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战前准备
作者:季无牙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47

子张对墨翟的反应有些奇怪,就问:“咦,你怎么这么关心赵国?好象你是赵人一样。.”

墨翟说:“赵无恤隐忍功夫极深,而且也素有大志,赵氏也曾经是晋国执政百年的家族。论起对晋国的影响来说,韩魏两家都不如赵家。在这次三家分晋的事件中,赵家独抗智伯两年,杀智氏之后理应分地最多,赵无恤也应当成为新的晋国主宰呀。以赵无恤的身份地位来说,以当前威势胁迫韩魏两家攻楚,当获利更大。难道是我猜错了吗?”

子张心中对墨翟的分析深为认可,他也是如墨翟所言一般去劝赵无恤携韩魏两家攻楚的。子张带着三分看知己的眼光看着墨翟说:“我去赵家劝说赵无恤时也曾劝过他率韩魏两家攻楚,怎奈何赵氏离楚太远。赵无恤怕攻取楚国土地之后会使韩魏两家壮大,从而威胁到赵家在三晋中的地位。”

墨翟带着几分怒色说:“诸夏之所以衰弱,就是因为窝里斗的原因。如果没有了内斗,凭楚国还奈何不了诸夏。楚国虽然地广兵强,但却人少;诸夏各国虽然地不甚宽广,但人口众多。以人多对付人少,怎么还总是被压制?这就是因为内部不合!假若诸夏大国不欺凌小国,大家不欺凌小家,一国之内各家和睦,楚国哪里还有如今的威势?”

墨翟这一番感叹深刻切中诸夏各国的实际,引得子张、公尚过、胡泰点头道是。墨翟也通过自己感慨的话进一步丰富了已经存在的非攻思想。

墨翟问:“子张先生,谈谈你到赵国所发生的事吧,我有点好奇呀。”

子张露出几分回忆的神情说:“我初到赵家邯郸拿出照贴让守城的门尉验看,门尉验看之后就快速向赵家禀报。赵无恤亲自带了100人的卫队前来接我,可是我们行到一处拱桥上时,忽然有人从桥下跳起来行刺赵无恤。赵无恤突然遇袭,仓促之间反应不及肩头受到重创,但随后卫士们抓住刺客并当场斩首了。我在赵家等了20天,赵无恤才伤愈见我。但却借受伤事之来推脱伐楚的请求。虽然赵家家臣张孟也赞同我的提议,赵无恤却总不答应,无奈之下我才返回这里。哎,真是惭愧呀!”子张说到这里神色颇为尴尬,他深以自己游说不利而自责。

墨翟并没有去关心子张的心情,而是追问道:“先生,那刺客长得如何?被当场杀死了吗?”

子张虽然对墨翟的问话觉得奇怪,但还是解说道:“那刺客身材高大,衣着褴褛,出声粗哑,似乎是变易过容貌的。赵无恤本来就防范甚严,他去接我时,他的车上还带着4名亲卫,我也只是坐在后边一辆车上。刺客行刺,赵家亲卫虽然仓促不及反应,但赵无恤受伤之时,亲卫们就动了手。有两名亲卫把剑刺入刺客腹中把他挡了下来生生擒住。赵无恤问了那人来历之后,就当场让亲卫杀了刺客。”

墨翟问:“那刺客叫什么名字?”

子张听墨翟这么一问,就猜想到墨翟和那刺客有些关系,就平淡地说:“豫让。”

墨翟顿时觉得眼前一黑,心中非常痛苦。虽然豫让除了交给他一张豫让剑法外,跟他并没有什么交集,但他一直很佩服豫让的为人。虽然觉得他为一己私恩而报仇有点狭隘,但总觉得他是侠义之人,这样的人就这么死了有点可惜。同时也为豫州丧父成了孤儿而难过。墨翟听子张说出豫让的名字后,就向他们讲了豫让为报智伯之恩舍家弃妻子,入厕行刺不成,又吞炭为哑,立誓报仇的事迹。

子张和公尚过等人除了口中叹息,就是心中感叹。同时都觉得豫让的侠义精神很感染人。

墨翟与子张几人聊了些三晋故事之后,就商量着救蔡的具体方案,随后就把他们介绍给江益和蔡侯。子张本来就大有名望,是成名大儒,而且又是墨翟重点推荐的对象,江益和蔡侯齐自然欢迎万分。但子张、公尚过、胡泰都坚持不做蔡国官员,蔡侯只好授予子张客卿的称号,与墨翟等同视之,并让江益收公尚过和胡泰做了门客,协助处理各种政务。

且说蔡国大夫沈应,沈应本来就是楚国前令尹沈诸梁的庶孙,因为其父是叶公沈诸梁的小妾所生,后来曾与继任叶公的沈随争立储位,失败后就从楚国的叶县迁到蔡国来了。沈应是楚国贵族,到蔡之后虽然被封为大夫,但他并不满足,总想借机会重回楚国。自从墨翟到来之后,蔡国的政事大变样,而军队也按墨翟的指导改变了兵制,沈应就觉得蔡国将有大事发生。他觉得这是自己立功于楚的大好机会,于是就在蔡国政策调整后令其子沈基亲赴楚郢都向楚王传递消息。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沈应之子从楚国回来,传回楚国将在秋收再种之后起兵攻蔡的消息,并传达楚王旨意,要沈家联络蔡国一些世家做为内应。楚王还许诺一旦灭蔡,将封沈应为州来县公,世代居住。楚王的令旨令沈应欣喜若狂,他在蔡国活动得更频繁了。蔡国沈家、蒋家、陆家、甘家都被沈应拉拢了。

子张等人到来之后,沈应虽然担心事情败露而略有收敛,但他与蒋陆甘等家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了。沈应在私底下的一系列活动,并没有引起蔡国高层的注意,墨翟等人对蔡国各大世家的来历本来就不知道,沈应的谋反活动他自然也不知道。

秋天已经到来,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蔡国上下都要分出人手前去收获,集合起来的士兵们大都被遣散回家务农,只留下城内各家的家兵了。

墨翟与子张、江益等人计议之后,觉得秋收忙种之后楚国就会大军来攻。于是就让蔡昌向楚国方向派出大量斥侯前去侦察情况,同时加紧督促工匠打造兵械。

秋收时蔡国国民向蔡侯敬献来了一车新稻,蔡侯齐虽然好淫没有大志,但他毕竟是国君,收到新稻就开坛在太庙祝告天地社稷庆祝这一季的丰收。祭祀结束之后,蔡侯齐就约墨翟、子张、公尚过、江益、蔡昌等人前往宫中品尝新稻。

中午,蔡侯置酒宫中大宴群臣之后,单独召墨翟几人晋见,以商讨军机大事。

蔡侯齐命侍女给众人上茶后,笑着说:“各位,连日来诸位辛苦了。本侯就以茶代酒敬各位,请!”他这是表示感谢。众人都举杯回应。

蔡齐说:“如今秋收开始了,士兵们都回乡务农,几位也应该稍事休息,放松一下。寡人宫中有些许诸色美女、妙品佳人,就送每人两位与各位打扫枕席吧。江山社稷重要,美女也同样重要,请各位不要推辞。哈哈!”

江益笑呵呵地奉承道:“君上宫中自然容不得俗品,我代几位谢君上厚赐!”他拱手作了一揖。

众人虽然并不太热衷美女,但有个侍女侍奉家务事也能省心不少,于是都拱手行礼道谢。

墨翟说:“君上,如今秋季到来,农忙之后常常有战事出现,咱们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蔡齐说:“寡人对这些事务甚不熟悉,要如何做,你们商量着办吧。如果需要寡人出面,朕自然是全力配合的。”

江益接话说:“君上摄一国之军政自然没有太多工夫管理些许小事,臣等愿意代劳。只是,楚国郢都离蔡较远,楚国的具体事态我们难以知晓。臣和司马已经派出大量斥侯前往楚国各地,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所回报。但我们也不能等楚国到来之后再去应付,我们先做些自己该做的事。如今州来城里已经储备了足够的兵器、布帛、柴草等备战物资,只等秋稻入库,战前的准备就做好了。司马大人也已经对兵士进行了初步训练,农忙过后再进行些许演练守城当不成问题。但,我们不能坐等楚人来袭而被动防守,当要派人前往越郑宋晋等国探听和争取援助。不知君上意下如何?”

蔡齐说:“寡人自然支持,不知相国打算派谁人前往?”

江益说:“公尚过先生可使越,胡泰先生可使晋,至于郑宋两国,还请君上另派他人。”

蔡齐说:“哦,不知子张先生、墨翟先生可愿前往郑宋?”

蔡昌接话说:“君上,楚国不知何时来攻,子张先生和墨翟先生还要留下来协助备战,不能离蔡的。”

江益道:“君上,如今非常时期,还请君上另派他人。我听闻公族蔡观、蔡傅两位大夫素有辩智,不知君上以为如何?”

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决定派蔡观去郑,派蔡傅去宋,派胡泰去晋,派公尚过去越。四人各携若干蔡国重器财宝前往几国游说,子张和墨翟两人就留下来继续协助蔡国备战。

一个月之后,蔡国派往楚国各地的斥侯传来楚国将要征兵的消息。蔡国得到消息,几位智者一分析,就知道楚国将要攻蔡了。一时间蔡国境内陷入紧张之中。

农忙后民夫们都回到州来城继续开始了训练,蔡昌在州来城各城门外都建起了瓮城,城头上四处也都增设着楼台,及弩车、抛石机、藉车等若干远程攻击武器,并组织着军士向城头上搬运沙石瓦块木头等物,设计了许多炉灶、水缸、滑轮,囤积了大量的箭矢、木柴,甚至还在城墙上建几座厕所。城里的妇女也有4千多人被组织起来参加训练了,城头上随时可见各种演习和操练。城中布置了许多巡逻兵将,城外也四处派遣了斥侯。

离州来数十里外就已经建起若干烽火台,州来城附近的村民该迁入城的迁入城,该遣散入远处的迁到蔡国远村,并把城外二里之内的树木、房屋全部拆除。在城外的田野里挖掘了许多陷坑,在水井里预先投放了毒药。蔡国已经做好了临战准备。

就在蔡国做好守城准备的同时,齐国却有消息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