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大舅奶奶的骚事(2)
大地市秀水区地方燃气供应公司副经理梅四至的大舅奶奶不是别人,正是梅四至参军时在部队食堂恩怨相加的女战友,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山东沂蒙老乡梅浪花……
梅浪花在部队是优秀标兵,蒸馒头的手艺技术在全师赫赫排在第一位。要不是吃了梅四至的挂落,受了梅四至的株连,梅浪花的青春前景早已是光明灿烂,曙光初现!
从部队复员转业后,梅四至怀着一种赎罪的心情,一路陪伴梅浪花回到山东沂蒙山老家后两人才依依含泪惜别。
在沂蒙老家务农的日子里,梅浪花寂寞时,常常一个人坐在沂蒙山的山顶上,两只大眼睛望着远处的溪流峡谷发呆,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是那么的索然无味。
在田间地头,在村边的打谷场上,梅浪花的脑海里时常闪现出梅四至大大咧咧混不吝的身影。夜深人静的时候,梅浪花从睡梦中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在不眠中,梅浪花放电影一般地回忆起和梅四至在部队炊事班里的快乐时光。
改革开放的春风乍起,卷起了一股股农民进城的打工潮。梅浪花和村子里几个要好的姐妹们一块儿,将几件随身穿戴的衣服和几件随手使用的家什用花头巾一卷,卷成一个小包裹往胳肢窝里一夹,然后带好自己的身份证,跟爹娘讨些零花车票路费钱,成帮结伙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沂蒙山火车站。
几经碾转,一块儿出来的姐妹们早已各奔东西,有了重新谋生的落脚之地。到后来,只剩下了梅浪花单身孑影孤零零的一个人。
天无绝人之路。在岁月星辰的指引下,梅浪花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大地市秀水区……从大街上一个拾破烂的老太太嘴里,梅浪花打听到了梅四至的下落,然后依靠两名走街串巷“焊洋铁壶”“锯锅锯碗锯大缸”耍手艺师傅的带路,梅浪花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城乡结合部驴马屯村梅四至家的院子。
中午时分,两缕秋阳斜照着梅四至家红砖青瓦的房顶,梅浪花坐在离梅四至家不远处的土坡上,冲着梅四至家的方向唱起了在部队营房旁边和梅四至一起唱过的“十字路之歌”;
“在那人生的旅途,难免徘徊十字路,哪一条路就通向痛苦,哪一条路就通向幸福……”歌声委婉凄凉,歌声如泣如诉,歌声穿过梅四至家的窗户缝,歌声飘进了梅四至手上的饭碗里。
“这是谁唱的歌呢?这歌声咋这么地耳熟呢?”歌声唤起了梅四至对如烟往事的回忆;“不行,我得出去看看是谁唱的?”
梅四至端着饭碗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寻着歌声望去,梅四至看到屋子后面不远处的土坡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一阵拂面的秋风掠过,吹乱了农村妇女头上的乌黑长发,吹起了她上衣的一角花衣襟……
看到有人跑过来,梅浪花丝毫没有理会,她继续沉浸在对历史歌声的追忆里,陶醉在军旅生涯中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当你听完了这些故事,就会选择自己的路,愿你踏着静静的脚步,寻找幸福的归宿……”
“梅浪花!”梅四至端着饭碗跑了过来。
“小梅子,梅四至!”梅浪花听到梅四至的喊声,先是一怔,随后“噌”地一下从小土坡上站了起来,张开双臂,朝着土坡下面的梅四至扑了过去……
这会儿,梅四至像一头小儿马蛋子一样,撒着欢儿地从小土坡的下面往小土坡的上面跑,梅浪花像遇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玩着命地从小土坡的上面往小土坡的下面奔……
小土坡不大,距离也不算太远,梅四至和梅浪花俩个人同时在小土坡的半腰上停住了脚步,俩个人木头棍子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面对面的愣了好半天。
“啪嚓!”梅四至再也忍不住了,他把手里的饭碗使劲地往地上一摔,饭碗顿时碎了八瓣儿。梅四至张开双臂把梅浪花紧紧地抱在了怀里,他一边用手拍打着梅浪花的后背,一边张开大嘴叉子咧?咧?起来;“梅浪花,你是咋找到这里来的?”
梅浪花把头依偎在梅四至宽厚温暖的怀抱里,在抽抽泣泣中,她那秀美的脸蛋上挂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似珍珠玛瑙般的泪珠。
梅四至看到梅浪花没有回答自己的问话,他此时也不知道到底该问什么好了。“梅浪花,你吃饭了吗?”梅四至又憋出了一句。
梅浪花还是没有回答,她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
“你看我这注了水的猪脑袋,真他娘的一个笨!”梅四至一边骂着自己的娘,一边松开了梅浪花,然后抬起手来使劲地拍打了几下自己的大扁脑袋;“梅浪花,你在这里等着,我先回家去骑辆自行车,带你去找个小饭馆吃点饭!”
……梅四至骑着家里边的那辆“红旗牌”二八加重自行车,后货架上面捎着梅浪花,沿着潮白河边去找小饭馆。梅四至心想;“带着梅浪花去吃饭的小饭馆最好离家门口远一点,忒近了碰上老街旧坊的熟人可不太好!”
“人心隔肚皮,舌头不是东西,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梅四至心里边乱七八糟地瞎想着,身子左一晃悠右一摇摆地把“红旗牌”二八加重自行车骑得飞快。
也不知是河边的道路不平坦呢,还是这辆破自行车该扔该撇该换钱了,反证梅四至骑着这辆破自行车挺闹心的,全车除了铃铛不响以外,“叮了咣当”的哪全响。
……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横跨河面的简易小木桥。梅四至慢慢将自行车减了速,准备停下来。还没等自行车停稳,梅浪花腰身一闪,早已手脚麻利地从自行车的后货架上面跳了下来。
小木桥的西面是一片小树林。梅四至和梅浪花一起举目向小树林内观望……在丛林绿荫的掩盖下,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几间小房屋,正中间房屋的屋檐下,镶嵌着一块儿招牌幌子,招牌幌子上面黄底黑字《孙二娘酒家》。
看到《孙二娘酒家》的招牌幌子,梅四至和梅浪花俩个人不由得后脊背上“嗖嗖“的往出冒凉气,俩个人不寒而栗!
孙二娘,是《水浒传》水泊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的婆娘,绰号“母夜叉”。“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两口子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种菜施的底肥是贪官恶霸家女人的五脏六腑,蒸包子用的是地痞恶棍家爹娘的人肉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