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超军种结构
作者:woshiyouwu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85

))

大规模联合模拟战事演习,从指挥控制手段,到火力合成、用兵规模和战争临界状态等,大有越“雷池”之趋和打“擦边球”之势,愈来愈凸显出备战“临界战争”的新走势,各国兵家对此予以极大关注。

军事演习是一种近似实战的综合性演练,是军事演兵的最高级阶段,其目的既是为了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更是彰显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并起到军事震慑的作用。

有军事家指出,演习行为尤其是面对“敌意”之国的演习,必须有“度”,越过了这个“度”,超常使用兵力,军事演习便会被悄然地推进到战争的“临界边缘”,甚至可能诱使战争骤然爆发,因此必当十分审慎从之。

演习组织形式更严,训练强度更高,更加贴近未来战场实际。

据悉,其士兵有近20%的战术科目须在“魔鬼训练营”式的复杂环境和艰险强度下完成,各级军官均须分批到战略研修班或训练中心集训,合成演习须最大限度接近实战,而且年内将举行10多次师以上规模的演习,结合作战预案,均为带有特定战略背景和明确假想敌进行的实兵实弹演习。

一直热衷于探索利用各种演习,模拟推演,力图找出战争的最优战法。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从“外科手术式打击”,到各种“制式”的战法,往往都是源于演习的直接结果。

二.

消除语言交流的障碍,是实现密切协同的必要前提。

通信装备则多数不具有兼容性,难以实现直接的互联互通。

因此,参演各方需要预先商定实现互联互通的具体措施,拟定统一的通信联络办法。

此外,还可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来加强协同能力。

现代联合军演既有单一的战略层次演习,也有战役战术多层次的演习。

既有现地实兵演练,也有室内网上作业。

有的演习把战略决策,战役指挥和战术行动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从首脑决策到作战平台的无缝连接,多级同步决策、整体联动,既演练战略战役指挥,又演练战术协同配合,使联合军演既能体现战略思想和战略企图,又能展现战役作战能力和战术技能。

演习内容进一步拓展,安全合作从传统安全领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大。现代联合军演不再局限于加强传统军事合作,巩固军事同盟关系,为了有效应对新的安全威胁,致力于通过联合军演提高开展国际协作,共同控制危机的能力。

演习内容向着打击恐怖主义,开展灾害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进一步扩展,打击跨国犯罪,开展联合扫毒,遏止生态危机等更加频繁地成为联合军演演练的课目。

演习手段进一步创新,逐渐把一些先进的训练手段应用于联合军演中。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军队作战模拟水平的不断提高。

虚拟现实技术和作战模拟技术将成为联合军演的重要技术手段,一体化网上联合作业将成为联合军演的重要形式。

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演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

由两个以上军种或两支以上军队联合进行的军事演习简称联合军演。

现代联合军演指挥正从协同型向一体化发展,演习编组也从独立编组向混合编组转变,演习保障从自我保障向联合保障转变,以实现优势互补和功能聚合,提高演习效益。

在机械化时代,军队都按自然地理空间的区分来作战,所以才需要划分出陆军,海军,空军。

陆军制地,海军制海,空军制空,各有各相对称的作战对象,相互间独立作战。

但各军种出现交叉生长的现象,军种交叉发展走向超军种结构,每个军种都试图发展成为囊括其他军种力量在内的大军种。

到现在,各军种都打破了军种界限,向其他战场延伸发展,空军能打海战和陆战,陆军有了飞机,还有水面舰艇,海军则是十项全能,从而打破了各军种分别垄断陆战,海战和空战的格局,也带来了军种作战能力重复发展,军队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各军种膨胀的问题,所以将军事变革再次定位为军事转型,力图在军队编制体制,作战体制和作战方法上全面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并在武器和技术发展上超越信息化,开辟更广阔的军事变革天地。

由此实现未来军队的一体化,一体化作战,一体化编成。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