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虚拟的国土
作者:woshiyouwu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68

))

而GPS只需要接收4个卫星的位置信息,由自己解算出三维坐标。

这是由于“北斗一号”本身是两维导航系统,仅靠2颗星的观测量尚不能定位,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需在地面中心站进行。

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的强势,包括俄,欧,中,印在内的世界主要科技体选择了独立发展、联合生存的道路。

其中欧洲的“伽利略”计划成为主要节点,除中,俄积极参与外,印度将要发展的以6到7颗卫星组成的南亚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也选择了与“伽利略”的合作。

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建立了多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研制新型军用卫星是在“铸造太空盾牌”,而“铸造太空盾牌”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制高点。

二.

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科学技术也是人类观察,认知,利用,开发,保护,修复自然的工具,方法与过程。

技术进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止境的进化发展动力和前沿。21世纪的技术创新进化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毫无疑问,21世纪技术的进化,将向拓展人类智慧的方向发展,人类将进一步探索利用空间,海洋和深部地球,技术将呈现出群体创新突破协同进化的态势,技术创新进化和转移传播的速度将继续加快。

中国具有丰富的科技力量,这是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另外,中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探索路径的选择。

亚洲的中国,作为整个亚洲目前最具实力与魅力的国家,不断的在吸引着世界的眼光。中国武装力量发展进程的快慢,其实际的利害关系,国际社会关注程度远远超过美国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中国作为目前除美国之外仅存的一个潜在超级大国,是世界公认的,是不可回避的。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规划由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三十颗非静止卫星组成,定位精度为十米。但据了解,目前北斗仅属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只能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而GPS和GLONASS都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据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PASS)将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为中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以及其它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二代北斗卫星系统部署完成后,中国将具备“资讯化战争”能力,能对小区域,小目标发动“点穴战式”精准攻击,如透过卫星引导,从潜艇或远程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摧毁机场,港口等军事设施。

外界认为,二代北斗卫星的部分尖端技术可能取自欧盟的“伽利略”卫星计划,性能上接近GPS,一但部署完成,将撼动美国独霸全球卫星导航商用市场的局面,并大幅提高解放军的精准打击能力。

而未来军事卫星通信发展趋势主要是:向宽频化方向发展,出现卫星多媒体系统,发展卫星行动通讯,开发强抗干扰和高生存能力的更高频段EHF系统等,同时改善地面装备品质,使得军用移动终端系统能够满足快速部署,携带方便等需求。

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卫星定位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趋于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