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城里最大的书画商非张三痴莫属。自古商人重利轻义,一直教人看不起,士农工商,商人往往排在最末等。但张三痴却是另类,他痴爱书画,也爱结交朋友。他的朋友三教九流,多而杂,谁有事找他帮忙,他往往义不容辞。
萧秉最近就有求于他,要他将月儿安排在他的博古斋里。
萧秉在回程的途中,突然询问月儿的身世。月儿始料不及,慌乱之中瞎编了一个身世。称自己的父亲乃教书先生,他们到凉州寻亲投靠,不料亲人没找到,却遇上歹徒。他们将她的父亲杀了,把她卖到妓院。那莫王子的属下将她买下,她不愿受辱,乘他们看管不严逃出来,就碰到恩公。尽管故事是编的,但想到自己确实是受尽劫难,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留了下来。
萧秉问月儿今后的打算,她茫然不知该往何处去。
萧秉无奈,自己一个逍遥游侠,何时给自己加了这套枷锁。
他问月儿有什么技艺。月儿说只是略懂书画。
事实证明月儿对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
月儿留在博古斋后,平日里不出门,白天在楼下当值,晚上住在博古斋的楼上。
博古斋名声在外,前来购画卖画的顾客很多。张三痴请的鉴定家赵孟古有几十年的经验。月儿只够格站在旁边打打下手。
这天,赵孟古临时有要事,走时吩咐月儿:如果有客户上门,请他们另约时间过来。
赵孟古刚走,一对争得面红耳赤的人推搡着,来到博古斋。他们急着叫赵先生看看他们手中的画。他们中的一人看来是卖主,因为买主吃不准他手中的画到底是不是真迹,迟迟不下定。他急得只好拉买主到博古斋
月儿对他们抱歉地说,今日博古斋里没人,请先生改天过来。
那卖主对月儿眼一瞪,说你不是人吗?开门做生意的哪有拒客的道理。说完,他将画轴递给月儿。
月儿无奈,只好接过来。她轻轻展开画轴仔细端详:只见远处,山峦叠嶂,烟雾翻滚,秋意正浓。近处七株高耸的杂树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树下书生在画面上显得极为渺小,反衬出青山的巍峨,丛林的峻拔,书生姿态生动自然,勾画简练,颇具逸致,溪边芦苇数丛,亦有风吹草动之态。
月儿看完画,心中已经有了底气,然后,她再仔细看装裱,落款。
“这是一幅仿李道涵的画作。”月儿一语惊人,那位卖主接受不了这个结果,脸青一阵白一阵的,大叫:“你个小姑娘懂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