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老虽说已经是八十六、七的高龄老人了,但因为是军人出身,养成的习惯总无法改变得了,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锻炼着,运动是活力之本,所以腿脚仍然相当灵便,等到段小波、杨天进了门,发现矍铄适意的老人竟然正拎着瓶子慢慢地给阳台上的花浇水,这哪里象个八十来岁高龄的人?而且北京的晚夏下,老人也无法耐住仍是毒热的阳光,随便穿了件薄薄的外衣,竟自显出分外的精神来。
段小波连忙上前说,让我们来,并埋怨在家的小阿姨不懂事。老人摆了摆手,笑着说是我让她休息的,可知这也是一种锻炼方式呢。
于是两人笑着把老人让了坐下。
来时,段小波和杨天就商量好,考虑到杨天更能言善辩,思维缜密,两人定好了说服方式,就是由杨天出头,向老人说明其中原委和利害关系,并请求允许他们的请求。于是等到雇来的小姑娘端上茶,待老人坐定后,杨天绕山绕水问候了一通老人的近况,又看似杂乱地同老人聊些人情世故、天文地理、社会新闻,方才慢慢转入正题,旁边的段小波原非冒冒失失之人,此时也已经显出了如坐针毡的模样。
杨天心内明白,此时才诚恳地对着老人说,老伯,这些年你们带着小杰独自在北京生活真是不易,尚总这个人总有着自己的追求,实在给家里带来许多的麻烦了。
尚老放下手中的杯子,将一双慈爱的眼睛看了他们两人,笑笑说,年轻人都这样,不过我也是十分赞成的,没有理想和追求,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还有什么指望啊?
杨天惟恐惹起老人的伤怀,字斟句酌地小心说,现在不幸的是尚总突然发生这种变故,说实话,老伯,是我们没有照顾好尚总,让您们承受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请老伯和伯母重重责罚我们,这样我们的心里会好受些。
说完,两人几乎都泪眼婆娑,真诚地望着尚老伯。
老人听得,虽然心如刀绞,此时却换成了一种凝重而沉稳的形象,缓缓地站了起来,轻轻用手拍了拍杨天的肩说,天下哪有父母不牵挂、不爱怜自己孩子的道理?但是人间一切事的结果,总有它的理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果。人们习惯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和这个意思也非常相近。中国的儒家教育我们说,要安于天命,但是仁杰这孩子,生性好强,人呀,怎么使性可能都成,但万万不要和命斗啊。当初他离婚,我和他母亲都是十分反对的,可是事情走到那样的境况,也怪不了谁,如果换了民间迷信的说法,这真就是命呢!这样的话,放在我们那个年代,即使我们这些老头子都是不敢说的,说来也是,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很好,但是管制也极其严格,越是领导干部越是小心翼翼,因为告密成风啊,大家整天都这样,怕群众,怕下级,怕单位的同事,整天夹着尾巴,不敢乱说乱动,当然现在好了,你们是赶上好时代啊。
之后老人歇了口气,叹着继续说,而后面仁杰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争强好胜地非要去搞什么下海经商,我们就觉得十分不能安生,隐隐觉得将要出什么事情。虽然说这种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大家富起来,但是真的是需要我们人人都要去赚大把大把的钱,才说明我们发展吗?要知道,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事情这样多,要处理的矛盾这样复杂,都去经商了,都去赚钱了,这些事情都留给谁做呢?但是他不听,唉,也是,他们之所以离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钱的关系。人人都说钱是好东西,但是也要知道“为钱好,也为钱恼”呢,我常常劝他,说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一饱三倒吗?你还要图什么呢?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啊,往往眼高手低,什么都要做,什么都想图,确实人是需要一种追求的,但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就是唯一的途径吗?是的,人的一生短暂得很,在当下虚浮和轻狂的背景下,大家都以为自己生下来,就是为了一种比别人更有价值的收获而来,却不知,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人和人的命运,或者贡献价值都不会相差太多,珍爱生命可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你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敬畏自然的态度和行动的。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已经去了,关键的是你们,要好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