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相互诱骗(下)
4月15日,内地各大、小军用机场繁忙异常,一架又一架蒙布下的战机露出了神秘的面容,如果能见证这一场面,将为中国一直隐藏的神秘空中力量而动容。德中联合设计制造(中国主要负责资金)攻-1型攻击机(德**方编号HS-129)与轰-1型(仿S.M.79II)中程轰炸机的数量分别达到185架、142架而且实现了全国产化。其中有98架攻-1是采用九牛-1型发动机(DB605A为原型改制),其飞行品质要比亨舍尔提供的原型高出不少,当然用飞行员的话来说还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我来飞这家伙。”所以HS-129在德国的待遇可是没人要的孩子,德国空军只订购了20架,奔驰等主要发动机厂商甚至不愿为其提供合适的发动机,最终只能拿法国的梅.农14充数。而在中国,歼-2系列、攻-1系列与轰-1系列的生产比例为3:3:2(每10架中)。当天晚上8:00,乌鲁木齐、库尔勒、轮台等地的军用机场,借着最后一缕阳光,除3架机械故障,2架发生空中撞机外,其余战机都到达了指定机场。当然,苏联的情报机关、与边境雷达都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只是由于我军采用三机垂直重叠编队,所以苏联方面得出的判断在数量上偏少。这次行动,周至柔调动了中国空军所属约9成的空中力量,目标直指苏联中部重镇新西伯利亚及周边地区。是时,新疆地区我军作战飞机达到了459架。苏联哈萨克方面军司令官叶廖缅科认为对面的薛岳部可能会与2日内发动攻击,命令下属各部做好准备,并上报新西伯利亚的司令部。
4月16日,天还没亮。第1集团军已经进入计划位置,叶挺掏出怀表看了看,8:07,距离攻击时间还有28分钟。3分钟后,1个轰炸大队在1个战斗机中队的护航下出现在阵地上方,对苏军阵地实施空袭。25分钟后,轰炸机编队返航,护航中队仍在于苏联空军缠斗。与此同时,我军的第一波攻势开始。苏联的2大工业基地群号称苏联2个心脏,一个位于基辅到圣彼得堡是其所谓的中央工业区与西北工业区,其大部已经被德国占领,剩余的也在德军眼皮底下毫无安全性可言。另一个则是叶卡捷琳堡-里海-新西伯利亚(或伊尔库茨克)三角地带,即所谓的乌拉尔工业区与西伯利亚工业区。所以哈萨克斯坦丘陵地区对于苏联来说无异于生死存亡之关键。一旦中军占领哈萨克斯坦大部,那么即使是前线轰炸机也将对苏联的心脏产生致命威胁。所以,对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实力是一再加强,如果中国人和德国人在里海会师,那么斯大林将不得不考虑到那个国家去寻求政治避难比较合适。丢了蒙古不要紧、对了远东没关系、丢了中亚那是要命的。自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方面就开始加强边境的堡垒、据点、壕沟、雷区设置,特别是配置了东线很少见的T34-85型坦克,卡秋莎火箭炮等新型装备。不过鉴于中德的实力对比,苏军把不多的雷达大多数放在了西线,那么在东线的数量就很有限了,加上我军一开始便对苏军的边境防线进行立体化作战,所以东线的雷达其主要注意力也集中在双方的交战区。当我军第一波地面攻势发起时,叶廖缅科首先命令放弃前两道防线,这样我军前锋进展出奇顺利。叶挺担心苏军有阴谋诡计,要求后续部队尽快跟进,加强各师之间结合部的力量,就这样到4月27日,我军平均推进300公里。王峰的第1师已经抵达阿拉木图城郊,跑得最快的秦飞叶的第7师主力已经越过了巴尔喀什湖攻占了萨雷沙甘,要不是叶挺严令停止不许再前进一步,立即就地布防,还不知道他能跑到哪里呢。直至27日,苏联空军除了第一天露了下脸外,毫无踪迹可寻。而在后方的薛岳除了关心部队的伤亡情况与苏军态势之外,还一再要求叶挺详细汇报苏联空军动向,这令叶挺不十分理解,而且令他不安的是,第2、3、4集团军似乎并没有准备持续作战,难道这么兴师动众的调度一个集团军只是佯动?他考虑了一下苏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估计可能会有坦克部队来打穿插的情况出现,加上薛岳至今没有没出确切的行动目标,便命令所有部队收缩待命。叶廖缅科本来还希望我军再前进100~150公里,但当发现了我军正在进行的战斗态势的转换,当机立断命令杰兹卡兹甘待命的2个坦克师又1个机械化旅在空军的全程掩护下,快速从北部绕过萨雷沙甘,强渡巴尔喀什湖到科普别乐利克再穿越萨雷耶希克阿特劳沙漠,攻占塔尔迪库尔干。而后分别从南、北切断突出的1、5、7师与后方的联系。我军的空中侦察发现了苏军的企图,薛岳在把苏军企图向身边的周至柔介绍后,周至柔觉得可以冒险赌一把:因为显然苏军目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围歼我突出部队的身上,必然竭尽所能。从其对空军的调度看,明显是在夺取制空权的同时,迟滞我军撤退速度,帮助其地面部队粘上我军,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然会对出现的我军飞机表明强硬态度,既然无法对空袭新西伯利亚的轰炸机编队进行护航,不如把苏联空军都吸引到这里来,于是我空军以“帮助地面部队后撤”的名义大举出动,由于数量超过了苏军估计,所以一上来就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在苏军新的空中增援没到时,攻-1机群的出现对于苏军坦克部队原本顺利的“旅途”无疑是恶梦的开始。这是攻-1第一次出现在苏军面前,这把锋利的空中开罐器,逼得叶廖缅科为了其坦克部队不致于被全歼,集中了所有的空中力量来争夺制空权,不久,在这片空域里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驱赶我攻击机群,甚至请求华西列夫支援,考虑到中国的空中力量,并结合先前在新疆地区的飞机数量,华西列夫同意从新西伯利亚地区调拨空军支援。而叶挺在征得同意后,立即要求1、7、5师尽快撤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