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任辅臣离开妻子,离开儿女,离开他心爱的儿女心情十分沉重。这不是一般的沉重,而是马上就要经过一场大战后的沉重,这场大战说到底就是以失败而告终,作为一个军事家,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知道这一离开意味着什么。然而,这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还有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马上办,即使现在就办恐怕也是来不及了,想起这些任辅臣确实是依依不舍。人都是有感情的,中国团这几天坏消息不断,面对如此形势,团里出现了麻烦,不是有人逃走,就是有人牺牲,还有人叛变投敌,这是任辅臣和他的战友们所不能允许的,他们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可是事实证明还是有这样的败类。起初听到这消息任辅臣真是气炸了肺,这不是给中国团丢脸吗?然而过后想来这也许是一个好事,既纯洁了组织,也保存了那些人的生命。他们不想为中国团战斗了,不想为苏维埃战斗了,不想再保卫苏维埃了,更不想回到祖国继续战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了,既然如此,莫不如就去白匪军那里寻求生路,也许还会升官发财。任辅臣没有除掉叛变分子,他对这些人手下留情了,这时期,任辅臣的处境是艰难险阻的,虽然他在1918年11月上旬指挥中国红鹰团转战乌拉尔地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也是硬仗。但也伤了不少战士,部队损耗较高,供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任辅臣的心情能不沉重吗?与此同时,高尔察克白匪军在大本营依尔库茨克经过整顿,再次向西反扑,很快推进到乌拉尔以东地区,并占领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以北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托博尔铁路大桥。这是一条交通大动脉,如果被敌人占领,苏维埃政权就有被打垮的危险。苏俄红军司令部给中国团下令必须夺取这座大桥,要求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夺回来,中国团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到指定地点。然而,当部队运动到桥头后,发现敌人在桥的另一端架设了两挺重机枪,组成了严密的交叉火力网,封锁着桥面,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只能匍匍前进,他们每爬一步都得付出很大代价。形势万分危急,任辅臣命令桑来朝营长重新组织火力向敌人发起第三轮猛然强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苏维埃政权面临危险,列宁主义面临危险,所有苏维埃红军面临危险,中国团不上谁上?任辅臣率团火速赶到阵地马上投入战斗,他发现,敌人在桥对岸架起十几挺机关枪,组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一有动静立即封锁桥面,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如果继续打下去,中国团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甚至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牺牲。长长的铁桥上覆盖着阵亡将士的尸体,不少人刚刚冲上桥面就中弹掉入河中,鲜血染红了托博尔河水。任辅臣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攻击,终因敌强我弱,接连二次冲锋都失败了,中国团死伤惨重。进攻开始不久,桥上就躺满了牺牲和负伤战士,守桥的白匪军叫喊着,挥舞着马刀,他们没把中国团放在眼里。
“团长,我看这样打不行,必须要这样打才能胜利。”在这紧急关头,这位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愉快和欢乐的山东青年桑来朝跑到任辅臣跟前与他交谈着什么,此刻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他嗖地用双手抽出了交叉在背后的两把大刀,两只眼睛喷出红光,他挥舞着两把大刀高声叫喊着:“中国战士为保卫第一个工农政权前进!”然后他就一马当先向桥头对方敌人阵地滚去。在冲到枪林弹雨中,他左躲右闪,避开了猛烈向他射来的子弹,桥对方的敌人惊呆了。中国人怎么这样难打,他们不怕死吗?就在敌人慌乱之际,桑来朝冲破火力封锁,后面的战士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个奋不顾身紧接着冲了上去。喊杀声惊天动地,中国团的旗帜又在桥头堡开始飘扬了。
此刻,托博尔河水哗哗流动,水平面上浮现着光彩夺目的光芒,而两岸飘浮着一块块冰雪,相互撞击着朝前方漂移。中国团的战士们就在铁轨上曲折前进,对岸的白匪军见到有人冲了过来,十几挺机枪仍旧在居高临下地猛烈扫射,哒哒哒一阵响声,就见中国团的战士接二连三倒在血泊中,或坠入河里。这些战友平时都是战场上的英雄,现在突然遭受到如此阻击他们心绪不安,非要与敌人较量不可。有的战友发誓:拿不下桥头堡不回来见中国团,拿不下桥头堡就不当战斗英雄。激流中传来了呼喊,传来了爆炸声,双方展开了空前的激战,一个个杀红了眼。一个连长与敌人拼刺刀时不幸遇险,桑来朝见此挥动着大刀片左冲右突,吓得白匪军不住地逃走,几十名中国团的战士跟随他左闪右闪,前仆后继,不顾一切向前冲击。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冲上来,他们用战友的尸体做掩护,一步步向桥墩逼进。与此同时,白匪军的枪林弹雨越来越猛,不断地有红军战士掉下桥墩,有几个战士掉在河里的一瞬间也没有忘记向敌人射击。中国团就是凭借这股强劲的火力和拼死的精神,打得白匪军抱头就逃,终于使红鹰团的战士们接近了敌人的机枪阵地,他们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桑来朝的大刀片所到之处,一片鬼哭狼嚎,白匪军惊呆了,吓傻了,他们的机枪都哑叭了。紧接着,中国团乘胜追击,另外的几挺机枪也哑叭了,任辅臣看出机会来了,高喊一声:“为了列宁冲啊!”然后,他亲自率领中国团后继部队迅速冲过桥头堡,一举歼灭守桥的白匪军,胜利地夺取了大桥。完成了苏维埃政权交给中国团的艰巨任务,这对阻止和迟滞白匪军西进是一次沉重打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团能不能守卫苏维埃政权的一个显著标致。
也许是胜利的喜讯冲昏了人们的头脑,或者说暂时的胜利让战士们放松了警惕性,许多人忽视了大桥隐藏的危险性,根本没有考虑还有残余的敌人没有消灭。正当中国团全体将士欢欣鼓舞清点人数时,躲藏在桥头堡的守敌突然袭击,朝正在往前走的战士们开枪。原来他们是见势不妙假装死亡,等到中国团的战士们冲破桥头堡时采取突击行动,此举不能不说是一步险棋,也是极其胆大的行动。面对突然袭击许多战士惊慌了,他们不知道枪林弹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更不知道打胜了仗为什么还有敌人开枪,他们想方设法躲藏还是没有逃避牺牲,接二连三掉入河水中,滚滚河水马上就被中国团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这是怎么样的战斗啊,牺牲的战友如同被屠宰的动物接二连三倒下去,更象是一片被砍倒的庄稼地,刚刚还是一片旺盛,瞬息万变之间成了一片空地,紧接着着就是一阵阵震耳的爆炸声,看见如此惨景,任辅臣心如刀割,他指挥战士们迅速躲避,然后带头朝前冲锋陷阵,紧紧跟随他的是中国团的全体官兵。不幸的是,另一方面的营长桑来朝正在兴高采烈地与战士们清点战利品,听见枪响他本能地命令战士们隐蔽,可是为时已晚。激烈的枪林弹雨朝桑来朝袭击,为了掩护战友他身中数弹,血染桥头堡,英勇牺牲。战士们在枪声中惊醒,呼喊着朝敌人冲去,他们将桥头堡的敌人围得铁桶一般。任辅臣万分悲痛,他高喊着:“你们不要碰他们,交给我来处理。”说着,任辅臣亲手端着机枪朝桥头堡守敌射击,一阵清脆而密集的枪林弹雨过后,桥头堡守敌全部被歼灭。这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战斗,也是悲壮的战斗,眼看胜利在望,桑来朝不幸倒在桥头堡,鲜血染红了托博尔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