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没有脱帽惹出的祸
作者:澶州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94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昆吾县在远离县城120公里外的太行山上建了一个钢铁厂,属于县办企业,总共有两个锅炉、几十号人马。带队的是白堤乡的一个党委副书记,在厂里负责,当厂长。他的名字叫王玉新,因为*中受到冲击,还戴着走资派的帽子,问题没有结论,当厂长也是边改造边使用。钢铁厂的效益好坏不大要紧,工人的工资是县财政包着的,关键是工厂要突出政治,贯彻**的革命路线。

转眼到了1976年秋,一个震天动地的恶耗传遍全国各地,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尽管善良的人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但这毕竟也是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悲观、失望、迷惘、恐惧,一个天大的问号出现在祖国的上空,“中国向何处去?”太行山钢铁厂也不例外。全体职工悲痛欲绝,呼天抢地,为了表达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同其他单位一样,也搭了灵棚,供职工们吊唁,以寄哀思。工人们停止了上班,每天在灵棚下守灵致哀。到了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全体职工站在**的灵棚下遗像前默哀,首先是脱帽,然后默哀三分钟,王玉新是厂长,应当站在前排,因为他是个秃子,没有头发,在默哀时没有脱帽,被后面的革命职工张卫东发现了,在默哀的三分钟结束时,振膊高呼:“同志们,你们看,王玉新没有脱帽,*中受冲击,他怀恨在心,耿耿于怀,对伟大领袖**有刻骨的仇恨,我们绝不答应!”张卫东说罢,几十名职工一拥而上,满腔愤怒倾作对阶级敌人的仇恨,将王玉新绑了起来。首先召开全厂广大干部职工会议,批判揭露王玉新的反党行径,声讨王玉新反对**思想的罪恶。王玉新口才不好,也不会分辩,当时也不能分辩,被激怒的职工拉打推搓着批斗了一天。晚上,还有许多职工轮流看守,一是怕他逃跑,二是怕他畏罪自杀,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第二天,开着一辆汽车,王玉新被五花大帮地站在车上,由二十余名职工押送昆吾县城。一百二十公里的路程,汽车颠波了一天才赶到县城。天黑了,职工们在县招待所轮留看了一夜。第三天一早,张卫东向县革委进行汇报。当时的县革委就是县政府。县政府的领导听到汇报后,认为此事还真两手。如果把王玉新送进监狱,凭哪条法律,仅因为追悼会上没脱帽就法办,还没有这档子事,如果释放了王玉新,让工厂群众回去,那职工能答应吗,于是县领导没有表态,告诉他们:“你们等一等,县革委研究一下再说。”这不明不白的表态,惹怒了职工,说县里某领导态度暧昧,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逝世,全国人民在悲痛之中,面对反革命分子的罪恶行径,态度模棱两可,是对革命职工革命热情的亵渎,一群职工不答应,围在县革委闹事,并纠缠着一些领导不能工作,不能下班,纠缠了一天,最后县里一些领导表态,引事一定重视,王玉新一定会绳之以法,同志们先在招待所里安顿好,明天宣布处理办法,于是很多做职工便恢复了平静。

第二天早饭后,县里通知所有职工在礼堂里开会,揭发批判王玉新的最新反革命罪状。职工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批判会。批判会一开始,王玉新做检查,说明追悼会上没有脱帽的目的与原因,在王玉新讲到没有头发没有脱帽的习惯时,会场上一阵愤怒的声讨声。县领导稳定住大家的情绪,然后说:“只要是王玉新因反对**没有脱帽,一定法办。谁先看见王玉新没脱帽的?”张卫东举手高呼:“我先看见的,别人在致哀,他一直戴着帽子。”县领导说:“别人都在低头默哀,你还抬头张望,你对**什么感情?你如果忠于主席,只顾默哀,哪还顾得抬头看别人,把张卫东抓起来!”说罢,几个公安人员把张卫东扭走了。县领导问职工:“谁还看见王玉新没脱帽?”会场上鸦鹊无声,县领导再一次发问:“还有没有看见的?”职工都说没有看见,只听张卫东说的。最后县领导宣布,群众没看见,证据不足,王玉新带着工人回去上班,以实际行动报答**。于是没脱帽引起的是非画上了一个句号。

全体职工回厂后,一切恢复正常,王玉新还是负责厂里的工作,张卫东也被遣回了太行山钢铁厂,停止工作离职反省。因为是隔离检查,厂里为张卫东在山头上专门盖了一间石头房子,供他在那里学习,写检查有人轮流看守,有人为他送饭,一直关了三个月才解除。从此,王玉新还主持他的工作,直到退休,去年去逝,活了80岁。张卫东从此一蹶不振,不再过问政事,与人无争,开始他的做学问生涯,他做出了很大成绩,成为昆吾一带的书画名流。看起来,人,只要聪明,不见得非要吃政治饭,做学问,搞技术也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