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目前已具有在平时与战时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陆航”部队组建工作开始后,陆航筹建指挥部自陆军与空军的100多个师级以上单位,抽调许多表现较优的官士兵组训,并由空军单位调拨部份直升机予“陆航”部队。
中央军委亦因此决定将“陆航”以大队或团的编制,配属于各个野战集团军。
战区中实验性的筹组快速反应部队,于是将新组成的航空兵部队配属于快速反应部队,可大幅缩短部队攻占复杂地形的时间。
由于快速反应部队的实验成效良好,因此中国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推广,共同组成部队的快速打击武力,快速反应部队师,旅以上单位皆随时可获得“陆航”直升机部队支援,甚至将直升机部队直接配属其下。
演习中,“陆航”的直升机被编配在由战车,炮兵与步兵混合编成的突击群中,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并负责在复杂地形实施立体机降,多节点登陆,进行关键地区的夺取任务。
二.
看一个国家陆军的战斗力,首先应看空中。
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注重陆军航空兵的发展,陆军航空兵的装备大多是原苏联的技术发展来的,比如“米”系列直升机,就一直充当着主力。以至于80年代开始发展陆航时,竟然没有合适的武装直升机。
在大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中,步兵战车不可能总是独立作战,因为它必须面对敌方坦克的威胁。
“步兵战机”也一样,它最好的伴侣就是专用武装直升机,除非它自己就是能搭载步兵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像米—24“雌鹿”那样。
现在有了Z9G,情况应该有根本性转变了。
加装了火控雷达和数个武器外挂点,可挂数个火箭发射巢,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直升机搭载的步兵在机降后得到来自空中的近距离火力支援。
武装直升机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机降步兵压制性火力支援,为步兵攻击行动的展开创造条件,并能使步兵增加生存机会。
新型的建制部队采用了“模块化”编组和“配属支援部队”的理念。
新型机械化步兵已经开始装备Z—550,Z—55l和Z—525等型号的轮式装甲战车。
这些轮式战车与美国的“斯特赖克”战车类似,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家族,从基型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到自行迫击炮,装甲抢修车一应俱全。
军事理论界发展出了“配属”和“支持”两个崭新的概念。
国外军事专家根据他们的理解对“配属”和“支持”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他们认为“配属”是指在一级的部队内部组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群或者是将一些重装部队配属给轻量级的师,旅级部队以加强他们的火力。一旦新型机步师,旅,得到“配属”部队的火力支持,其攻击力可大幅提升。
我军部队早期以92式步兵战车为主的机械化步兵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以小型的团或营编制存在,像99年大阅兵时出现的轮式装甲车方阵就是这种,其主要的任务是伴随主战坦克或其他兵种报告低强度作战。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化和跟随世界陆军发展潮流,我陆军大量的摩托化部队要换装成机械化部队,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适合平原作战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仍保持不变,而地多山,丘陵地区的作战强度不是特别大的部队换装成轻型机械化部队,以发挥其机动灵活和性价比高的优势。
新军事变革中的陆军也逐渐从冷战时期以早打大打为目的重装集团军加大规模的摩托化部队形态中向高效的灵活的可应付多种作战目的的合成军。
而这种合成军中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就是担负快速机动任务的主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把未换装的集团军摩步师逐步改成轻型机械化旅。
最终将形成每个集团军都有一个轻型机械化旅的规模,换装后的一个旅的战斗力将远远超过换装前的摩步师战斗力。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