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里济济一堂,在群臣的山呼声中,武则天从群臣丛中穿过。
武则天一面走一面问:裴相国,下去均田的都回来了?
裴炎:禀太后,都回来了。
武则天:下面情形如何?
武承嗣插话说:禀太后,三河县令姚元之潜逃。
听了这话,武则天问:潜逃总得有个因由,不会无缘无故地潜逃吧?说着她已走上殿台坐下。
武承嗣恶人先告状,他装出一副愤慨的样子说:朝庭均田是无偿地将田地分给百姓,他却勾结地主,将田地卖给百姓,得了一大笔银子,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武则天并不相信,她说 :姚元之这个人哀家是知道的。从他的奏章上看,他是个胸有大志,立志为民的县令,如何能携款潜逃呢?
武承嗣辩白着说:知人知面难知心啊,臣讲的句句是实,决无虚言。
武则天心里一定说:既是如此,一定将其捉拿归案。宋?。
宋?:臣在。
武则天:速将姚元之揖拿归案!
宋?:臣遵旨!
狄仁杰上前一步说:慢着。
武则天:狄爱卿,你有何言?
狄仁杰瞄了一眼武承嗣说:三河县丞送来了姚元之的一封亲笔信,信上所言与武大人所言截然不同。太后请御览。
武则天:呈上来。
狄仁杰:遵旨。
武则天看着来信问:狄爱卿,此信是三河县丞送来的?
狄仁杰:正是。
武则天疑惑地问:他送信时不会没留下什么话吧?
狄仁杰佩服地笑着说:太后英明,他说,姚县令并非潜逃,而是被软禁在江员外家里。
武承嗣一听,顿时乱了方寸。他想开口说话,又觉不妥。只好静下心来,静观事态的发展。
武则天:宋?。
宋?:臣在。
武则天:速到江员外家将姚元之押往京师,不可耽搁!
宋?:遵旨!
此时,武承嗣心慌意乱,大汗淋漓,他在心里想,这下把事情闹大了,想着想着,他更显得局促不安。
武则天看了武承嗣一眼,心里有了底,她轻松地说:一桩潜逃大案,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破了,姚元之进京,来个当面对质,看那些捣鬼之人如何答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