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谋官不能乱求人
作者:澶州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29

时下,经常听到有人下私下议论,某某弄了一个付科级,科级的官员花了几十万,某某弄了一付县级,正县级,花了上百万,几百万元,这仅仅是人们根据官场的行情,对别人的推断,究竟别人花了多少钱,除了本人知道外,谁也弄不清楚,不过据业内外人士分析,人们的推断也不去大 错,根据花了钱又没有弄成事的人流露出的哀叹和悲伤,那别人的推断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花了钱,没有买成官的人多少也有些知心的朋友,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无意中会露出其中的 奥妙,而朋友也有他自己的朋友,这本不该传出去的内幕经过许多朋友间的传递和解析,根据花钱没有弄成事的人损失而推断出升了官的人花钱的多少。这象解方程一样,根据已知数来求未知数,因为想进步的人很多,人们都知道其中的奥妙,卖官买官也成了不公开的秘密。对于某个官职的含金量,人们在交易中只可意会,不可 言谈。 有时候买官的人也会出冤钱,那是因为一个位置无数人去争,无形中把价格哄抬起来,你嫌贵有人不嫌贵,你不要,有人要,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出手多少,为了十拿九稳,上去来个泰山压顶,挫败所有竞争者,公开的拍卖会有起步价,只要要有人叫价就会涨,而买官全靠竞争者的心理,所以买官者也经常花怨钱。买到手后,又感到后悔,可这又怪不得别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究竟这价格合理不合理,符合不符价价值规律谁也不敢改说。反正有一条是肯定的,贵是买贵的。贱是卖贱的,这和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商品不好卖时,比着落价、降价,商品紧缺时,哄抬涨价,可萝卜快了不洗泥,究竟值不值这个价,只要有人买,就有人敢卖,在官员的市场上 倾销的现象不多,虽然在买方的当中,存在着不正当竟争行为,可在卖方看来倒是一件好事,因为由于竟争而抬高了价格,从中获得了不菲的效益,虽然官场的官职出售时也有疲软的现象,但这无本的生意也赔不到哪里去,因为对卖方来论,几乎是零投资,无成本,算不上的亏损。

要是论起来,官场上的交易,也有很大的学问,倘若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想求得一官半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假若有花不完的钱舍着钱上也能如愿以偿。因为自己有钱,只想图个虚名,也不指望当官捞钱,买的官职肥瘦也无所谓。若自己上边有人,在求取功名时,也能省许多钱,但也不能全靠关系而一毛不拔,如果全靠关系,一是当权者心里不高兴,心理不平衡。二是在说人家也不会给你好位置肥差使。倘若你想通过投资求得一官半职,求得官职后利通官位和权力发财,那么,这里就有学不完的学问,道不完的秘密。但是有一条规则必须遵循,求官时不能乱找人。为了达到目的,为了有把握起见,要找就找当家的,一把手,集中财力下一次狠心,把宝押在一把手那里,因为集中财力缠住一个当家的,一是当家的一把手有权拍板,二是那现金的红包在一把手那里也是一个压力和沉重的包袱,这次办不成始终是一块心病,一把手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你的要求。即使达不到要求,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买官时绝不能像撒芝麻那样到处乱扔,因为那小小的红包对别人形不成压力和威威胁,出了事,也翻不了船。别人也不会把这小红包放在心上。倘若找不到一把手也可以在有权的付职中觅寻一个猎物,但要豁出去,舍得花钱,关键时刻,省了盐会坏酱的,重点捞鱼也要普遍撒网,你把宝压在谁身上,靠他给你办事,但其他的权贵们也不要得罪,小打小闹,小恩小惠也得施舍一点,要不然别人认为看不起人家,在与其他权贵交往中,要故意流露一点自己的内幕,要么是一把手默认了,要么是上边有人压着呢。这样,这些人就不会给自己使反劲,设障碍。如果给所有的权贵都上香进贡就会提高成本,效果还也不一定好,所以一定要集中一切力量,给某个当权者泰山压顶之势,只要他舍不得退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办成,假若给所有的官员都送,一是送不起,二是分散了财力,减少了压力,构不成威胁。这里边有很多巧门,有的人常说弄了一个付科,正科,花了几十万元,弄了一个县级花了一百万元,这里边花了不少冤钱,乍一听是一个天文数字,仔细一算,每个当权者得不了多少钱,因为现在当权的人很多,一级的官员就达三、四十人,平均一分得不了多少钱,一百万里没有几个十万,没有几个五万,看着很多,化正为零就没有了钱,有人山瞒怨官职的价格高,嫌贵就别求,又不是强卖强卖,都是自己找上别人的门,不是别人送上的门,再说什么投资都有风险,想把花出去的钱,在当官后一个月赚回来,风险也太大。叫我说怕风险就别冒风险,有钱的人没有必要去买它,没有钱的也买不起,如果借钱货款去求官,需要记住,赔了本别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倘基础若是抱著先投资后收益、先花钱后回报的态度,你必定在当官后急于收回成本,并赚取利润,那么,你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灾难。最好的办法是有吃有喝,别求那么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