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家地方不大,却整理得十分整洁,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书香气。胡老师正和儿子在阳台在谈笑风生,见梅琮佳他们进屋,胡老师的儿子赶紧迎了出来。
胡老师坐在一把椅子上,他手拿着一本书,回头往客厅里望了望,看到梅琮佳笑了,琮佳,来,我正想找你聊聊呢!
看来,老头精神不错,梅琮佳满脸盈笑来到阳台上。
胡信楠把手里的书递给梅琮佳,说,来看看!这是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我都看了十几遍了的书,虽然称不上正史,却把东坡先生文人的气质展露无疑了!
房菁菁做了个鬼脸,说,您和他很像,是琮佳说的。
胡老师笑了,没有否认,也没表示同意,他回过头去喊他的儿子,胡泽,你去准备午饭吧,你不在的那些日子都亏了这些孩子,今天得好好的招待他们了!我想和梅琮佳聊聊!
房菁菁说,胡老师你就只喜欢苏东坡啊?都聊了好几节课了,还没聊够?
梅琮佳说,老师最喜欢苏东坡,不是只喜欢苏东坡,对吗,老师?
菁菁撇撇嘴,哎,都死了好几百年的人了,喜欢又有什么用哦!
梅琮佳:老师喜欢的是苏东坡的文化性格,不单单是苏东坡其人!
胡老师得意地说,中国古典文化无非就是受儒家,道家及佛教的影响最深,它们都关心人的灵性问题,这些可敬的思想系统是关于宇宙及人生哲学的见解,我想也就一个苏东坡,过的是儒家的生活,却写了渗透着道家见解的佛教诗!像他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具有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老师,我觉得白居易和他有点像!”梅琮佳说。
“这……我倒没有发觉!你还喜欢白居易?”
“呵呵,谈不上喜欢!我只是感觉,说不好,老师您别在意,您接着说。”
“我们几乎都知道苏东坡悼念他亡妻王弗的那首《江城子》,它让我们感觉到文人的感伤,其实唐以后很多文人都含着孤零消极的悲伤,描写闺怨,弃妇,那种吟咏离愁别恨,夕阳雨夜,烛泪风悲,玉容憔悴,揽镜自伤的诗歌很多,但是苏东坡的涕泪惨愁与孤寂相糅合,一点都不造作,我每当看到那首词,我都能想起胡泽的妈妈!”
梅琮佳和房菁菁都静默了。
“可是你们可能不知道,苏东坡的诗词里面,将文化融合的最好的实例不是这首《江城子》,而是写给他的侍妾朝云的诗。苏东坡六十岁的时候过的是被流放的生活,朝云自愿随行,她是个佛教徒,苏东坡赞美她像个维摩天女!”
“是怎么样的诗啊?”梅琮佳问。
胡老师站起来,虽然他的身体还是虚弱,声情并貌地吟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