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诱惑或者感动
作者:热情sphinx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23

8月初,宁浩听说龚先生大病不起,还未毕业的师兄弟们邀约他一起去看望。他们来到龚先生的病房,他精神还好,毫无病入膏肓的感觉,只是比答辩时明显憔悴且苍老。大家寒暄一阵,准备离开时,龚先生叫住宁浩。师兄弟知道,在龚先生的这些弟子里,只有宁浩是他最看得上眼的,也是他学术衣钵的继承者。龚先生说:“小宁,感谢你这些年对我的支持,我现在还有最后三个算法理论,需要你来完成,做法与过去一样。我想,以目前的关系来要求你,肯定是不合适的。我看,论文以你们学校为第一单位发表,你将来提教授肯定用得着。你看如何?”

宁浩来之前就知道龚先生明年4月退休,学校对博士生导师的延聘一般不超过了六十五岁。他不能拒绝对学术有如此执着追求的老者的请求,何况这时宁浩已有了功利的想法,若以华川大学发表,他就可以拿到可观的科研奖励,他清楚,龚先生的算法理论定能发表而且必是SCI,这是什么概念?一篇就是8000块。

龚先生继续说:“我还有最后一个夙愿,那就是我的那本专著。如你还有兴趣,可以把我们过去做的精确解法和算法,陆续添加上去。以我们两人的名义出版,出版费我已准备好了,这些钱都是你发表论文的科研奖励,一共四万多。”

这是宁浩始料未及的,他为他刚才的功利思想感到无地自容,他不想龚先生在病榻上还有这样宏伟的学术计划,不由的让他肃然起敬。但宁浩的兴趣已经转移,他已对龚先生的研究不再上心。可是,他能拒绝龚先生出版专著的愿望吗?这可是他毕生为之骄傲的学术事业,也是一个老知识分子对学问孜孜不倦追求一生的唯一寄托。虽然在宁浩看来,那个学术从理论到方法也许一点实际用处也没有,但他能拒绝吗?

龚先生说:“小宁,你很有思想,不像其他博士生。他们太小了,没有你的阅历和对科学的把握。我知道你在反思我所做的学术研究,你可能认为它没有多少现实价值。是的,从理论到数字算法,我采用的都是别人几十年前的老理论旧办法。从这个层面说,它的确不算新颖。但是,用这些理论,我解决了前人从未解决的七种大类分子构型的数字计算方法,如果再加入量子统计方法,它们就可以用来解决诸如分子极性、活度和其他凝聚态领域中的各类属性等实际问题的定量描述,那就是一项超前的学术突破。至少在这一特定的领域,我是独一无二之人。我开始采用的是近似法,然后在你的协助下又完成了精确法,这个精确算法就是沟通量子统计的桥梁。我们应该是国际上的第一个团队完成这项工作的人,也是中国唯一的团队。无论它有无实际的价值,这项研究定会载入史册。学术本身及其思想是不能用它的具体价值和金钱来衡量的,它是人类认识思维过程的一种载体。因为有了这些学术,才使科学的内容充实。无论怎样,我们的学术也在科学的大海中,溅起过一朵不为大众所知的小浪花。而我们即将要完成的这本专著,就是要将这朵小浪花变成大浪花,能让后世的人们所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下自己的学术思想,留下自己在科学探究史上的些许微小的贡献和自己实实在在存在的痕迹。要不,等我们肉身消失殆尽之后,谁能知道我们的存在……”

宁浩被龚先生的话感动,他不再患得患失,他要加快速度,在龚先生退休之前,满足他留下实实在在学术痕迹的夙愿。那段时间宁浩又忙碌了,白天他在实验室忙,晚上他在家里忙。文清也忙,她占领了宁浩的写作台,把宁浩赶到客厅去了,她现在是证券投资的一员,她要应用自己的知识,尽快让被套的股票解套,她也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99年10月底,宁浩终于完成了龚先生的三篇论文,他来到龚先生的家,龚先生做了手术,病情控制的很好,现在可以下床慢走。

龚先生说:“小宁,你觉得有意思吧!”

“有意思,现在我可以把这些新东西加入到书里了。”

龚先生欣慰地笑了,“不忙,我正在做量子统计方面的工作,到时一起加入。小宁,哪天你当了教授,这边可以聘你作博导,你有兴趣吗?”

“当博导?我没想过。等提了教授再说吧!”

这是宁浩第一次觉得自己有学术地位,自己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就可当博导了。龚先生还说,他这个专业,十几年就出了宁浩这一个肯静下心来研究学问的人。他已经给学校打报告,看能否调宁浩过来。

“谢谢龚先生的好意!我家在华川,女儿也在华川附小念书,过来就不方便了。再说,我现在手上还有一个在研项目。”宁浩婉言谢绝了龚先生。

“什么项目?”

宁浩把研制稀土薄膜催化剂的情况给龚先生汇报了一下,龚先生黯然伤神地沉默了。宁浩见扫了龚先生的兴,自知不妥,他说:“我会尽快把龚先生的书做好的,请龚先生放心。”宁浩知道,如果龚先生就此退休,他的研究将无人继承,这不能说对龚先生的学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自己的确再无精力和兴趣,他愿龚先生能寻找到其他人,他也愿为龚先生的专著尽其全力,不为任何功利的目的,就为了龚先生那份对学术的执着。

那次谈话不久,龚先生又进了医院。当宁浩再去看望他时,他伸出已有些颤抖的手交给宁浩一大叠手稿和一张磁盘。龚先生说:“我真的不好意思再麻烦你了,小宁。这是我最近推导的精确算法与量子统计衔接的范文和程序,你应该能看懂的,请你帮我验算一下。或许,只有你才能把它完善。我想,我们的那本书的署名你必须在前面,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宁浩无言以对,那时,他应该同样被龚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动。接下来的几个月,宁浩更加忙碌,他完全抛弃了功利主义。他觉得他是一个高尚的知识分子,他含辛茹苦的,熬更守夜的,冒着自己本能即将消退的威胁,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研究,却感到自己非常伟大,同时还意外找到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哪一刻,宁浩才理解什么是忘我工作,只有被彻底感动,才能忘我工作,才能有责任,才能不计回报的无怨无悔。

宁浩那时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这项精确算法与量子统计衔接的研究几年后将带给他无尚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