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长沟流月去无声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41

想到那么快就拿到了铁证,武帝有些不能置信的看着张汤呈上来的各种证据,这些证据,统统都表明赵常德和匈奴人有不可否认的联系,有的证据,甚至表明上一次大规模出征时,赵家与匈奴互通消息的虚假公文。

随手翻看了几册,武帝有些索然,没想到编了一张大大的网,最终得到的,却是一网小鱼,这一次,真的可以把赵家连根拔起,可是这些证据显示,赵丽似乎都没有参与其中,因为她出征时,赵家的人也没有任何顾忌的把卫青的行军路线通报给了匈奴,赵丽很有可能因为这些消息阵亡。

为什么赵常德要置赵丽于不顾呢?赵丽不是赵家的心肝宝贝吗?武帝皱着眉,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再加上赵家分家的时候,赵丽只要了长安那家小小的胭脂铺,这也令他成分不解,难道那家胭脂铺比金铺更值钱吗?

站在武帝面前,张汤细心的察言观色,他知道皇上已经对赵家的秘密产没生了兴趣,这样最好,要为赵丽开脱也许就容易一些,想到此,他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没想到张汤也会有这样的一天,竟然要为一个犯人开脱,可是如果不这样做,一旦皇上将赵家一案交给廷尉署,总有一天他要因为这个女人得罪霍去病和卫青,从目前的形势看,卫青也就罢了,霍去病却万万不能得罪。

“皇上,您是不是觉得很疑惑?”张汤轻声的问,可是他没等武帝有所反应,便说了下去,“其实赵常德一直怀疑赵丽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他与赵丽向来不亲,赵家除了赵老太太外,其他的人都不太喜欢她。”

“你怎么知道?朕看赵丽也不过如此,为什么要人见人爱?”武帝颇有些不以为然,赵家的人看来还是有几分眼色,知道那个女人是祸水。

“皇上,这话儿说来就长了,当年赵丽的母亲蝶姬是淮南国第一名妓,号称琴艺和舞艺双绝,听廷尉署里从淮南国来的人说,蝶姬当年在淮水之滨抚琴,原来波涛汹涌的河面竟然被她的琴声所折服,瞬间变得风平浪静。

蝶姬的舞艺也堪称一绝,传说她身形轻盈,竟可在绳上起舞,下臣听说,当她在绳上起舞时,竟引得方圆数里的蝴蝶聚集在她身边翩翩起舞,当年不知多少王侯贵族为了一亲蝶姬的芳泽不惜一掷万金,就连原淮南王刘安,也称她是淮南一宝。

可惜一切都在她遇到赵常德之后便改变了,她喜欢上了赵常德,甚至有了他的孩子,可是对于赵常德这样的花花公子来说,她只不过是一个风流玩物而已,所以,当她有了孩子之后,赵常德便不再理睬她,甚至没有给过她一枚铜钱。

赵丽出生后,蝶姬从前赖以谋生的技艺也莫明其妙的消失了,她不能抚琴,也不能再起舞了,这个时候,一个瞎眼的男子出现在她身边,这个神秘的男子不离不弃的守护着她,也因此,蝶姬从未想过要把赵丽交给赵家。

赵丽三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万般无奈之下,蝶姬只得把赵丽交给赵家,当时,赵家人根本不相信赵丽的血缘,他们认为,像蝶姬这样教坊中的女子,不知有多少的风月往事,即使有了孩子,可能连她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可是赵老夫人一见赵丽,便认定她是赵家的骨肉,于是就和她滴血认亲,最终证明赵丽的确是赵常德的孩子,于是便答应留下她,但是赵家的人,并不相信这个从天而降的三妹,因为她无论从气质还是长相,和赵家的人有着太多的不同,她于他们而言,就是凡鸟中的凤凰,鱼群中的金龙。

但是赵丽很快就打消了他们的疑问,因为他缘于赵家祖先的狡诈,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赵老夫人一见赵丽,便认定她是赵家的骨血,因为和赵家打过交道的人,都发现了这个孩子,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眼光,他简直就是赵常德父亲的转世,尽管她不言不语,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这也是为什么赵丽偏偏选中了那家胭脂铺的原因。”

那段往事缓缓从张汤嘴里道出,武帝认真的听,他知道,张汤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说一番与案子毫无关系的废话,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当他听到张汤提到那家胭脂铺时,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那家胭脂铺一定不简单,只不过,到底如何的不简单呢?

“世人均知赵家富甲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财富来自何方,据下臣调查,赵家历经七代,家产累积至今已超过了先帝在时国库的总数,真称得上是敌国之富,可是这巨大的财富的起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胭脂铺。

赵家的祖先,将胭脂铺发展壮大,经历了百年,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家业,外人听说赵丽要那家胭脂铺,除了感觉诧异,根本不会想到,那小小的胭脂铺,其实是赵家的命脉,通过那家胭脂铺,赵丽掌握着三百七十四家绸缎庄和一百三十九家金铺,而这些商铺占去了赵家三分之一的产业,而且都是挂在那家胭脂铺下的分枝商号,不熟悉赵家底细的人,根本不会明白那家胭脂铺为何对赵家至关重要。”

原来如此,武帝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赵丽会要那家不起眼的胭脂铺,一直都在奇怪,却不知张汤是从何处查到了这些,转念想,似乎从前跟在刘陵身边的那个公孙杰现在跟在赵常德身边,难道是他吗?

似乎猜到他的想法一般,张汤停顿了一下,便继续道:“其实这些,都是一个赵家的人告诉下臣的。皇上也许已经猜到了他是谁。”

“谁?”武帝脱口而出,可是随即道:“赵丽?是她!”

“的确是赵丽。下臣所知道的一切,都是赵丽告诉下臣的。”张汤低眉顺眼,没有看武帝的神色。

武帝良久没有说话,待他重新开口,张汤才觉得自己的背心已被冷汗湿透了,“张汤,赵丽告诉你她名下总计有多少财产了吗?”

“诺。赵丽拟了一份家产清单,就在下臣这里。”张汤从怀里掏出绢巾,正想呈给武帝,他却挥了挥手,“不要拿给朕,朕不想看。”

张汤心里一紧,赵丽的猜测似乎有错,即使是用巨额的财富也不能打消皇上灭族的决心,看来,还得以其他的方法来劝解皇上。

心念电转间,武帝却又开口了,“多少钱?”

“下臣派人估算过,那间胭脂铺及下属的商号,可以支撑两次河南大战。”张汤小心的说,他没有报具体的数字,他知道这对武帝没有任何的价值,但是换一种说法,一定能够吸引他的注意。

“两次河南大战……,两次河南大战……。”武帝轻声的呓语,只是略一沉思,“赵常德名下的产业呢?”

“据赵丽回报,赵常德名下的产业是她名下产业的两倍,如按此推算……。”

“行了,朕知道了,不就是想以钱换赵家人的命吗?赵家是汉朝的,赵家的产业是朕的,有人竟然想用朕自己的产业向朕买命……。”武帝恼怒的说,“好大的胆子。”

凝视着他恼怒的神色,张汤冷静的说:“皇上,如果下臣猜得不错,赵丽并不是想买赵家所有人的命。下臣想,这笔生意,还是有利可图的。”

“有利可图?”武帝冷冷的看着张汤,“你告诉朕,有什么利可图?”

“皇上,赵丽想买的,不过是赵老夫人、赵广武夫妇、赵翠儿、霍嬗和她自己的命。而这些人,除了赵广武夫妇,不是老人,就是孩子,留下他们不杀,于皇上的声名无碍……。”

“无碍?朕怕什么?嬗儿是霍家的子嗣,和赵家没有一点儿关系,何必要她出钱来买,她有多少钱?买得起嬗儿吗?”武帝倨傲的看着张汤。

“皇上,霍嬗虽然姓霍,可是赵丽和冠军侯并未成亲,按大汉的律例,霍嬗只是赵丽的儿子,与冠军侯全无干系。”张汤平淡的说出重点,心里却赞叹着赵丽,好聪明的女子,她竟然能够猜到皇上的心意,看来,事情的转机,就在霍嬗身上。

和预想的一样,皇上果然嘴硬,“什么全无干系?没有去病,能有嬗儿吗?荒谬!”武帝冷冷的回,神色却变得有些尴尬,看来不让去病和赵丽成亲,也有弊端,嬗儿只是那个女人的孩子,如果要杀她,就得杀嬗儿,如果不杀嬗儿,也不能杀她,还真麻烦。

“张汤,朕看你和赵家也快变成一伙了,你是怎么想的?说吧,朕在听。”感觉上,皇上很无奈,他也许猜到了自己的心意了吧,可是他没有生气,证明他也不想杀赵丽。

“诺。下臣想,既是赵常德勾结匈奴,就让他一个人死……。”

“不行,朕放不过赵家的人,传旨,除了赵丽,其他赵家一干人等,枭首。”武帝猛然间大怒,难道朕要受这个女人的制掣吗?

“皇上,下臣看,不如留下赵老夫人和赵翠儿吧。”张汤硬着头皮的说,心里却惴惴不安,不知皇上会有如何的反应。

良久,武帝冷淡的说:“好吧,除了这三个人,一律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