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章. 伦敦
作者: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39

回到英国的布鲁克给兰芳特使丢下了一堆他在沙捞越写的推荐信,就无暇顾及了。

反正有了布鲁克的背景,又有着文莱王特使的身份和兰芳共和国联邦特使,身兼两国三地使者之职,管怎么说,也让等闲的英国人另眼相看。

那时候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总督特使勋爵满天飞,到底什么来头,谁又知道?

经由新加坡舰队司令引荐,得到英国皇室接见,这个可以生存在荷兰人眼皮底下的华人小国,也引起了英国皇室的几分兴趣,是否可作为抵消荷兰实力的筹码,值得关注一下。

其实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也不过就是礼节而已。维多利亚现在很少过问世事,倒有点无为而治的意思,但见一面足以把兰芳划入独立的国家范畴,至少是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再加上报纸从香港转载来的小道消息一顿的扇呼,东方有一个叫做兰芳的联邦国家,它的使者得到女王的正式接见,又得到皇室的赞赏,兰芳也算伦敦一时的新闻。

立时,宴会舞会酒会音乐会应接不暇,很多人都像能够结识一下这个远东岛国的特使。这两个黄肤黑眼,没有脑后的辫子,不输于欧洲人的身材,尤其贺公子一身有些欧式风格的军服,中将军阶和两国特使身份,竟然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还对于欧洲现状很有见地,一时成为时尚宠儿,名媛贵妇趋之若鹜。就是身后少言寡语挂着少校衔的陈逸杰,佩带着准尉和士官军衔的江正涛、李富源也成了焦点。

今晚就是某伯爵夫人请两位看歌剧,坐在歌剧院的包厢里,对舞台上引吭高歌毫无兴趣的刘玉振凑近了低声说道:“看这英国女王倒有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意思。”刘玉振多少对这女王有点看轻。

“你可别小看了这妇人,别忘了,维多利亚1837年登基时,年仅十八岁。”贺公子略略回头。

“是呀,不简单,比紫禁城的老佛爷不弱。不过,我看你还是更欣赏哪位珀尔小姐吧。”

“嘘!”转脸笑着对回头笑吟吟看着他俩的女伯爵点头致歉。刘玉振缩在阴影里不说话了。

好容易号丧完了,衣着华丽的人群慢慢散去,也支应着伯爵夫人上了马车,咵咵的马蹄声逐渐远了。

两天后,到了拜访首相的日子,路上,贺公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的叨叨:“首相帕麦斯顿不是省油的灯呀,他的外交政策非常强硬。也是他有的依靠,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和最发达的工业就是他的后盾,无怪乎他在外交上毫不妥协,拉着随时准备动武的架势。对了,他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小子,说话有见地。”刘玉振抱着肩膀,“女王那里好办,君主立宪的国家有意思,这女王不管什么事儿?这首相那里就可以拿荷兰人说事了。”

“46年以后,女王和丈夫艾伯特亲王就坚决反对外交大臣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

“行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个时期的英国开始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首相也不免俗的约请特使在下午茶的时间会晤。

布鲁克和推荐和詹姆士.易斯特舰长,甚至英国驻华公使的介绍,使英国首相对兰芳这个遥远的华人国家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对于兰芳商团在中国内战和南洋周边的影响,这个掌握这当今世界最强大国家实际权力的男人隐约感到,远在东亚的这个小国肯可能是个可以给予某些希望的潜在盟国。不,应该是必须成为英国的盟友。不久前,成功的解除作为荷兰的藩属关系,不能不说是个信号——他们绝不会依靠荷兰;但是他们一定需要另一个依靠,至少是暂时的依靠。

怎么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国呢?不,是三个小国的联邦,布鲁克兼着纳闽岛的总督,好像也是不久前才和他们建交,他们怎么又兼着文莱国的职务呢?可是对于中国发生的战争,他们并不关心,古怪的东方人。

难得的下午阳光照进宽大的玻璃窗,照在墙壁上风景画的鎏金画框上,熠熠生辉。洛可可风格的柚木茶几上的咖啡冒着若有若无的淡淡香气,首相指着装着松糕、水果挞及三明治等各式精致小点的雕花银盘:“特使阁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饼干,里面有小胡桃的。”。

“谢谢,您太客气了。”特使放下寡淡无味的咖啡,他实在不敢恭维英国贵族崇尚的淡味咖啡,拿起一块饼干。

“特施先生,您对于英国有什么看法呢?”

“应该说,维多利亚女王的这个时代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尤其因为首相的卓越才能,使得英国无论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英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贺公子心里却说: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富庶,直至它结束时都是这样。维多利亚时期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然而用不了十年,英国工业独霸全球的地位就会开始丧失,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会加速赶上并且超越。”

“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1851年一个法国人参加了在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后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养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国,一个民主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进行生产。”

“噢,特使先生,我们大英……”首相好像难得遇到可以吹嘘一下他祖国的机会,自豪洋溢在他的脸上,白金色的头发在阳光中颤动。

贺公子的谦恭的笑意凝结在脸上,心里已经烦透了。

喋喋不休的声音在继续:“……英国应该为他们的无可匹敌的地位洋洋得意,它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区域扩展。……”

“确实如此。就像首相阁下说的……。不过——”

“嗯?特使先生对于英国的实力有所怀疑?”

“噢!不是。相反,非常敬佩。不过,就以东亚来说,在印支地区就已经不属于英国了;还在与荷兰共同控制马六甲;再往东,俄国已经进展阿拉斯加,再往前,就是英国属地的卑诗了吧?”

首相的笑容收敛了。特使还在说:“美洲大陆的邦联和联邦也不知道最后谁输谁赢,不过北方力量好像比较看好。中东呢,国际苏伊士海运运河公司还没有英国的股份吧?”

首相嘴角又翘了上去,这些潜在的威胁是存在,却远不是英国需要担心的。这年轻人说出的所有事情,他的幕僚班子都已经有了对策。

“哈哈!特使先生对于世界格局很有研究呀!我们这些老头子可就……”

“哪里哪里,首相阁下过谦了,作为和英国有着良好关系的国家,我们可不希望这种格局有什么意外的变故。”

对于即将交付的“英中联合舰队”,特使不置可否,这引起了这位英国人的关注,首相很好奇:“您不会对于一个即将出现在中国海面的先进舰队无动于衷吧?”

“您认为这支舰队会在中国存在吗?”

“嗯?可是现在舰队已经……”首相怎么会怀疑自己的判断,这可是今后全面接手中国海防的开始。

“呵呵!首相阁下的良苦用心,在下很是敬佩。但是清国政体很难于被骄傲的阿思本舰长和李泰国先生接受,他们的对手远比他们想象的老练。而且,中国不是英国在远东的对手。”

“哈哈!”首相心里很爽,鸦片战争的结果证明了这点。

“而是其他的足够强大的力量。”

“呵呵!特使先生的意思……”嘴上不明说,可首相心里也是一动。攥着马六甲不撒手的荷兰、咬住印支半岛不放松的法国,还有这不知变成什么样子的美国,也可能还有稳坐吕宋的西班牙、蠢蠢欲动的德国……。

“……土地不足使得英格兰和法国棉花产量不足以满足迅速增长的纺织业需求,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的巨大产能,只要不断地比对手更快的扩大产量,就能够主宰市场。就像《泰晤士报》声称的,无须只为利物浦和兰开夏的棉花,英国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关注和投入。这所谓更多事情,实际上就是指与法国的对峙吧,这个强大的大陆国家是不列颠最强劲的对手,一旦陷入北美的纷争而导致衰退,法国将彻底取代英国的地位。”

首相当然知道,纺织业的受益阶层是庞大的,这股势力主导了英国对南方邦联的暧昧态度,随后利物浦的造船业主也成为了这种暧昧态度的受益者。1861年10月,南方帕特使来到古巴的哈瓦那,与英国人秘密协商由英国派船支援南方作战一事。会谈中,首相拒绝了直接派兵参战的要求,但同意为南方建造军舰的方案。

那些为南方邦联建造的战舰,就是证明。南方先后从英国购买了“佛罗里达”号、“阿拉巴马”号和“谢南多亚”号装甲舰。这些用英国先进战舰在北方的海上航线上,大肆掠夺北方商船,从海上切断北方的贸易航线,已经成为北方政府的心腹大患……。南方对于英国的利益,哼哼……,英国不会干看着独立的美利坚的好日子而无动于衷的,还有可恶的法国人。

在正式场合绝口不提,却在私下场合向英国上层表示出对于荷兰的不满,这和首相帕麦斯顿的想法有了共鸣,马上也私下向特使透露,希望能与其成为友好国家,并可以予以援助,甚至可一同对抗荷兰。特使就坡下驴勉强答应。

女王和首相的共同认可,使得英国在远东的潜在盟友——兰芳大总制共和国特使,一时间成为了交际圈中的热点人物。酒会舞会歌剧晚宴应接不暇,全身西式礼服、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娴熟的舞技、口若悬河的演讲才能,甚至一手漂亮的剑术和拳术,还有他精明能干的随员,各种头衔的夫人小姐交际花差不多让他们焦头烂额。算是在英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网,和王公大臣们也多有来往。

这天一早,像往常一样手下送进来当日的报纸,尤其是这几天,贺公子盯得很紧。

打开报纸,赫然一条消息出现在上面:“1863年8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编队驶入鹿儿岛湾,向萨摩藩当局索要25000英镑赔款以及生麦事件的凶手……”

“热闹了,我们得赶快回去,晚了就赶不上了。”看着刘玉振莫名奇妙的样子,贺公子也不能说明,他惦记的不只是这萨英战争而已。

“美国办事处买来的格林炮也运到了,我一起带回去。这可是四水一直惦记的宝贝。”

“那是,整个欧洲也没几门呐。”

随后的日子,远在兰芳的叶根生也在关注这一消息:“……英萨双方交涉一周而毫无结果,萨摩藩甚至派遣敢死队接近英**舰,试图夺取军舰。英方见交涉无果,遂进行战斗的准备。”

“8月15日,英舰强行捕虏了停泊在港湾内的萨摩蒸汽船天祐丸、青鹰丸、白凤丸,揭开萨英战争的序幕。当日正午,萨摩海岸的各炮台向英**舰开火,萨摩藩的岸防80门炮台开始先发制人……。”

使团随后分头前往法、德、西、俄等国,也算是考察吧。刘玉振接替贺公子作为正使继续考察之行,贺公子又专程向已经陷入继承人危机的布鲁克辞行,带着江正涛、李富源则日夜兼程赶回兰芳。

稍后一些时间,兰芳联邦与英国建交,在一座租赁的楼房里,兰芳使馆正式工作。兰芳在欧洲有了自己的外交馆和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