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禁研书:余末
作者:过云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53

禁研书:余末

听闻卿辞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其实没有丝毫的惊讶,唯一的要求,便是与她同赴前线,而不是去往蜀中。

那日清秋馆中,我独自去找卿辞。她看着我,声音平淡,却不失温度:“以劫,你知道的,此去沙场,非同小可。我当然信你的医术超绝,可是,我惧怕你难于自保,亦担忧你见不得那些血腥杀戮。”

我笑了笑:“卿辞,你没有杀过人,对吗?可是我有。”

我缓缓向她道出,当日重回桃源村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更久之前,我同大哥于温州海上救援皇上、而后飘零流求的那些过往:“卿辞,如你所言,人生有太多的变故无法掌控;而性情,则时时有变节的可能。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我想自己,应该并不是完全不值得你信任的吧……卿辞,让我和你一同去往前线,好吗?”

“我如何便不信任你。”她淡然一笑,听我道出那些过往,若有所思地看着我道,“原来踏云的那位程大侠,和你,和还情阁主,有这样深的渊源。”

我闻言微怔:是呵,若是当时,东南海上,我能够于无意间,得知你与燕凌小姐相识;若是之前,平江府内,你能够于无意间,听闻我与燕凌小姐亦有邂逅……卿辞,我是不是,能够早一点见到你;你会不会,更早答允与我同携江湖。

我知道不会的,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那个“当时”。可是卿辞,无论我们,曾经错过多少个“当时”,我们已经共有这个“此时”。你说你待我如手足,这是否,也合便是不离不弃的意思。

之后的一段时日里,沧浪大哥将之前传授于我的“九章剑法”,又细细同我解说指点过几回。那年离开桃源村,沧浪大哥将短剑“怀沙”赠我防身,此番重逢,他听闻我说起那些或救或戮的过往,便建议我修习他的“九章剑法”。我已习过雪云阁历代所传的基本武学,以及寻忆大哥的飞针御敌之法,对武学一脉,总算不至于不得门径。沧浪大哥悉心为我指点的这套“九章剑法”,是他昔年纵横大野之际,独创的一套极为潇洒浩荡的武学。卿辞昔年在桃源村,早已见过。

“沧浪的「九章剑」,还是很适合你的。这套剑法,的确需得你们这等情怀坦荡之人,才能将个中精髓,尽数发挥。”卿辞亦时常与我拆招,助我提升修习,“不过在我而言,还是更喜欢行哥哥的「十九剑」,够冷狠,够凌厉,是那种有朝一日,真的到了万事穷途末路的地步,即使一无所有,最后一刻,依然能够不惜以命相换的慨然。”

以命相换的慨然——卿辞,那个时候,我想我们所有人,都不曾想过,来日和尚原上,那历经万险、终得胜利的一战,于我们而言,最后,竟然会是那样一个终局。

注:

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出自南朝宋谢庄《月赋》。

陶涛的“九章剑”、行名的“十九剑”:出自屈原的《九章》和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关于和尚原大战以及大战之前的描述,出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吴玠》:“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绍兴元年,金人……与玠战辄北,愤甚,谋必取玠。兀术会诸道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夹涧与官军拒。十月,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度其困且走,设伏于神坌以待。金兵至,伏发,众大乱。纵兵夜击,大败之。兀术中流矢,仅以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