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沉船江阴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75

3月5日,经过近一周的对峙后,陈明仁命令东南部我军在黄浦江上游准备大规模渡江作战,务必吸引敌军主力东调。12:00,我空军611联队(大队)12架轰炸机出现在黄浦江上游,对上游防线的日军进行大规模轰炸。南岸的工兵开始架设浮桥,第162师开始火力压制。十分钟后,日军空军赶到,但是遭到我伏击驱逐机的突袭,不得不放弃对轰炸机的进攻开始与我驱逐机缠斗。第71联队(大队)27架霍克3驱逐机与16架90舰战展开激战。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损失都不大。在我军轰炸机离开后,驱逐机也主动离开了战场。此役,我空军击伤敌机4架,自己损失1架,受伤1架,基本算是个平手。而黄浦江西岸日军依托原有的坚固工事,拼死抵抗,对我军造成很大伤亡。162师见强攻不下,便主动脱离了接触,而西南面的李家珏发现前方日军有所减少,果断发起对安亭的进攻。此前,西尾寿造已经把主力派到了黄浦江上游一线,此时北面空虚,若安亭失守,他在大观园的司令部就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西尾连忙向总司令部求援,希望北路军能够派一个旅团南下。竹本太郎知道北路军前线正面临强大的压力,估计抽调不出那么多人,只能从市区抽调2个联队增援,但务必要西尾司令坚守2小时,同时电告司令部,请求再派一个师团登陆上海。在上海的我特工人员,见驻军减少,便乘机行动起来,在上海的日本宪兵一天总会少几个。竹本太郎叫苦不迭,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希望总部快点派增援部队来。

长春,侵华日军总部。在接到竹本的电报后,经过激烈讨论之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派一个旅团赴上海,即上海的总兵力接近15万,是在计划内所能投入的最大兵力了,要是情况在恶化的话,不得不考虑放弃上海,看来支那是今非昔比了,仅仅是接近3:1的兵力,就能够可以形成相对的平衡,看来似乎要重新制定对华策略。同时,冈村宁次起草了一份关于用政治手段解决支那问题的报告,交给东京总部。主要内容是设法买通支那内部人员,并且在外交上施加压力,迫使支那放弃东北,以山海关为线,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关于中国海军异常向长江下游调动的报告,淹没在上海告急的电报中,加之对海军实力的完全自信,没有人注意这份情报。

3月12日,当我国自行建造的平海号轻巡洋舰到达南京时,桂永清登上舰桥,海军司令面对一条一条即将自沉舰队,一言不发,默默注视。

3月14日,计划沉底的各军用、商用、民用船提前全部到达指定港口 ,夜里第一批15艘旧船开始自沉,海军部长陈绍宽负责监督此次行动。3月15日5:00,第二批以平海号为首的大型舰只自沉。9时许,行动恰巧被日军侦察机发现,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得到情报,大惊失色,连忙命令江阴附近的日本舰船不惜一切代价,乘江阴航道还未完全堵塞,全速驶向长江口,命令航空母舰上的轰炸机分两波交替执行任务,轰炸江阴要塞,但不要轰炸支那舰队。战斗机起飞护航同时注意敌人动向,一有情况,立刻报告!不到万不得已,不许返航!“第三舰队是否要想江阴移动?”“不用了,江阴一带水雷密布,要塞坚固,纵然能够赶到,也损失惨重,在长江里的舰船算是希望渺茫了,我们只有祈求天照大神了……”

江阴上空,敌机像蝗虫一样远远飞来,对长江两岸进行了狂轰滥炸,沉船行动遭遇阻碍。由于日军来势凶猛,周至柔要求空军要掌握实际,在敌人即将返行,燃料不足的时候,以一个中队为一个波次,进行尾追攻击,并且轰炸机以小队为单位,适时迟滞日舰向长江下游逃窜。由于战术得当,将士用命,空军在当日取得有史以来单日最大战果,击落敌机37架(轰炸机31架),击伤18架,击沉敌舰1艘(补给舰),自损(伤)11架。

当日、江阴。长江两岸到处黑烟滚滚,一片狼藉。当地驻军被要求以排为单位,分散对敌人的俯冲轰炸机进行步枪射击演练(最终击落敌机2架,击伤3架),一切无关人员,远离长江5公里。入夜,空中的战斗停止了,我军加紧了沉船的步伐,并在16日3:00沉船39艘6万余吨,初步构建了江阴封锁线。日寇在长江上游的各种船只近60艘,逃出7艘(重创4艘,轻伤2艘,1艘途中沉没)。中国政府当即通电要求长江的日本舰船,若不在12小时内投降靠岸,一律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