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工蜂”编队
作者:无影之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42

在苏军集中了哈萨克斯坦方面的全部空中力量时,中国空军的整体数量劣势开始显现,接着不断有拉5冲到中低空,对攻1编队的影响非常大。而在另一个方向,82架轰1丙组成的“莺”编队正低空飞行,他们将在布尔津进行加油。这种飞机是在中意蜜月时期,由萨伏亚-马切蒂公司派遣工程人员,根据中方要求与所具备的技术水平,以S.M.-79II为蓝本进行合作,把3台780马力的Alfa-Romeo改用2台九牛2型(1200马力)发动机,减小空重、阻力、增大速度、航程、载重率、结构强度与极限高度,在内部挂载500KG的情况下最大航程达到了惊人的3500KM,其中有些技术直接被意大利空军技术部门采用。另外,还衍生出同门的轰1丁夜间轰炸机。这次,编队将在没有护航的前提下,要靠自身防护,友军佯动,深入苏联腹地进行战略轰炸,这也是中国空军首次对苏联进行战略轰炸。

傍晚,在最后一波歼2飞临布尔津机场上空时,“夜莺”编队及时融入了这一群体,只在苏联雷达的屏幕上留下了轻微的痕迹,也没被注意到。在这群“夜莺“中,还包括一支规模12架代号为“工蜂”的特殊队伍:它们挂载250KG燃烧弹,拆除了自卫机枪,以决死之心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以极限航程空袭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在塞梅伊到克列库之间空域,战斗机组成松散编队脱离,“工蜂”以密集队形飞往车里雅宾斯克,“夜莺”则低空往东北飞去。此时天色已经昏暗,地上的人不仔细看也看不清机徽,人本来又少,加上我军飞机特意撒下传单,都是一些关于“紧密团结在斯大林同志周围”、“赶走中国侵略者”、“消灭德国法西斯”、“伟大的苏维埃万岁“之类的内容,还包括大多数人的麻痹想当然是Pe2,所以也就没人怀疑。当一天的最后一缕阳光正准备依依不舍地离开新西伯利亚这座年轻的城市,当人们正从一天的紧张工作中解脱出来,“夜莺”第一分队24架飞机飞临了这里,还没等人们明白怎么回事288枚100KG炸弹已经落到了地上,火光冲天,此时防空警报也极合时宜的响起,当人们纷纷争抢躲进防空洞、防空部队的炮瞄雷达开启,我军已完成任务借着夜色的掩护迅速撤离,在扔光炸弹一身轻之后,速度更是达到了530KM/H,第二分队的46架飞机则光临了新西伯利亚旁边的库兹巴斯煤矿,然而这里的防空就不是那么松懈了,虽然没能及时预警,但也在第一时刻作出了反击,不过这大后方的,以前从没把防空问题当回事,所以士兵的素质也不高,并没有给我军造成太大麻烦,除了在完成任务时损失了2架,其余的也在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由于苏军附近的机场没有夜间战斗机,也缺少可靠的雷达,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我军飞机大摇大摆的撤离。

巧的是,轰炸新西伯利亚时,斯大林正在与华西列夫通话,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传到了斯大林耳中,面对斯大林的质问,华西列夫一下子也无法解释,只能支支吾吾地说立即去了解一下,惹得斯大林极为不满。当新西伯利亚与库兹巴斯的损失情况汇总以后,华西列夫半晌才说了一句:“中国已经拥有了战略空军,东线的天空不再安宁。”

莫斯科。斯大林看着华西列夫送来的简报,敲着烟斗:“贝利亚,你们不是分析认为中国只有形式上的空军,实质上与日军一样是陆、海军的从属,那么这次事件怎么解释?”“我认为我们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德国人身上,对中国人的关注太少了,太少了。”“是啊,中国的飞机厂坐落在四川、贵州等地,远离我空军的作战范围。诺维科夫同志,对此有何看法?”“以我军目前航程最远的Pe-8战略轰炸机,也只能飞到黄河以北,而且数量极其有限,至于其他的中程轰炸机,只能对中国西北、东北地区形成威胁,而中国早已把东北的工厂大规模内迁,玉门油田也在半年前停产了,所以在这两个地方,目前最具价值的也只有交通设施了。如果要对中国的工业设施进行有效打击,我们有3个选择:1、在大规模增产Pe-8的同时,在乌鲁木齐以西获得机场;2、与日本政府协商,如果能租借长崎、鹿儿岛做为空军基地,那么我们也可能对其江西、湖北工业基地形成威胁。3、向日本租借台湾的空军基地,这样秦岭淮河以南都是我军的作战范围,但是台湾离我军本土最远,所以说其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都是最多的。”诺维科夫小心翼翼地分析。“台湾虽然日本占领经营了几十年,但是中国潜伏在那里的势力同样不能轻视,而我们却在那里毫无任何根基可言,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我不赞成第3条方案。”贝利亚说。“西线德军虎视眈眈,远东中苏两国僵持不下,兵力已近捉襟见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在哈萨克方面再投入重兵,莫洛托夫同志就负责与日本联系一下吧。”正当气氛逐渐轻松的时候,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遭遇空袭的报告又送到了桌上,坦克厂的损失2周之内可以完全恢复,中国空军被击落10架,击伤2架。“虽然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是其影响不小,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威胁苏联乌拉尔工业区与西西伯利亚工业区得能力。虽然这次得手有侥幸因素,但是这已经说明了中国空军是实力正在飞速膨胀,在获得一定的技术之后,以中国的人力资源……。华西列夫怎么回事,对付德国人挺有办法,怎么一遇到中国人就不行了,远东失利没有追究,这次在西西伯利亚又捅这么大篓子。”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面无表情地说。3天以后,华西列夫被解除了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职务,由科涅夫接替。而“工蜂”编队最终只有一架飞机拖着千疮百孔的身躯在布尔津迫降成功(另一架撞山),机组5人只有正驾驶、和机械师幸存,这支编队的命运就像工蜂一样,以生命为代价给予敌人铭心的一击。