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灶边闲话
作者:霍峰居士172235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23

孟广禄答道:“我们要去请竹谷中的众位高手,前来广州。”文子衿笑道:“好,知道了,你们回去吧。”孟广禄一愕,道:“这……就让我们回去?”言下似有不信。牛眼张牛眼一瞪,叫道:“嗨呀,他叫你回去,你便回去吧,难不成你还真想在脖子上留下个大疤!”孟广禄一迭声的道:“不,不,”又朝三人鞠了一躬,大踏步的朝外急奔而去。

文子衿心中叹道:“为了要做上皇帝,兄弟阋墙,到底要拼个你死我活,唉——”虽不是自己的事,但想弘昌于这争斗的漩涡中心,不知前景如何,情绪登时低落下来。

牛眼张见文子衿神情忧郁,便道:“嗨呀蚊子虫,帝王家的事,乱糟糟的,你理他作甚?”文子衿却未答话,只从绿叶苍苍的树林间朝天上望去,却见天空中一丝云彩也无,湛蓝深远,心道:“世间万象如此美好,但……但人与人之间,为了些蝇营狗苟之事,便亲如兄弟,也要变作敌人么?”不得索解,浩叹一声。

牛眼张道:“嗨呀,蚊子虫,何必去理他帝王家的事,走吧,咱们找一户人家,你在那儿静养一段时间,便是有天大事情,也等伤好了再办不迟。”素莹也道:“是啊,文相公,身子要紧啊。”

文子衿点头道:“只好如此了。”当下牛眼张便挑了糍粑担子,与二人一齐,行得五六里路,寻得一户农家,牛眼张留下五两银子,托那户人多回照料,说道:“蚊子虫,我一日不卖糍粑,便一日不舒坦,在这我也闲闷得慌,便要卖糍粑去了。”文子衿笑道:“嗨呀,牛眼张,你且快去,快去。”牛眼张牛眼一瞪,道:“你也‘嗨呀嗨呀’的起来了!我晚间再回到此处来,与你喝上两杯。”文子衿大喜,叫道:“人间美事,莫过此言!”牛眼张哈哈大笑,挑着糍粑担子,唱起山歌,自管去了。

素莹便又往城中去执了药回来,文子衿笑道:“不想小师父做了做了这么多日的小药师,每日自城中来回,没捞到什么油水,却练就了一身飞毛腿神功了。”素莹扑哧一笑,道:“我没交一文拜师钱,却受益非浅,可多谢你了。”文子衿呵呵笑道:“你欠我的师父钱,咱们且记在帐上。待改日你发了大财了,再次上不迟。”素莹道:“阿弥陀佛,只盼明日上城中去时,踩着一块大金砖,好抱了回来交给文大师父了。”二人相视一笑,素莹没来由的脸上又是一红,转过脸去,自向农家灶下熬药去了。

这一户农人,一个老婆婆、农人夫妇及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共是四人,农人夫妇带了孩子到田间忙活去了。老婆婆家中来了客人,自是欢喜,便与素莹在灶旁闲话。

婆婆一边帮忙生火,一边笑道:“阿弥陀佛,姑娘,你知道么,可也真是巧呢,婆婆年青的时候,也是一个尼姑。”素莹甚感惊讶,道:“那婆婆你……”那老婆婆微昂着头,遥忆当年:“十七岁之前,我在南海清风庵,也是一个比丘尼,是了,那时我的法名便唤‘真如’,他……嘿,便是我那老头子,他前年已经去了……那时他可真是大胆,与我识得久了之后,日日跑到清风庵去,也不多说话,只整日里待在我身边,这一呆,便是一年多……”满是皱纹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素莹在灶中添了些柴禾,却听那婆婆又道:“师父被他一股牛劲感到了,便问我:‘真如,你觉得这人怎样?’我却不知如何答她,师父盯着我望了许久,说道:‘为师从你的眼中看一切都是缘法,你既尘缘未尽,便跟了他去吧。’真是想不到,师父一向那么严厉,竟然让我还了俗。”素莹道:“婆婆,你的师父可了不得啊。”那婆婆道:“可不是么!想不到,真想不到,我二人日日盼望的事儿,师父竟然一句话就同意了,还送了我十两银子。我们便来此地安了家,嗯,可真想不到,如今孙子也这么大了。”言下颇为感叹。

那婆婆拔了拔火堆,微笑道:“姑娘,那位相公一表人材,斯斯文文,怪不得你……”素莹大羞,忙抢了话来说道:“婆婆,不是,不是的,我是个出家人呢。”那婆婆七十来岁,却耳目灵便,望着素莹笑了一笑,摇了摇头,缓缓道:“姑娘,别怕羞了,出家人又如何了?出家自是可以还俗的。我也年轻过来的,姑娘的心事,婆婆自然猜得到的。那位读书相公真有眼光,姑娘可也是一等一的人材呢。”素莹从未如此想过,听了婆婆的话,胸口如被人重重击了一椎,猛然一震,登时呆住。

却听婆婆又道:“我便是一个模子了,姑娘又如何不可?年青人既是两心相悦,又为何不可成亲生子呢?”素莹娇羞不胜,道:“婆婆,我们可不是你说的那般,文相公他……他早已有了心上人了,他这一次伤得厉害,行动不便,我帮他一点小忙,只想让他快些儿好起来就是了。”

那婆婆却叹道:“姑娘,你却瞒不了我一双老眼呢。当年我师父当年能看出我的心事,此时我也便能看出姑娘的心事。只是……只是,唉,那位相公有了心上人……这……唉,姑娘,这可苦了你了。”素莹低下头来,望着红红的柴火,心中怔怔的道:“怎的,一听婆婆说这些话,我心中……我便只是想大哭一场呢?难道……难道……”似有一个疑问藏在心底,究是何种疑问,一时却不明所以。

到了申末时分,牛眼张果然携酒而来,并买回一方大肉,数样烧味,与农人一家四口大快朵颐,素莹只管念了数声“阿弥陀佛”,在门外吃了些青菜白饭。牛眼张笑她不识人间真滋味,众人知她吃素,也只好由她。

牛眼张每日一早便挑了糍粑担子去城中作他的小生意,日落而回,他与文子衿大是投机相契,便当了这农家如旅馆一般。

文子衿于“晓雨遗踪”之医术篇甚有心得,所开方子甚是效验,是以恢复得极快,心中只想,让素莹再帮忙三两天,自己行动便利之后,便让她寻峨嵋同门可也。

在这农家之中,他无事之时便取出《曹公剑谱》来看,几乎将这八幅图中的每一条细线都记在心中了,却依然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日,将剑谱又看了数篇,便将其放于旧木桌上,闭目沉思,暗道:“这剑谱难道是假的?芮平风师傅他们拼了命去弄来的只是数页废纸?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真的剑谱又在何方?”便在此时,听得书页被山风吹过,哗哗直响。这农家位于山尖处,座北朝南,这一阵自西向东的山风,只吹得那本薄册欲翻未翻,文子衿笑了笑,自语道:“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话犹未落,又是一阵风吹,便如有一只灵巧的无形之手,将那剑谱一页页的依次翻将过去,文子衿一望之下,登时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