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作者:贝筠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85

月儿气定神闲,语气肯定地说:“李道涵的画作大写意,挥洒大气,恣意泼墨,而此幅作品线条勾勒清晰,缺少那一股豪气。”卖主还想强辩,月儿紧接着说:“这幅仿作用的尽管是金粟山藏经纸,但装裱的材料与其年代不符,故可以断定是仿李道涵的伪作。”

卖主犹未相信,第二日,博古斋刚开门,他携着画轴就闯了进来。赵先生仔细看了,也认为是一幅仿作,而且仿的人笔力非凡,几可乱真。

卖主垂头丧气地离去。目送画主离去后,赵先生回首惊异地问月儿:“这幅画我再三端详才看出破绽,不知姑娘昨日如何断定它的真伪?”

月儿低着头,红着脸,嚅动着嘴唇,好半天才道:“这幅画作是我的拙笔。昔日觉得李道涵的画作大气,就想用另一种风格将它的神韵表现出来,不曾想竟然被当作李道涵的画作,让人耻笑了。”

冷寒是江南富豪,家中收藏大量的名人书画。月儿在绘画上有天分,闲时常常临摹各路画家的名画,颇有心得。这幅作品就是往日闲暇之作,不曾想会给他人有可乘之机。

赵先生闻言更加惊异:“姑娘此言差矣。姑娘的绘画天赋让老朽也自愧不如。从今往后你不用端茶倒水,我收你为徒,教你鉴定画作如何?”

月儿大喜,急忙朝赵先生行大礼。

张三痴听闻此事,当即拿出李道涵的另一幅作品叫月儿临摹。月儿不慌不忙,先通览全貌,再下笔。不一会,一张惟妙惟肖的李道涵作品在她的笔下诞生了。

张三痴激动不已,他没想到月儿绘画功力如此深厚。

自此,时常有人拿画作到博古斋叫月儿临摹。

一日,月儿在里屋专心作画,隐隐听到外屋有女子的哭声。月儿心里好奇,究竟何事,让这位女子在博古斋里哭泣。

月儿走出房门,一个女子手握一卷画轴,低头啜泣。月儿见那女子眼熟,不免又多看她两眼,那女子见来人一直盯着她看,也看过去,两人顿时惊喜万分,“巧儿。”“月儿。”“你怎么在这?”两人齐齐问出,又觉得好笑,不由轻笑出声。

巧儿一向开朗,少有烦恼的事情,更何况是流涕。月儿焦急地问巧儿,出了什么事,巧儿不肯说。

月儿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好,就说,姐姐是不是觉得妹妹不可信任,所以才执意不肯相告。

巧儿见月儿为自己着急,感动万分。一五一十将事情告诉月儿。

书房里共事的姐妹春兰家里出了事,她获了假。一时找不到可顶替的人,就将巧儿派过去,说是临时在那十数天,春兰就返还。本想这些天公子在外边的事务多,书房里呆的时间短,顶替十数日不妨事。没想到,就在这短短的十数日里出事了。

巧儿说到这,又忍不住抽泣。月儿揽住巧儿的肩膀,轻轻拍打安慰她。巧儿好不容易停止抽泣,继续往下说。

今日,我整理书房,擦拭书案。公子将一幅画留在书案上,我一时没有留意,将书案上的茶杯碰倒,茶水泼到那幅画上,把那幅画给毁了。那幅画可是公子的心爱之物,想来公子是不会轻易饶恕我的。

巧儿说完,再一次失声痛哭。

赵先生走过来说:“我看过这幅画,水渍浸湿严重,毁得无法复原,连临摹都不可能。这位姑娘叫我想办法,我看就是神仙也无能为力啊。姑娘,哭没用,你还是早些回去,向主人家承认错误,求得原谅,如此才是解决之道。”

“公子治下甚严,我恐怕不能留在园里啦。”巧儿忧心忡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