个实力在豪门中较弱的世家,这些年明争暗斗不止,争的就是这第八大豪门的席位,以期获得更多在朝政中的话语权。

李氏既和崔氏互为姻亲、成结盟之势,与杜氏之间自然是对立一方,在这种家族利益的冲突下,纵使杜子华超然于外,也不可能与李青筠建立深厚的友谊。

*********************************************************

一番寒暄过后,自然转入了正题。

众人都是为了这四舆学子而来,自须有个说法。

苍松叟笑道:“这些年老朽兄弟三人幽居山中,早就不大参与长安文士间的集会,今日几位竟同时来此偏壤乡野之地,过些时日咱们兄弟三人少不得还要到长安走一遭,厚着脸皮推介一二,也不知长安的士人们还给不给咱们的面子!”

众人自然笑着应和,均言道终南三隐在士林中威望更隆、尤甚往昔云云。

苍松叟接着说道:“这里的几位少年俊杰俱是系出名门,又得凤栖书院师长举荐,自然是人中龙凤!今日来的又都是好朋友,如此却令老朽兄弟三人为难了!”

杜子华率先笑道:“有何为难,既是四舆学子之争,自以才艺相较!此处风雅之地,舞刀弄剑也就算了,我看不若今日便行个小文会如何?说起来我个弟弟可比不得这两位小兄弟,此番也就是凑个场子,省得他整日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有多了不起!”

杜子喻勉强笑笑,目中却跃跃欲试,显然对堂兄的说辞大为不满。

这个也在情理之中,杜氏近年来人才凋零,杜子喻虽非家中嫡系,却自幼聪颖好学,佼佼于同辈中人,俨然成为杜家中兴的希望,倍受家中长辈宠爱关照,自然眼高于顶,自负得很了。

其余几人忙谦逊不已。

王湛此时含笑言道:“晚辈今日此来原是奉了家中长辈之命,前来拜访三位先生,不想竟适逢其会,不胜荣幸!适才有幸亲睹野梅先生妙手新成、可堪传世之佳作,湛亦是不胜向往!是以晚辈有个提议,不若就请这三位同窗效仿前辈之举,也以诗画相较若何?”

三人中其实真正以画作见长的是杜子喻,裴峻崧的诗作大约可以略胜一筹,李青筠胜在学识渊博、涉猎广泛。

王湛的这一提议自然有他的心思,他自己是琅琊王氏的候选继承人,故而没有得到书院的举荐,于是他带了常山裴峻崧过来,冀州常山裴氏与琅琊王氏素来交好,能够助他取得四舆学子的身分自是最佳,就得不到也宁可便宜了杜子瑜。

野梅居士听到这个提议最是心喜,当即表示赞同。

其他人等自也没有提出异议,于是苍松叟着童子摆开画案,三人以诗画当场较技,题目便以这终南山中所见随感即兴而作。

苍松叟笑道:“只是随意抒怀,也不必有那许多规矩,几位少年才俊,不知哪位为先啊?”

杜子喻首先站了出来,“晚辈鄙陋之才,就先抛砖引玉吧!”他说的是谦逊之辞,却闪耀着志在必得的目光。

……

杜子喻画的是一幅水墨淡色的山居图,峰峦叠嶂,正是这终南山中胜景,松柏丛竹,交相掩映,一条山间小径,曲折萦然,半山迥揽之中,竹篱茅舍缀于其间。不远处一位老翁盘坐幽石,独钓清溪……

画作题诗:

“劲节斋里逍遥影,

梅溪堂前自在香。

南岭翠微居云壑,

兴来垂钓碧波傍。”

逸竹子等人看得连连点头,整个画作物象清晰,层次分明,尽显山间隐逸之真趣。这首题诗也比较取巧,将终南三隐的居所写入其间,掩盖了其在诗作方面本来的不足,画作与诗文相得益彰,清逸脱俗。

杜子喻回看了李青筠一眼,目光中隐有得色。

李少昕抿了抿嘴,也忧虑地看了看李青筠,却并没有说话。

杜子喻的这幅画可说是把意境写尽了,想要在此之上别出新意可不容易,况且李青筠一向不以画作见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