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22

是啊!云彩的消息,在那里,在一眼望不头的天尽头,就是那片陌生的土地,汉军的铁蹄将踏着滚滚的征尘扫平异族的斗志,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华夏民族的威仪,赵丽感慨的想,她仰头看着天边的归雁,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它们也回去了!

携着嬗儿的手,赵丽轻盈的走向等候在城门边的马车,回去了,终于回去了,这一次是最后一次,这一次回去后,那里再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娘,丽儿回来了,丽儿回来寻找你和二叔的踪迹,尽管知道会伤心,尽管知道会心痛,可是丽儿还是回来了。

去病走了,嬗儿走了,这宫里空旷了许多,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明明知道他们刚刚才走,不会那么快就有消息,可是还是忍不住的期待着,展开的竹简上,有嬗儿握着笔胡乱描画的图形,身后的地图上,标注着去病和卫青的行军路线,要多长时间才能有消息?

“皇上,驿站有消息传来,他们已经到了第一个驿站了。”

到了第一个驿站!嬗儿离长安越来越远了,不知他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尽管嬗儿才走了一天,感觉上,他走了很久了,久得武帝都无法想起他可爱的容貌,唯一能记得的,是他胖胖的小手背上那朵鲜艳的桃花。

夜深了,按时间计算,去病和卫青就要渡过沙漠了,紧张得睡不着,尽管前方还没有交战的消息,可是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总是无法安歇,频频的起身站在宫门向外张望,不知下一轮的传令军什么时候才能到长安。

天快亮的时候,终于能小睡一会儿,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有消息传来,刚刚闭上眼睛,就听见急促的脚步声,不是元宝,却是张汤,出了什么事吗?

“皇上,前方的战报,冠军侯从抓获的俘虏得知匈奴大单于已离开王庭亲往前线督战,这与我军之前的布署刚好相反,大将军和冠军侯已分别出了定襄和代郡数百里,冠军侯请您指示是否调整主攻目标?”

果然出事了,原想将匈奴大单于交给去病,可是偏偏出现了这样的情报错误,武帝默默的转过身,飞快的走到巨大的地图上,看了许久,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再调整行军的路线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卫青和去病同率五万汉军,没有理由会输给伊稚斜。

“张汤,马上派人火速传令霍去病、卫青,原定行军路线不变。”

“诺。”

这样一来,更加无法安眠了,干脆就不睡了,整夜的坐在地图前,凝视着朱砂标注的红色箭头,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卫青,你可千万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即使在这样的紧张中,武帝的耳边仍然回响着赵丽在凌空阁所说的那番话,还有最后那句令人玩味的询问,”皇上,你说这个人是谁呢?”

你——说——这——个——人——是——谁——呢?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武帝站了起来,都是这个女人,如果不是她,在这样的时候,朕应该集中精神在战事上,都是因为她,朕才有了这些胡思乱想。

在主帐外犹豫良久,李广终于决定向卫青主动请缨,刚刚从长安传来消息,皇上已下令仍按原定行军路线出击匈奴,这一次,终于可以正面对抗大单于所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终于让他等到了,眼前军中的后辈频频的立功封侯,这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出征,轮也该轮到了吧!

“大将军,”走进主帐,卫青正低头察看地图,李广犹豫了片刻,轻声的呼唤,”大将军,你刚才下令命末将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进军,可是真的?”

早知道李广会来询问,卫青抬起头,看着面前须发斑白的李广,他有六十岁了吧,此次出征前,他找到皇上,再三的恳请要求出征,皇上抹不开面子,封了一个前将军给他,可是事后又后悔了,命张汤特地告诫自己,不可将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是真的。”卫青很平静的回应着,皇上的想法,不能让他知道,就让他以为是卫青偏袒吧!

“为什么?东路绕远,水草也少,等找匈奴单于,早已大势已去,大将军,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李广热切的说,卫青应该明白的,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征了啊!

“老将军,我已选定公孙敖与我一同正面迎击匈奴单于了。”

看着卫青低垂的头,李广由衷的感到愤怒,公孙敖是卫青的至交,前不久因罪失去了、爵位,怪不得卫青要把这个机会让给他,这样的偏心,简直可恶。

走出主帐,看着手下期待的目光,李广的怒气又涌上心头,”走。”

“将军,我们不向大将军辞行了吗?”

“辞行?辞什么行?人家是去打大单于,我们是去绕远路,你想去,你自己去。”

阳光非常的刺眼,打马向前飞速的疾驰,只想远远的离开卫青。

“大将军,李将军和赵将军已经出发了。”公孙敖走进主帐,满面的惊疑,”我听传令兵说,李将军竟没有向大将军辞行。”

果然李广非常的愤怒,可是自己能怎么办呢?皇上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皇上说李广年事已高,运气又差,绝对不能让他与单于下面作战,难道告诉他吗?难道告诉他自己是因为皇上的命令才不让他与匈奴单于对战的吗?

“知道了,想是李将军为了在规定时间赶到,所以就忘了。对了,”卫青抬起头,看了看公孙敖,”传令下去,提前一个时辰用晚饭,然后连夜拔营。”

“诺。”

金帐内很安静,伊稚斜看着正在和阿胡儿讨论汉军行军路线的左于,满心的喜欢,也许这一次,要亲自带他一同出征,让他学习如何做一个大单于,肺部一阵一阵的隐痛,老了,真的是老了,看他一天一天的茁壮成长,而自己却如秋天草原的草一般的发黄苍老。

“大单于,对付不远千里来到漠北的汉军,我认为可以采取避其朝锐,击其暮归的打法,我们也可以避而不战,至少可以确保匈奴没有任何的损失。”阿胡儿指着汉军的行军路线,转头看着伊稚斜,”这次汉军以十万之众出征匈奴,这样一来,可以让他们无功而返。”

这是阿胡儿的想法,还是左于的想法?这个孩子,自从到漠北后,没有安静过一天,他无时无刻不在寻衅挑事,这次汉军出征,能不能激发他的雄心壮志呢?”左于,你认为呢?”

“我认为汉军千里渡过沙漠,人困马乏,根本不用做什么准备,我们便可以坐收汉军的俘虏。”

果然是自己的孩子,连想法都一模一样,数次与汉军的交锋中,各有胜负,除了那个霍去病之外,连卫青都曾经无功而返,这一次,汉军倾全国之力出击匈奴,如果让他们徒劳无功,或是大败而归,那么,不仅可以报从前屡战屡败之仇。

其实在得知汉军挺进漠北的消息后,伊稚斜一直很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点儿喜出望外。这一次,汉军深入匈奴的腹地,他们漫长的补给线,是他们致命的弱点,就让他亲自带兵可解决进犯的汉军吧!

“左于,愿意跟随我一同阻击汉军吗?”伊稚斜转头看着左于,他知道他会答应,留在王庭,他只会百无聊赖,他只会惹事生非,到前线去,他就能找到人生的目标,与汉军的决战,将会成为他人生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出乎意料之外的犹豫,不知他在想什么,可是从他的眼神中,他看得出他的恐惧,他在害怕?真奇怪,左于竟在害怕,他在怕什么?

“左于,你在想什么?你愿意跟随我一同阻击汉军吗?”伊稚斜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了?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好,我去。”左于侧身避开了伊稚斜的手,也许大单于看出了心中的恐惧吧,不是因为汉军,而是因为和尚,他杀了和尚,和尚死了,他怎么向赵丽交待,如果赵丽和霍去病一同出征,一定能够看到她,可是不知道看到她之后,要对她说什么?难道告诉她,他杀了和尚吗?不能,绝对不能,这个想法,就连那个荷包里的书信一般要完全忘记。

不对,这孩子不习惯说谎,他说没什么,语气很坚定,可是眼睛一直在眨,一定有什么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让他觉得很辛苦,只有让他说出来,才能令他释怀,可是要怎么让他开口呢?

“大单于,我出去准备了。”

看着阿胡儿的背影,伊稚斜非常清楚,阿胡儿已看出他想单独和左于谈话,自阿胡儿回到匈奴开始,他就应该觉察到了自己对左于非凡的关怀,他一定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的关心这个孩子,他只知道,自己已将左于做为了大单于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