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围而不攻,史天泽活捉李?(2)
作者:胡善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35

但他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不无忧虑地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毕竟,李?父子已经在山东经营三四十年了,而且这次他们又联络宋朝,献上涟、海二州,我想宋一定会派兵北上,那时我们将面临三面作战,计将安出?”

姚枢说道:“皇上不必担心,就因为他摇摆不定的性格,宋朝也不会完全相信他。你想,他的父亲被宋所杀,而且他也一直与宋作战,宋国能那么轻易相信他吗?虽然他献了两座城池作为投靠的筹码,但是,南宋朝廷不会与他有实质上的联合,至多也就是赏个有名无实的头衔,装装样子而已。至于出兵,一方面我南线有大批军队驻守,另一方面,南宋政治**,贾似道当权误国,又与我们签有秘密协约,他绝不会无端挑起战端,打乱他享受的计划的。至于山东境内,臣下以为更不足为患,如果李?父子能像皇上一样爱民如子,体恤奉公,也许在紧要的关头,百姓能为之死。然而,他们在山东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们平日只知鱼肉百姓,搜刮钱财,弄得民不聊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从不知体恤百姓疾苦,百姓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听说百姓看到李?谋反,都结寨自保,甚至逃离家园,逃进深山老林,避之唯恐不及,怎能与他共事?况且自皇上经略中原以来,山东百姓才免受兵祸之苦,刚刚过上安居乐业的小日子,他们饱受过战争之苦,希望平平安安过日子,他们又怎能去响应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贼寇呢?”

忽必烈放下心来,于是便问道:“那李?为何起兵?“”

姚枢说:“利令智昏而已!”

“下一步他们将何去何从?”忽必烈问道。

“李?进攻我大元帝国,臣以为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上策是从水路进攻我燕京,占据居庸关,切断我军南退后路,扼住我们的咽喉。我军便陷入阿里不哥和他的包围之中,进退不能。这势必引起人心惶惶,造成混乱,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忽必烈觉得有道理,问:“那中策呢?”

姚枢说:“中策是不进攻我们,而是与宋朝联盟,固守自己的地盘,并多路出兵袭扰我边地,使我蒙古大军忙于奔救,疲于应付,尚能自保。”

忽必烈又问:“下策是什么?”

姚枢说:“下策就是,他起事后,向北攻击,等待各地声援响应。”

忽必烈问:“为什么?”

姚枢接着说:“他要进攻,必定要先拿下济南府,并在此等待各部声援。而济南坐落于盆地之中,属于弹丸之地,李?有五六万人马,一旦被我大军围困,便外无响应,内乏供应,不被剿灭,又怎么可能呢?”

忽必烈问:“依你之见,李?会选择哪条路?”

姚枢鄙夷地说:“李?狂妄自大,好大喜功,再加上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属于那种野心大、本事小、目光短浅的鄙陋之徒。所以,臣下以为他必取下策。”

忽必烈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依你看当派哪位将军前去是好?”

姚枢献计说:“右丞相史天泽谋略过人,可堪大任。”

忽必烈这次不想全部依赖汉人,毕竟这是平定汉人的叛乱,谁又能保证他们不联合呢?想到这儿,他就说道:“好,那就让史天泽前往,会同亲王合必赤和兀良合台之子阿术统领山东、河北、河南诸路兵马前去征剿吧。史天泽谋略过人,合必赤和阿术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将,一文一武,相互配合,李?小儿必败无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